02.29 沈北新區:道義街道機關幹部下沉社區 守護“最後一公尺”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入戶排查、看守卡點、宣傳勸導,為的是守護轄區居民的健康平安。他們以普通黨員、普通志願者的身份到社區、村參與防控工作,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增添力量。

沈北新區:道義街道機關幹部下沉社區 守護“最後一公尺”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道義街道接到疫情防控工作指令後,第一時間作出響應,立即增派機關幹部下沉到社區。街道共轄四個城市社區、一個涉農社區,每個社區下沉8至14名機關工作人員,疫情防控以來,他們早出晚歸,跟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張貼海報、懸掛條幅,在私家車安上小喇叭宣傳防疫知識;上門走訪摸排,挨家挨戶對轄區居民的時間和行動軌跡進行全覆蓋、地毯式排查;在小區出入口辦理通行證,做好登記、測溫,勸導群眾戴口罩、不聚集。

沈北新區:道義街道機關幹部下沉社區 守護“最後一公尺”

“若有戰,召必應,戰必勝。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曾經是一名軍人的我必須衝在前面,守住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門。”下沉到人傑水岸社區的城市管理科曹連科說。他每天都會早早的打開車頂上的擴音喇叭,馬不停蹄的開著車在主要街路、公園廣場、地鐵站口等地“轉悠”,循環播放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看見人群聚堆立馬下車勸導,30余天行車5000公里,實現了轄區內疫情防控宣傳無死角、信息傳播全覆蓋。

“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社區工作人員加班加點不抱怨,他們真的是太累了,壓力也太大了,疫情防控正在關鍵時期,我們必須要留下來做點什麼。”下沉到太湖社區的經濟發展科工作人員紛紛表示。無論黨員還是群眾,走訪宣傳、入戶排查、登記測溫…社區有什麼活就幹什麼活,30余天始終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累計入戶走訪11686戶、電話問詢11686戶;沈城下雪的那幾天,仍然堅持站在小區門崗協助辦理通行證、核查進出人員身份、測量體溫、宣傳防疫知識,對聚集人群進行耐心勸離。

下沉到溝子沿社區的城市管理科孫榮斌,作為土生土長的溝子沿村人,利用熟悉的地理環境協助社區科學布控,巡查村裡的每一個卡點,為提高村民防範意識出謀劃策,與村裡工作人員一起承擔重點區域的消殺工作;妻子李傑,作為女同志在疫情面前也並未退縮,挨家挨戶走訪排查,監測重點人員體溫,規範整理重點人員檔案。夫妻二人的“裡外”配合,成為溝子沿村的完美夫妻檔,二人在村裡偶有遇見,可都在忙於自身工作,便匆匆一笑而過。在這對夫妻的協助下,一個涉農社區的防疫工作逐步走向群防群控、科學應對的軌道。“疫情當前,作為一名有著近20年黨齡的黨員,不是我應該而是我必須衝在一線,這樣才能實踐我當年入黨時的誓言。”

在道義街道,像這樣的機關幹部還有很多很多,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和可能被感染的風險,他們無所畏懼、無怨無悔,一直堅守在社區的前沿陣地。以普通黨員、普通志願者的身份到社區、村參與防控工作,發揮機關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默默無聞地為群眾服務著,為防疫一線分憂解難、減輕壓力,進一步築牢了基層聯防聯控防線,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增添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