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初中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十一、已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此詩第一句寫詩人離別的憂傷,其中直接表現離愁深重的詞語是:浩蕩。

2、請你談談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樣的心態?

答:表明作者要為國為民儘自己最後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3、詩中“吟鞭東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詩人的馬鞭。

4、“落紅不是無情物”中,作者以落花比喻自己;“化作春泥更護花”一句表達了作者繼續為國家效力的思想感情。

5、這首詩前兩句中的“浩蕩離愁”這一詞語直接描寫了詩人的心境。

6、這首詩寫詩人離京的感受,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抒發了詩人複雜的感情。

7、全詩共四句,寫了三種心境,一是離別的憂傷,二是迴歸的愉快,三是積極的人生態度。

8、詩人以落紅化春泥為喻,寄託了自己怎樣的情懷?(或:最後兩句詩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樣的心態?或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答:表現了詩人雖然脫離了官場,但仍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充分表達了詩人退出官場後仍然為國家、為民族貢獻自己一切的情懷。

9、賞析“浩蕩離愁白日斜”中“浩蕩”的表達作用?

答:浩蕩地無邊無際的意思,這裡形象地寫出作者無窮無盡的愁思。

10、詩的前兩句描寫了哪些意象?有什麼寓意?

答:描寫了日暮、馬鞭、天涯等意象,寓意心中的浩蕩離愁。

11、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詩的第一、二句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當日複雜的心境:離別的愁緒和迴歸的喜悅相互交織。

B、詩的第三、四句從落花到春泥展開聯想,將詩人的時代使命感移情落花,從而把離愁昇華為崇高的獻身精神。

C、詩中用冷色調的“白日斜”烘托離愁,用“落紅”一句作為情感的轉折,使整首詩從離愁中解脫出來。D、全詩表達的思想和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所表達的與官場決裂、歸隱田園的遁世思想相同。

12、對《已》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D )

A、這首詩是詩人辭官歸鄉路上根據見聞感受寫的組詩中的一首。

B、首句極力渲染了詩人辭別京師返鄉時無邊的離愁別緒。

C、“落紅”即春花,詩人以“落紅”自喻,詠物抒情。

D、詩人含蓄地表達了對社會、對生活的厭倦之情。

13、對這首詩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 )

A、頭兩句抒發作者辭官離京時的無限感慨,表現了詩人拋棄離愁後的興奮心情。

B、後兩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養鮮花生長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願為國效力。

C、“落紅”含義有三:花是落了,但它“不是無情物”,它是非分明;花成泥滓,成為滋養萬物的春泥;春泥雖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壯生長,繼續為人類造福。

D、此詩反映了詩人辭官後不甘消極,決心繼續為變革社會而努力的精神。

14、選出這首詩詞句理解不當的一項(D )

A、“浩蕩離愁”,指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

B、“吟鞭”指詩人馬鞭。“東指”指東方故里。“天涯”指離京都遙遠。

C、“落紅”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愛國情懷的志士。

D、“更護花”的“花”喻指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為培養下一代做出犧牲。

3、此詩第一句寫詩人離別的憂傷,其中直接表現離愁深重的詞語是:

15、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 )

A、詩的第一、二句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當是複雜的心境:離別的愁緒和迴歸的喜悅相互交織。B、詩的第三、四句從落花到春泥展開聯想,將詩人的時代使命感移情落花,從而把離愁昇華為崇高的獻身精神。

C、詩中用冷色調的“白日斜”烘托離愁,用“落紅”一句作為情感的轉折,使整首詩從離愁中解脫出來。 D、全詩表達的思想和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所表達的與官場決裂、歸隱田園的遁世思想相同。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十二、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一、理解填空

1、《次北固山下》中抒發作者在旅途中思鄉情懷的詩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2、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描寫江面景色的詩句是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3、《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既寫出了實景之美,又表現出了虛景的壯闊。

4、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一詩中寫次日黎明時的獨特感受的詩句是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5、《次北固山下》一詩中,蘊含著新事物孕育於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的詩句是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6、《次北固山下》中說明光明驅盡黑暗,暖春趕走初冬的人生哲理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7、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借景物變化表現時光飛逝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8《次北固山下》中寫景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或是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9、《次北固山下》中點明該詩主旨的詩句是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0、《次北固山下》中表達思鄉之情的語句是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1、《次北固山下》中寫詩人觸景生情,思念家鄉的詩句是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2、《次北固山下》一詩中,因描寫景物時令中蘊含無盡的自然理趣而被後人譽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這兩句詩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3、古往今來,思念親人眷戀故鄉是無數遊子不變的情懷。呤誦著唐代詩人崔顥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會使人想到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表達同樣感情的兩句詩“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4、站在江邊,微風輕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靜,一葉白帆悠然地飄蕩在江面上,恰在此時似王灣《次北固山下》中“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美景。

15、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一詩中,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涵著一種自然理趣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6、古詩中,詩人常借物傳情。“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次北固山下》),王灣借“歸雁”捎去他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託他對遠方朋友的牽掛。

17、在英國劍橋大學演講時,引用唐代詩人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來形容中國當前形勢:社會發展平穩,人民充滿信心。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二、選擇

1、下列對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

A、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遊覽”的意思,表明詩人寫詩的地點。

B、首聯先寫“客路”後寫“行舟”,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流露於字裡行間。

C、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頷聯頸聯對仗非常工整,這是律詩的一個重要特徵。

D、尾聯的“鄉書”“歸雁”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鄉思愁緒。

2、對“海上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理解分析不當的一項是(B)

A、這兩句的意思是:當殘夜還沒有消退,一輪紅日從海上升起來了;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現出了春意。

B、日生殘夜表示地域的交替,春入舊年表示了時序的交替。

C、把“日”與“春”當作美好事物的象徵。“生”與“人”使景象擬人化了。

D、在描寫景物和時令的變化中,揭示了自然規律、生活真理,給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

3、對《次北固山下》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這首寫景詩描寫了作者客遊他鄉的羈旅之情,表達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博大的胸襟。B、詩的頸聯寫景緻的缺憾:殘夜中的海日和舊年中的江春,使人頓生惆悵之情。

C、尾聯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抒寫了思鄉之情。

D、在唐朝的詩人裡,王灣並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這首五言絕句卻使他留名青史。

4、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首聯寫“客路”“行舟”,與尾聯“鄉書”“歸雁”遙相呼應。

B、頷聯採用了襯托的手法,描繪了洪水浩瀚、輕風和順的傳神景象。

C、尾聯詩人感嘆家書無處通達,借大雁北飛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清。

D、詩人觸景生情,借波瀾壯闊的景色表達壯志未酬的情懷。

5、“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被人稱道。對這兩句稱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C ) 。A、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把“日”和“春”作為新生事物的象徵,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

C、“生”與“人”用了上比喻的方法,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D、兩句詩對仗工整,明人胡應麟稱它“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6、下列對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

A、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遊覽”的意思,表明詩人寫詩的地點。

B、首聯先寫“客路”後寫“行舟”,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流露與字裡行間。

C、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頷聯頸聯對仗非常工整,這時候律詩的一個重要特徵。

D、尾聯的“鄉書”“歸雁”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鄉思愁緒。

三、簡答

1、請寫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的大意。

答:在殘夜將盡未盡之時,一輪紅日正在從海上升起,舊年將盡未盡之時,春天的氣息已經來到江上。

2、“風正一帆懸”是以“一帆懸”之小景,寫出了兩岸闊之大景的神韻,為後人所稱道。

3、最後兩句詩表現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4、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詩集中表達了這種感情?

答:思念家鄉.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5、“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歷來被人稱道。請你選一個角度,作簡要賞析。

答:(1)、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現了時光匆匆,光陰荏苒,身在他鄉的遊子頓生思鄉之情。

(3)、把“日”“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表現了作者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4)、“生”與“入”運用擬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5)、兩句詩對偶工整,生動形象。(答出一點即可。)

6、“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答:這兩句詩一是抒發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懷,二是表達了詩人樂觀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

7、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思念故鄉的感情。

8、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所展現的畫面。

答:春潮上漲,與兩岸齊平,江面更顯寬闊;清風拂來,船帆滿起,船行更為迅疾。

9、“風正一帆懸”的“懸”用得極妙,請簡析。

答:“懸”是端端正正地高掛著的樣子。詩句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視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大景也表現出來了。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十三、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月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詞前有一小序,其作用是什麼?

答:交代寫作的緣由。

2、詞的上闕寫問天,下闕寫問月,全詞主旨是通過想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探索和對親人的懷念之情。

3、詞中直接“問天”的句子是不知天上官闕,今夕是何年;直接“問月”的句子是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將自然變化與世事遷移聯繫起來抒發人生感慨的句子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4、表現作者健康樂觀的情緒和美好祝願的句子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它的含義是希望親人年年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詞中這句話是作者對子由 說的,後來被人們廣泛應用,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美好祝願。

5、下列對《水調歌頭》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

A、這首詞上闋寫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嚮往和對人間生活的熱愛,下闕寫詞人在月下對親人的懷念和祝福,自始至終洋溢著樂觀向上、積極奮進的情緒。

B、“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一句,抒發思念親人的感情,表面看來,好像是對月有怨恨之意,其實是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

C、“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詞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闊大,描寫虛實結合,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6、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A )

A、上闕寫詞人把酒問月,萌生了“乘風歸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轉向對人間的喜愛。

B、下闕寫詞人望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為對離人的祝福。在詞人眼裡,月圓人團圓是一種自然常理。

C、“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時空阻隔,這是對一切經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祝福。

D、全詞以“明月”貫穿,詠月兼懷親人,表達了詞人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7、賞讀詩詞,應讀出作品的節奏韻律,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這首詞感情濃郁,但前後基調不同,上闋感情纏綿悱惻,下闋則樂觀曠達(或積極樂觀)。

8、“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廣為傳誦的名句,請你略作賞析。

答:以行去流水般的語言和美妙的境界結束全詞,表現了詩人樂觀的情懷(或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不能與親人團聚;對遠方親人的祝福).

9、詞的上片極寫作者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片寫對月懷人,以積極樂觀的曠達情懷作結。

10、說說你對“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的理解。

答:惟願兄弟彼此珍重,在遠別的時光裡共賞中秋美好的月色。

11、這首詞開篇發問,起筆不凡。“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思?

答:中秋對月,抒發了強烈的思親之情,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和對人生的感慨。

12、這首詞,歷來被認為是中秋詞裡最好的一首,《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你認為這首詞為什麼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答:(1)詞人借與明月的對話,探討人生的意義(抒發人生感慨),富有哲理;(2)詩的意境豪放而闊大;(3)情懷樂觀而曠達;(4)想象豐富,富有浪漫色彩;(5)語言如行雲流水。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十四、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一、理解填空

1、整首詩是由一個字來展開詩的線索,統領全篇的,請指出是哪個字?

答:“觀”是全詩的“詩眼”,以下十句都是觀海所見。

2、表達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這兩句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3、日月、星漢是詩人所想象的,在詩歌中的那個詞語能看出來?

答:“若”,是彷彿、好像的意思。是詩人想象出來的,不是真實的圖景,是虛景。卻寫出了一副日月,含孕群星的氣派。那種天連水、水連天,浩浩蕩蕩無邊無際的壯觀景象。

4、《觀滄海》中點明眺望大海的地點的詩句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5、《觀滄海》中寫大海蒼茫動盪的氣勢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6、《觀滄海》一詩中,描寫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7、解釋加點的詞語。 山島竦峙 星漢燦爛

8、“澹澹”是形容水波動盪的樣子;“竦峙”是寫山島聳立的形象。“叢生”“豐茂”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受。

9、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觀”字統領全篇。寫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實寫,後四句是虛寫,其中總寫滄海全景的詩句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分寫部分,先寫島上的樹木百草,次寫海面上的秋風洪波,最後寫天空中日月星辰。詩中將“大海”稱為“滄海”,是因為海水是青蒼色的。

二、中考真題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這兩句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和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

2、該詩觀察景物的觀察點是( A )

A、碣石 B、滄海 C、山島 D、星漢

3、詩中景物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

答: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是實寫。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是虛寫。

4、按要求填寫原詩中的語句。

(1)、詩人登臨碣石山的目的是:觀滄海

(2)、實寫詩人所見之景的句子是:

(3)、虛寫詩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5、詩中3—8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動景:水何澹澹,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靜景: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寫的是動景”寫的是靜景。

6、詩中9一12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裡。

答:有助於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觀感受),體現詩人的博大胸懷(或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

7、請根據你的閱讀感受,說說本詩的情感基調。

答:表現出蒼涼慷慨,悲壯激昂。

8、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抱負?

答:抒發了詩人統一祖國、建功立業的政府治抱負。

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用了什麼手法,表現了怎樣的情懷?

答:虛寫的手法。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博大的胸懷和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10、這首詩的主旨是:通過寫大海壯觀,抒發詩人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意思是(B )

A、日月星辰好像在滄海中運行。

B、日月星辰好像從滄海中升起。C、日月星辰好像從滄海中升起,最後又落入滄海。

12、簡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思想內容並指出其表現手法。

思想內容:這四句寫出大海的廣闊浩大,體現詩人的博大胸懷。詩人在這裡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聯想,並運用誇張的手法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態勢。這種“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表現了詩人宏偉的政治抱負,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以及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

表現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虛實結合,想象誇張。

1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運用了什麼寫法?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答:“水何澹澹”到“洪波湧起”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通過描寫海水和山島相互映襯的形象,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宏偉氣象,為展現作者的博大胸襟鋪墊。

觀滄海

1、對全詩內容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開頭兩句寫登臨的地點(碣石山)和目的(觀滄海)。“觀滄海”為全詩的詩眼,“觀”字統領全篇,以下十句,皆為觀海所見。

B、“水何澹澹”到“洪波湧起”通過描寫海水和山島相映襯的形象,顯示大海的遼闊和宏偉氣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裡”寫詩人通過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偉景象,來抒發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

D、最後兩句是合樂時加的,是樂曲的終止句,一般跟詩的內容沒有直接關係。

2、結合課以及你所學的歷史和課外閱讀,談談你個人對作者曹操的認識。

3、從本詩所寫之景可以看出詩人怎樣的胸懷?

4、下面是曹操《觀滄海》的分析,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開篇寫的是詩人登山觀海的景象。滄海,大海,因海水呈蒼色,故稱“滄海”。澹澹,水波動盪的樣子。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四句極寫大海的廣闊浩大。星漢,銀河。C、這首詩通過大海的遼闊壯景的描摹,傳達出詩人自負雄才大略、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D、結句“幸”雖是樂府詩樂章末了因配樂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東征烏桓勝利而感到的喜悅,不能說與正文無關。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十五、山坡羊 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填空:

1、引出“傷心秦漢”一語的詞語是:西都

2、西都的昔日景象是:宮闕萬間,今日所見則是:做了土。

3、歸結全篇主旨的一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4、此曲中“山坡羊”是曲牌名,“潼關懷古”是曲題。

5、全曲起筆概寫潼關的雄偉、險要,其中從視覺、聽覺角度描寫的句子分別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6、《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描寫景物的詩句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7、張養浩在《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點題懷古的語句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8、《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直接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詩句是: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9、《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揭露封建統治者罪惡的詩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0、張養浩在《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議論國家興亡的名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1、張養浩的《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揭示中心的詞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2、《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點明主旨的詩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3、張養浩在《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概括封建社會本質,寄寓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封建統治者強烈譴責的名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4、《山坡羊· 潼關懷古》一曲中一句立骨,既概括出了封建社會統治者的本質,也寄寓了作者對百姓的深切同情的句子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5、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帶給人民的總是痛苦和災難。張養浩在《山坡羊· 潼關懷古》中寫到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這種歷史的真實寫照。

16、全曲起筆概寫潼關的雄偉、險要,其中從視覺、聽覺角度描寫的句子分別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最後兩句則概括了歷史上無論怎樣改朝換代,廣大人民始終逃脫不了苦難生活的境遇。

二、選擇

1、選出對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D )

A、《山坡羊·潼關懷古》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關懷古”是曲的標題。

B、“山河表裡潼關路”這句勾畫出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的特點。

C、曲中的“聚”字賦予靜止的峰巒以動感,“怒”字則生動地表現出波濤洶湧澎湃的情態。

D、作者在曲中表達出深深的傷感悲憤之情,他傷感悲憤的最主要原因是“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2、對“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品析正確的一項是(D)

A、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潼關一帶峰巒重疊,波濤怒吼的態勢。

B、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潼關一帶險要的地理地勢。

C、運用了對偶的手法,生動地描寫了潼關山勢突兀崢嶸,河水洶湧奔騰的美好的景象。

D、運用了對偶的手法,寫出了潼關一帶重巖疊嶂、水流湍急的險要地理形勢。

三、簡答

1、“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最後兩句說明了什麼道理?

答:歷史上無論怎樣改朝換代,廣大人民始終逃脫不了苦難生活的境遇。

2、中國古典詩詞意蘊豐富,字字珠璣。你認為“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中的哪一個詞用得最好?請說出理由。

答:“峰巒如聚”,群山好像從四面八方聚集過來,一個“聚”字,既寫出了群山包圍之中的潼關險要地勢,又賦予了潼關四周山巒生命和意志,它們守衛著潼關。或 “波濤如怒”,波濤洶湧澎湃好像在發怒,一個“怒”字,既寫出了黃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關處於黃河之邊的險要。

3、“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兩句分別從哪兩個角度形象地描繪出峰巒高峻的形態和波濤呼嘯的氣勢?

答:一個“聚”字和一個“怒”字,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形象地表現出峰巒高峻的形態和波濤呼嘯的氣勢。

4、“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兩句用了什麼樣的寫法?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答:運用了擬人的表現手法,以“聚”形容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寫出了潼關的雄偉氣勢;以“怒”形容黃河之水的奔騰澎湃,表現了作者路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想。

5、用簡潔的語言賞析“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答:要點:一個“聚”字和一個“怒”字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形象地表現出峰巒高峻的形態和波濤呼嘯的氣勢。

6、“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從視覺、聽覺角度。概括地寫出了潼關內外的什麼特點?

答:概括地寫出了潼關內外地勢險要的特點。

7、曲中描寫主人公在潼關駐足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的句子是:望西都,意躊躇。

8、全曲由所見所想到所感,借憑弔潼關古蹟,表現了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群眾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這樣一個歷史的主題。

9、請談談你對“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答:表現了一個歷史主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群眾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苦難的同情。

10、“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表達了詩人什麼思想感情?

答:它表達了詩人對封建統治階級不顧人民死活,給人民無窮無盡苦難的不滿;對人民命運的同情和關注的思想感情。

11、“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兩句寫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意義?

答:表現了作者憂慮國計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來,不管封建王朝的興還是亡,帶給老百姓的都是苦!封建王朝“興”時,必大興土木,剝削壓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時,老百姓因戰禍流離失所,百姓更遭殃!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十六、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一、理解填空

1、《天淨沙·秋思》中一字一詞,一詞一景,簡約深細,構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圖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淨沙·秋思》中表明遊子漂泊在外思鄉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點明主旨(題)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崔顥的《黃鶴樓》中表現遊子的悲苦心情的詩句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與此意境相同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寫鄉間秀美景色,常引用《天淨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樣是詠秋,劉禹錫的《秋詞》通過“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描述,寫出了秋天明豔美麗的景緻,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寫盡了秋天的肅殺之氣。

二、簡答

1、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裡,列舉了九個景物意象後,用“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來表達出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切景語皆情語。全詩通過豐富的意象,渲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氣氛,抒發了詩人極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緒。

3、一切景語皆情語,前四句為寫景句,其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濃郁的秋色之中蘊含著無限淒涼悲苦的情調。

4、這首小令在寫作上運用了_借景抒情的寫法,能顯示全篇主旨的一個詞語是_斷腸。

5、“小橋流水人家”描寫出溫馨恬靜的景象,聯繫全詩,談談作者為什麼這樣寫?

答:以樂景寫哀情,通過對比,襯托出遊子的孤獨淒涼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6、從語法角度看,前三句詩的語言有什麼特點?均有名詞組成。

7、曲中的“斷腸人”此時困何而“斷腸”?

答:這是一個羈旅在外、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看到了眼前悲涼、孤寂、冷清、毫無生氣的秋景,又想到自己長年漂泊在外,引起了極度的思鄉之情。

8、“小橋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詩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以樂景寫哀情,反襯離人思鄉的愁緒。以樂景寫哀情,通過對比,襯托出遊子的孤獨淒涼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9、這首小令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表達了_遊子孤寂愁苦、思念家鄉的之情.

10、詩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答:斷腸人在天涯。抒發了孤苦寂寞,思念家鄉親人的感情。

11、這首小令在寫法有什麼特點?試舉出其中一點簡要分析。

答:(1)運用了寓情於景的寫法。作者選用“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和西下的“夕陽”等景物,將“斷腸人”的情感寓於其中,充分表達了詩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2)運用了靜景與動景相映襯的手法。如處於動態中的“流水”與處於靜態中的“小橋”、“人家”相映,這種安適、幽靜的環境,使淪落異鄉的“斷腸人”更添悲愁。

(3)運用大量的名詞。即用“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等,組成了一幅蒼涼的深秋晚景圖,抒發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12、全詞雖然未直接寫聲,但通過作品中的“昏鴉”“流水”“西風”等,卻使讀者聽到了畫外之聲

13、對這首小令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 )

A、這首小令,寫景由近到遠,感情抒發由淺入深,開頭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是詩眼。

B、此曲的前三句選取了富有特徵的九種事物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圖。

C、“小橋”一句讀來令人親切,可仔細想去,卻更增添了“斷腸人”的愁緒。

D、“夕陽西下”一句,將前面的九個獨立的事物統一到二幅畫面中,有一種淒涼之美。

14、《天淨沙》是如何運用對比映襯手法的?請舉出一例說明。

藤、樹、橋、人家、古道、是靜景,鴉、水、風、馬、夕陽是動景,動靜結合,相互輝映。昏鴉歸巢襯托了遊子的無處歸宿,小橋流水人家的天倫之樂襯托了羈旅生活的艱難悽苦,感情上形成鮮明的對比。

15、短短一首28字小令便表達出作者的羈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滿濃郁的詩情。試分析作者是怎麼表達這種情感的。

答:小令前四句寫景,作者以密集的意象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為人活動的環境,作為天涯斷腸人內心悲涼情感的觸發物。曲中的景物既是馬致遠旅途中之所見,乃眼中物,但同時又是其情感載體,乃心中物,而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統攝諸多意象,表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旅人愁思。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十七、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起筆不凡,一個“破”字,一個“深”字讓你產生怎樣的閱讀感受,結合詩歌寫作背景談談。

答:一個“破”字。寫出國都長安淪陷,城池殘破,處處是斷壁殘垣、破磚碎瓦的破敗景象,使人觸目驚心;一個“深”字,寫出了淪陷的京城滿眼都是繁密的雜草樹木的荒涼景象,令人滿目悽然。

2.對“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聯歷來有不同的解釋,你的理解是:一種解釋是詩人觸景生情。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詩人移情於物,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

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看,詩人用“抵萬金”來形容什麼?

答:形容家書的珍貴,表達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之情。

4、你從本詩中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懷?

答:、憂國思家的情懷。

5、簡要說說作者是怎樣通過寫景來表達內心世界的。

答:描寫破敗的春城,草森蔓生,花也落淚,鳥亦驚心,感時憂國,思家念親,借景抒情,深沉真摯。

6、“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現力,歷來為人所稱道,請你說說它的表達作用。

答:深寫出草木茂盛反襯人煙稀少滿目悽然。以景寫情,創造氣氛。

7、詩的前四句都統領在一個“望,”字中,詩人的視野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 草木花鳥。

8、《春望》一詩中,運用擬人手法來表現詩人對國事的憂傷,對家人的思念的兩句詩是:

答: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9、對《春望》賞析有誤的一項是(D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B、這首詩的首聯表面描寫都城破敗、人煙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涼景象,實際深藏詩人的無限感

C、這首詩的頷聯借對花鳥的感覺,將詩人抑制不住的感傷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D、這首詩的頸聯、尾聯極力渲染詩人在戰火連綿時期收到家書時的無比喜悅之情。

10、對《春望》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B )

A、這首詩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充溢離亂傷痛之情。

B、詩中“烽火’’是指因戰亂而引發的長安城中的大火,這讓作者很難得到家信。

C、詩的尾聯意思是詩人的白髮越抓越少,簡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詩寓情於景,意在言外,沉著蘊藉,真摯自然,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11、請展開想像,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

答: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些長長的頭髮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所描寫的這一細節,展現出詩人悲涼的心情,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情懷。

12、全詩觸景生情,表達詩人憂國憂民,眷戀家人的感情。

13、結合全詩內容,說出詩題中“望“字包含哪幾層意思。

答:“望”有觀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國破山河在”的慘景;希望戰火平息;盼望與親人團聚。

1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種怎樣的景象?

答:這兩句渲染出一種殘破淒涼的景象。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十八、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採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一、理解填空

1、《行路難》中表現詩人面對美酒佳餚沒有食慾,舞劍助興沒心情的詩名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2、《行路難》一詩中形容人生路上處處艱難險阻,做什麼都困難重重的詩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3、李白在《行路難》中使用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明君重用的詩句是: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4、《行路難》中最能表現詩人悲憤、苦悶心情的詩句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5、李白《行路難》中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最高音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6、李白《行路難》中用形象的比喻,表達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的語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7.“鬥十千”的“金樽清酒”,“直萬錢”的“玉盤珍饈”,為什麼勾不起詩人的食慾?

因為此時詩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心中抑鬱不平,倍感世事艱難。

8. 詩人拔劍四顧看到了什麼?

黃河冰塞川,太行雪滿山。這裡指前途一片渺茫

9.“閒來”句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心理?

表達了詩人希望能跟傳說中的呂尚、伊尹一樣,有朝一日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10.這首樂府舊題詩的主旨是什麼?

“長風”一句表現了詩人沖決黑暗、追求光明的積極樂觀的精神,同學們用它作為贈言,是希望友人對自身的能力堅信不疑,對人生前途充滿希望。

11.採用了哪些抒情方法?

敘事抒情,象徵抒情,典故抒情。

12.本詩感情跌宕起伏的內在原因是什麼?

失望與希望的思想矛盾交替而來,表現在詩歌裡面也隨跌宕。

13、有一位同學在好友的畢業留言上寫下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句話,他想表達什麼意思呢?請結合這首詩談一談。

人生道路上坎坷不得志而又滿懷希望的複雜心情。

二、中考真題

1、“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兩句描寫了怎樣的場面?作用是什麼?

答:描寫了隆重而豐盛的宴會場面。作用:反襯作者悲憤失望的情緒。

2、“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用的是哪兩個人的典故?詩人的用意是什麼?

答:姜尚、伊尹。借歷史人物受重用的事實來表達自己重新得到任用的願望。

3、本詩題為“行路難”,但縱觀全詩,作者的人生態度是怎樣的?舉例說明。

答:積極、樂觀,對前途充滿信心如結尾“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作者對前途仍然充滿信心。

4、詩中採用“垂釣碧溪”和“乘舟日邊”兩個典故表達自己有為於當世的理想。

5、詩中名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表現出詩人自信(積極、豁達、倔強、樂觀等)的性格。

6、“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這樣寫的言外之意是什麼?(2分)

答:詩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呂尚、伊尹他們那樣的官運.

7、“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對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對未來仍抱有希望。

8在詩歌中詩人的思想情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答:從懷才不遇和仕途不順的茫然變為對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堅信。

9、分析最後兩句詩中的“破”“掛”妙在何處?

答:“破”“掛”富有動感、充滿氣勢,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樂觀、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10、請從情景交融的角度,賞析李白《行路難》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句詩。

答:要求能結合以下詩句和寓意,從“情”、“景”交融的一個角度回答即可。

景:(1)長風,摧枯拉朽、剛勁有力的風。

(2)雲帆,藉以乘風破浪的高大的船帆。

(3)浪,喻指艱難與險阻,這裡指不濟的個人和國家的命運。

(4)、滄海,指國家命運及前途。

情:(1)破浪,衝破險阻、勇往直前的決心與行動。

(2)會有時,積極、樂觀、毫不動搖的信念。

(3)直掛,果斷堅定的願望和行動。

(4)濟,拯救,“濟滄海”反映詩人遠大的政治理想和崇高的人生抱負。

11、聯繫“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含義,談談你面對挫折時會用什麼樣的心態調整自己。

答:面對挫折時,我也曾經彷徨過、失落過、甚至消沉過,但是每當看到第一縷曙光撲面而來時,也總會像李白那樣告誡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可以讓我們每個人都看到真正的希望。有了這句話的暗示,我也會毫不停歇地繼續去努力,為了現實,也為了一種心情。

《行路難》

1、(1)、詩中表現詩人內心苦悶抑鬱和感情激盪變化的四個動作是:

(2)、表現作者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展望的兩句詩是:

2、選出對《行路難》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停,拔”中“停、投、拔、顧”四個連續動作,形象地表現出詩人在酒宴時,即將離開朋友而產生的無限依戀之情,連平時號稱“酒仙”的他難以豪飲而醉。

B、“閒,忽”,詩人巧用典故“呂尚垂釣”“伊尹乘舟日邊”表明自己雖然有著無奈,但並沒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經坎坷的呂尚和伊尹,他們的經歷又增強了詩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長,直”,詩人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總有一天會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彼岸,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D、李白這首詩跳蕩縱橫,一波三折,強烈地表達了詩人苦悶彷徨,抑鬱不安,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變化的思想歷程,讓人們強烈地感受到詩人的倔強、自信,執著地追求理想的強大精神力量。

3、這首詩中詩人以“行路難”比喻:

4、詩中“欲渡黃河”“將登太行”是寫實嗎?談談你的看法。

此詩句不是寫實。這兩句詩是承上句而來的。當時作者的心情非常苦悶抑鬱,自己受詔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漸現生機之時,卻不能被皇帝繼續任用,被“賜金還山”,遭受打擊之大,無以復加。他感到這處境猶如想渡黃河卻被冰塞滿,無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無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滿山”有其象徵意義,象徵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象徵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萬分。

5、聯繫全詩,解釋“長風,直”,並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十九、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左牽黃,右擎蒼”兩句運用借代手法,塑造了詞人出獵時左手牽黃犬,右手擎老鷹的豪邁瀟灑的形象。

2、《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借孫權狩獵的典故,表明自己英武的詞句是: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3、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借用典故含蓄表達自己渴望朝廷重用的詩句是: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4、《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表現蘇軾雖遭貶謫,然國事在胸,猶恨外敵的詞句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5、《江城子·密州出獵》中運用典故的句子是:親射虎,看孫郎。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運用了典故,它們在表達上有什麼效果?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豪情壯志?

答: 效果:言簡而意豐,委婉而含蓄。 表達了作者殺敵報國的豪情壯志。

7、本詞的上闕寫景,描寫了“密州出獵”的宏大壯觀的場面;下闕言志,抒寫了詞人“渴望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

8、從表達方式上看,詞的上闕重在敘事(描寫);下闕重在抒懷。

9、詞人借“遣馮唐”“射天狼”的典故表達什麼意思?

答:詞人以魏尚自比,表達自己報效國家、禦敵建功的決心。

10、“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一句有什麼含義?在表達上有什麼好處?

答:這是 詞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說,什麼時候朝廷有像派馮唐赦免魏尚那樣起用自己呢?

在表達上運用典故,使表達委婉含蓄。

11、詞中典故出自《史記》中的句子是: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這句話表達了什麼意思?

答:詞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10、“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勾勒了怎樣的人物形象?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此句勾勒了一個英武豪邁、氣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發了渴望立功報國的豪情壯志。

11、上闋著力描寫出獵的陣勢狂,豪興勃發,氣勢恢宏。“發”字是核心,雖是聊發,卻源自真實。下闋抒寫為國效力的願望。詞中借一連串表現動態的詞牽、擎、卷、射、挽、望等表現作者的“狂態”。

12、詞中的“傾城”的意思是全城的人都出來了(形容隨觀者之眾),“為報傾城”體現了當地百姓對蘇軾的態度是:表明是跟隨太守,實質是對蘇軾的擁戴、讚揚、敬佩(對蘇軾政績的肯定)

13、從“狂、卷、挽”中任選一個,說說這個詞是怎樣體現豪放的。

答:“狂”:激情奔放,統領全詞,無不展現粗獷豪邁的風格;“卷”:體現打獵場景宏大,人員眾多,氣勢壯闊,突現陽剛之美;“挽”:拉滿弓的姿態強勁,信心百倍,激情無比。

14、文中哪個詞最能表現詞人的性格特點?他的這種性格在詞中是如何體現的?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答:狂,體現在:盛裝出獵千騎相隨告知全城百姓齊動自比孫郎射虎

15、詞中“鬢微霜,又何妨”表達了詞人什麼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麼?

答:表達了詞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雖然年紀大了,仍能躍馬疆場,迎擊來犯之敵。

16、對這首詞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C )

A、“左牽黃,右擎蒼”一句,運用借代的修辭方法,塑造了詩人出獵時左手牽黃犬,右手擎蒼鷹的豪邁瀟灑的形象。

B、“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一句,描寫獵隊武士的裝束打扮,並以千騎飛馳的勇武氣勢來烘托親率獵隊的詩人自己。

C、“為報傾城隨太守”是為我通知全城官員不共武士都隨太守前去打獵。這裡的“太守”是蘇軾的好朋友。

D、這首詞上片寫出獵,下片寫請戰,場面熱烈,情豪志壯。

17、對這首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

A、“酒酣胸膽尚開張” 一句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的作用。

B、“親射虎,看孫郎”一句巧妙運用典故,表現詩人鬥志昂揚和興致之高,使出獵場面達到高潮。

C、“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一句中,作者再次運用典故,以馮唐自比,表現報國殺敵的強烈願望。

D、“會挽雕弓如滿月”一句中的“會”字,表現出作者對自己的願望定能實現充滿信心。

18、一個“狂”字貫穿全篇,請找出詞中能夠表現“狂”的具體內容的句子,並分析其表達效果。

(1)“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寫出獵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

(2)“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出”,寫出獵時痛快飲酒,以“老”襯“狂”,更表現出作者渴望殺敵報國的壯志豪情。

19、這首詞的末句運用典故,請說說這個典故的含義,並分析作者的情感。請對“千騎卷平岡”中的“卷”字進行簡要的賞析。

詞中“卷”字極具表現力,既寫出了出獵時千騎奔騰的壯闊場景,又表現了出獵者情緒高昂的豪邁氣概,為凸顯“老夫”的狂放形象營造氣氛。

21、“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情懷?

表現了詞人要報效國家,抵禦入侵者,建功立業的壯志情懷。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二十、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1、《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表現吹角連營中壯盛軍容的詞句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2、《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詞,從視覺和聽覺覺兩方面,概括而生動地再現緊張激烈戰鬥場面的句子是: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3、《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直接表達抗金報國收復中原,建功立業壯志的句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充滿了作者壯志難酬的抑鬱憤慨。

4、《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與“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意境相似的詩句是: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或“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詞中用“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兩句寫出帥用牛肉犒勞部下,塞外邊境響起軍樂和戰歌聲的悲壯場面。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兩句詞,營造了一種什麼樣的氛圍?

答:營造了將士們奏樂吃肉,豪邁高昂的軍營生活氛圍。

7、詞中描寫軍中生活情景都有什麼? 答:看劍、聞角、分炙、奏樂、點兵、殺敵等。

8、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壯觀場面。

答:兵士們歡欣鼓舞,飽餐將軍分給的烤牛肉,軍中奏起振奮人心的戰鬥樂曲。將士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接受將軍的檢閱。

9、詞人為什麼要寫“醉裡”和“夢迴”的情景?

答:通過寫“醉裡”和“夢迴”的情景,表現作者渴望馳騁沙場、殺敵報國的壯志和壯志難酬的無奈、悲憤。

10、全詞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抗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感和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憤情感。

11、表現作者壯志難酬,使整首詞的風格由雄壯變得悲壯的一個詞是“可憐”。

12、根據你所掌握的歷史知識,說說“了卻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麼?

答:恢復中原,統一國家。

12、辛棄疾儘管“白髮生”,卻依然眷戀自己曾經浴血征戰的疆場。這種眷戀的情結從詞中“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兩個細節中可以讀出。

13、試體味“沙場秋點兵”一句中“秋”字表達效果。

答:既點明瞭季節,也為戰士出征增添了肅殺的氣氛。

14、對這首詞內容理解不當的一項是(C )

A、上闋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繪了將士們飽餐烤牛肉的熱鬧場面。

B、下闋中“馬作的盧飛快”一句表現了將士們勇往直前、勢不可擋的銳氣。

C、全詞刻畫了一個雖人近暮年,仍雄姿英發,親自領兵上陣殺敵的英雄形象。

D、全詞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業卻壯志難酬的現實。

15、對這首詞賞析不當的一項是(A)

A、“沙場秋點兵”一句寫閱兵場景,“秋”字為閱兵場景增添了悲涼之氣。

B、“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一句響應了題目,是作者與陳同甫的共勉之詞。C、詞的上闋一般會“換意”,但這首詞卻突破傳統,詞意上下貫通,展現了一幅戰爭場景,甚為獨特。

D、“可憐”兩字凸顯詞中人物的情感變化,從前九句的壯懷激烈陡然變為未句的黯然傷神,波瀾起伏,言近意遠,實為大家手筆。

16、下面是對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D )

A、這首詞描寫了看劍、聞角、分炙、奏樂、點兵、殺敵等多種軍營生活。

B、這首詞展現了醉態、夢境、往事、理想和現實等多層面的人生境界。

C、這首詞前九句追憶往事,豪情滿懷;結尾一句,詞意陡轉,點出理想與現實、希望與失望等多重矛盾。

D、這首詞成功地運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場”“的盧”“霹靂”等多個歷史典故。

17、對這首詞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D )

A、“醉裡挑燈看劍”,詞人在酒醉之後還撥亮燈火端祥寶劍,這表明詞人在刀光劍影中抗敵為國的願望多麼迫切。

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種樂器,“翻”演奏。

C、“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該句是說英雄騎著快如的盧的良馬,用著很有力量的弓,飛馳戰場,英勇殺敵。

D、“了卻君王天下事”,這是詞人無奈心情的體現,意思是不再理會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18、這首詞的題目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請根據自己的理解,解析“賦壯詞”的含義。

答:“賦壯詞”,從題材上看是寫軍營生活情景,看劍,聽角聲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場點兵,騎快馬,挽強弓,這種種情境都極勇猛、雄健;從思想感情上看錶達的是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從語言風格上看壯麗而不“纖巧”,所以叫做“賦壯詞”。

停課不停學中考備考複習:古詩詞賞析20首試題與答案(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