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佛手”推行:由“土”進化成“火”,宋朝喪葬模式為何轉變?

“佛手”推行:由“土”進化成“火”,宋朝喪葬模式為何轉變?

宋朝作為我國曆史上至為輝煌的一朝,經濟、文化、人口的繁榮都是有目共睹的,也因為這種繁榮導致了其生活環境、習俗的大變革,其中喪禮習俗的改變又是禮制變化中最為矚目的變革之一

葬禮習俗的改變背後是國家的禮教文化的現實生活相互適應、相互妥協的作用,也是當時人們的思想變遷的體現。佛教在兩宋的發展一直相當繁盛,因此佛教的教義和思想對宋朝的喪葬文化的影響也有著很大的研究意義,今天就來談談宋朝佛教與喪葬文化的內在關聯。

一、宋朝盛行火葬習慣的原因探析

1、佛教的火葬習俗

《高僧傳》卷二:"雞摩羅什卒於長安。……依外國法,以火焚屍。"而《大唐西域記》卷二也有記載:"送終殯葬,其儀有三,一曰火葬,積薪焚燎。"兩宋時期佛教文化大肆盛行

,上至皇親國戚、高官勳貴,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大批人對其深信不疑。

而佛教奉行火葬之法,宋時人胡寅亦說道:"自佛法傳入中國,以死生轉化,恐動世俗千餘年間,特立不惑者不過數人而己。雖才智高明鮮能自拔,又況乎陰柔之質乎。"因此佛教的流行才成為了推動火葬文化流行的因素之一。

此外,從這一時期的考古發現中也能看出,當時火葬墓裡普遍都有與佛相關的書畫甚至文字記載,在佛教整體隆盛發展和世俗化的大環境下,佛教文化才讓火葬的喪葬儀式成為了兩宋時期較為流傳的喪葬方式。這種流行程度最盛的地方甚至能與當今持平,可見其普及程度之高。

“佛手”推行:由“土”進化成“火”,宋朝喪葬模式為何轉變?

2、宋朝佛教特色的潛移默化

如果說唐朝時期的佛教文化更多的存在於貴族之間,那麼到了宋朝時期,作為外來文化的佛教則已經開始走向世俗化平民化的道路,成功的找到了適合在我國古代發揚和傳播的途徑。

走入平民的佛教文化不僅開始吸收“居士”這種遊離於俗世內外的半出家人士,也公開宣揚“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同時教化眾人佛性沒有誰智誰愚,只不過看頓悟與否罷了。

這種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使得佛教信徒從原本小範圍的貴族階級驟然擴大,大量平民百姓接收並認同這種理念後自然的便在思想、行為上與佛教的行事靠攏了過去。

佛教的傳統信仰使得其對過世的僧侶皆舉行火葬,將火葬儀式當做禮佛的終點,不僅如此,兩宋時期許多佛寺也會

免費或者以很低的價格為平民百姓主持火葬儀式更兼當時眾多無主的遺體都是交給佛寺火化以“普度眾生”,還出現了當時特色的火葬場——化人亭

當時許多地方官也會將無主屍骸移交佛寺處理,既方便省事,也能為逝者盡最後一點心意,在這種官家、民間的共同認可下,佛教特色的火葬文化也就潤物細無聲的傳到了千家萬戶。

3、地域特色的作用

《宋朝事實類苑》中載:"河東人眾而地狹,民家有喪事,... ...,取骨燼寄僧舍中。以至積久,棄捐乃已,習以為俗。"這是宋朝時期對突出的人地矛盾的側面反映之一。

《夷堅志乙》記載:"鄂州地狹而人眾,故少葬埋之所。"從記載看來,這種原因導致的火葬習俗不是發自自願的,而是迫於當地的實際情況所做的無奈改變,只是在長期的演化中漸漸成了一種習俗罷了。

正如蘇軾所說:"吳越巴蜀之間,拳肩側足,以爭尋常尺寸之地。"經濟中心的南移導致了北地人大量南移,南地由於局勢安定,人口數量也自然的在增多,因此導致了眼中的人地問題,當用於耕作的田地面積都嚴重不足時,為生計著想自然更不可能將珍貴的土地大量作為喪葬之用。

4、少數民族火葬習俗的影響

《舊唐書·突厥傳》載:"貞觀五年,太宗謂侍臣曰......'今領利破亡,非背恩忘義所致也'。八年卒,詔其國人葬之,從其俗禮,焚屍於濡水之東。"連突厥的首領都是這樣舉行葬禮,可想而知其民間大約也是如此行事。

據考究,我國西北地區在古代一直是火葬流行的最盛之地,而西北地區也有著北方遊牧民族和北地漢人最大的一片緩衝地帶,喪儀作為禮儀的的一部分,自然也會在這裡融合和受改變,契丹等國兩宋邊境常有侵擾和控制,因此這裡也成了受外族影響導致火葬流行的最活躍之地。

“佛手”推行:由“土”進化成“火”,宋朝喪葬模式為何轉變?

二、為何佛教文化能影響喪葬習俗的改變?

1、佛教生死觀的潛移默化

我國古代一直將身心分離開來對待,認為身體死亡後靈魂是不會消散的,可失去了身體的魂靈會走向何處卻一直沒有定論,直到佛教的盛行讓萬千百姓瞭解到了佛教的"六道輪迴"、"因果循環"理論

,這種理論將人的生前和死後做了更明確的規範,在填補空白的同時為佛教思想的滲透做了鋪墊。

以佛教的理念來看,人生至苦無非"生、老、病、死"四樣,凡人修佛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解脫於這種苦難。佛教的教義中認為,人世間的一切色相都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由種種的因緣一步步牽絆而成的,"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眾生在今世所做的事情都會轉化到來世,這就是所謂的"因果報應"

而這種因果也是一世一世的循環的,換言之,死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世的開始,而這種身體的死亡只是一種無限的生命的短暫轉換狀態,也就是所謂的"人之生死,如水一漚,漚生摳滅,復歸於水"

佛教所教導世人的生死觀,包括了認識生死、面對生死、最後解脫生死,就是這種生死觀放大了來世的喜樂,放大了對靈魂的修煉,也讓身體的重要性減輕了,因此才有了火葬流行的理由。

“佛手”推行:由“土”進化成“火”,宋朝喪葬模式為何轉變?

2、佛教的喪葬方式對平民的影響

根據出土墓葬來看,土葬才是我國曆史上最古老也最普遍的喪葬儀式,這種儀式甚至能夠追溯到山頂洞人時期,這也是古人戀土、親土的本性使然。

我國自古也有火葬,如墨子就曾經詳細地記載了先秦時期的火葬習俗

:"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謂之'登遐 ',然後成為孝子。"荀況也曾說過:"氏羌之虜也,不憂其系壘也,而憂其不焚也。"可見我國古代也是一直有著火葬傳統在小範圍流傳著,可至少在秦國時期,這種風俗是不被廣大世人接受的。

火葬是古印度水葬、火葬、土葬、鳥葬四法之一,梵語成為荼毗。傳說在印度,佛陀與轉輪聖王必須以火葬方式,《涅槃經》下記載:"爾時如來,以大悲力從心胸中火踴棺外,漸漸荼毗,經於七日",而佛陀涅槃後留下了三千多顆舍利子,並建塔供奉,因此火葬在佛教中的地位才格外崇高。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佛寺的火葬習俗也一併流傳進來,在漢地傳揚開來。佛教的火葬習俗隨著本土信徒流傳開來,甚至某些學者認為"凡是佛教昌盛的地方大多也是火葬流行的地區"。

根據記載,《朱子文集·跋向伯元遺戒》中也說:"自佛法入中國,上自朝廷,下達閭巷治喪禮者,一用其法。"可見在佛教的無意傳揚下,火葬的風俗才能得以這樣流傳。

3、佛教中祭禮對喪葬文化的影響

佛禮祭祀中有複雜的"七七追薦"儀式,清代的《陔餘從考》卷三十二對此論證:"按元魏時道士寇謙之教盛行,而道家煉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為斷,遂推其法於送終,麗有此七七之制耳。"在這種儀式中有"燒七"的環節,禮佛拜懺、超度亡靈,為逝者祈福。

佛教中常見的祭禮還有"焰口釋食"一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記載了一則與此禮有關的故事:

"阿難獨坐靜室,其夜三更見一餓鬼名焰口,身體枯瘦,咽如針,口吐火焰,告阿難曰:卻後三日汝命盡,將生餓鬼中。阿難恐,問免苦之方便。鬼曰:汝俗明日為我等百千餓鬼及諸婆羅門仙人等各施一斛食且為我供養三室,則汝得增壽,我得生天。阿難以白佛,佛即說陀羅尼曰誦此陀羅尼能使無量百千施食充足。"這是"焰口施食"祭禮的起源,也是佛禮中另一個需要火參與的重要祭禮。

這些與火相關的祭禮提升了古人心中火焰在喪禮中的地位,也側面讓古人對火葬的習俗排斥感大大減弱,因此火葬從原本的"薄葬"漸漸脫離了薄名,正是因為這種排斥感的弱化和火焰地位的提升,火葬的習俗才能漸漸的流傳開來

“佛手”推行:由“土”進化成“火”,宋朝喪葬模式為何轉變?

三、小結

火葬在兩宋時期的流行固然與佛教的流行有著脫不開的關係,但更多的也和當時的社會現狀、經濟文化的流行息息相關。

但佛教作為外來的文化,對我國傳統習俗的衝擊力強至此地絕非偶然,由此也可看出古人對文化的融合和改造自有其廣闊的胸襟和特別的思維方式,但最終的緣由還是火葬能夠符合當時人們的利益需求,是社會生活的進步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