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讀《明朝那些事兒》第一天有感——內心的強大

《詠良知四首示諸生》(其三)

王守仁

人人自有定針,萬物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陽明先生這首詩告訴我們:你有什麼心,就有什麼物。有什麼樣的志向,就能成就什麼樣的事業。時間紛繁萬物乃至萬物之間的變化、關係都在人的心中。堅定了自己的內心,遵循自己的意志去做,沒有必要緣木求魚,向心外去求。


讀《明朝那些事兒》第一天有感——內心的強大

王陽明先生

讀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讀到朱重八離開皇覺寺去化緣,一路上歷盡人間冷暖,受盡了白眼,明白了自己什麼都沒有了,包括之前父母健在時僅存的那一點點的尊嚴。此時雖然他還沒有找到未來要走的路,但朱重八的內心已經無比強大,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武裝到心靈的戰士。他已經將最脆弱的內心變成自己強大力量的來源。

以前看過很多的修仙小說,基本都會提到“心魔”,在小說的描述中,心魔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己所懼怕的事物,越害怕,心魔就越強大。那如何避免心魔的出現呢?就是要修心,也就是讓自己的內心變得額強大。如何讓內心變的強大呢?在很多的小說的設置中,最普遍的方法是模擬幻境,讓人在幻境中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輪迴,歷經時間百態,經歷多了,自然就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有很多的老話,比如“三十而立”,大多數人到了三十歲的時候才對自己和社會有了較明確的認知,才能確定未來的方向。二十多歲是可以不斷試錯的,到了三十歲之後就不能有大的偏差了,二十多歲和三十多歲看待問題和事物的角度和態度完全不同。古今亦然。再比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經歷過苦難,才不會被未來更大的苦難打倒,才能夠有更大的成就。

讀《明朝那些事兒》第一天有感——內心的強大

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中國歷史上有數的幾個草根逆襲當上皇帝的猛人。聽過德雲社的都知道有句話說得好:成功靠什麼、三分天賦,六分努力,一分貴人扶持。很多人說,貴人扶持是最重要的,但我認為,沒有天賦和努力,爛泥是扶不上牆的。

文筆粗陋,且笑且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