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周勃,一個一問三不知的丞相,留著何用?

周勃,一個一問三不知的丞相,留著何用?|《資治通鑑》

周勃,一個一問三不知的丞相,留著何用?|《資治通鑑》


【專欄介紹】

與你一起,每天閱讀《資治通鑑》,歡迎關注。

這是第 139 篇。

【發生時間】

公元前一九七年

【相關人物】

· 周勃,右丞相

【通鑑原文】

帝益明習國家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不知。又問:"一歲錢穀出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惶愧,汗出沾背。上問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謂誰?"曰:"陛下即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帝乃稱善。右丞相大慚,出而讓陳平曰:"君獨不素教我對!"陳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問長安中盜賊數,君欲強對邪?"於是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遠矣。居頃之,人或說勃曰:"君既誅諸呂,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賞,處尊位,久之,即禍及身矣。"勃亦自危,乃謝病,請歸相印,上許之。秋,八月,辛未,右丞相勃免,左丞相平專為丞相。

【故事大概】

在平定了諸呂之亂後,代王劉恆即位,也就是漢文帝,漢高帝劉邦第四子,漢惠帝劉盈異母弟,母為薄姬。

漢文帝執政之後,便開始了一系列的治理與改革。為了更好地瞭解國事,為改革做鋪墊,便找來了周勃問話。周勃,是當時的右丞相。

漢文帝首先問的是,你知道現在一年所判決的案件有多少嗎?周勃搖了搖頭。漢文帝再問,那你知道國家一年所收支的錢糧有多少嗎?周勃又說不知道,十分慚愧,背後的冷汗直冒。

漢文帝問到這裡,便知道了周勃的底細究竟如何了,便轉頭問了左丞相陳平。陳平很有政治智慧,他跟漢文帝說,如果陛下想知道案件的情況,就要找延尉。如果要知道錢糧的情況,就要問治粟內史。

聽到這裡後,漢文帝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如果什麼事情都得問別人,那還需要你這個丞相干嗎?

陳平很老道地說了句:"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我就想劣馬一樣無能。這句話的背後含義是說,陛下很英明,一眼就看出了我不是個東西。但是,陳平也接著解釋,丞相的職責,是輔佐天子,順應時勢,推行法令,讓萬物都能夠生活得好。然後,還要鎮撫蠻夷和諸侯,與百姓親近,讓其他的官員都能夠各司其職。

漢文帝聽到這裡之後,深感陳平的老謀深算與政治智慧,便點了點頭。

下朝之後,周勃找到了陳平,責怪陳平平時不教他講話,害他出醜。陳平又說了句非常經典的話:"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問長安中盜賊數,君欲強對邪?"意思就是說,你身在丞相之位,不知道這些具體數字,本身就是一件錯誤。況且,就算你真的不知道,也要假裝知道,隨便編一個數字出來。

周勃用驚訝與讚歎的目光看著陳平,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後來,周勃被人提醒,知道自己在打天下與平定諸呂之亂中的功勞太大了,會危及君主權威,於是便退下了,由陳平一人獨攬大權。

【推古驗今】

作為一個高官,每天要處理的事情相當多,自然無法做到事無鉅細,什麼都清楚,什麼都知道。但是,什麼都不知道,一問三不知,就是很嚴重的問題了。

漢文帝所問的問題,非常有針對性。審議判決的案件數量,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治安情況。錢糧多少,則反映一個國家的實力究竟如何。陳平、周勃對於這些事情都不瞭解,那麼在做決策的時候,必然就會出現偏差。

秦末年間,天下大亂,各地的起義紛起。可這些事情傳到了咸陽之後,居然被定性為是普通的盜竊案件。胡亥聽說是盜竊之後,便不放在心上,隨便找了個人去應對。結果,應對不及時,決策層面出現了錯誤,叛亂的勢頭沒有遏制,便形成了毀滅秦朝的星星之火。

陳平的做法也非常有問題,他讓周勃隨便說個數字應對一下。如果周勃把案件數量,那麼就說明天下動盪了,勢必就會導致法令的傾斜,作為拍板人漢文帝來說,就要考慮加強治安管理的力度。如果說少了,那麼漢武帝就得考慮減少治安這一板塊的支出。

同時,糧食問題也非常重要。糧食徵收少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天災人禍,那麼漢文帝就得加以干預。如果糧食多了,那麼就要從老百姓手中購買糧食,作為存儲,以備天災。這些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決策依據。

例如,你作為一個公司的管理層,領導問你公司這個月的盈虧情況如何。你沒有確鑿的數字,直接就說,領導,這個月我們賺大發了。領導一聽,不錯不錯,那麼繼續擴張,開更多的門店。如果情況真如你所捏造的,那麼瞎貓碰上死耗子,事情可以過去。如果這個月公司虧損嚴重,還盲目進行擴張,反過來則會拖累整個公司的財政。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言歸正傳,我們來看看周勃的簡歷以及他的項目經歷。

1、隨沛公劉邦起兵反秦,歷任五大夫、虎賁令、將軍,封為威武侯。(這個階段,可以稱之為畢業之後,第一次進入工作,並升為了劉邦集團的小主管;)

2、參加楚漢之爭,攻打趙賁、大敗章平、包圍章邯。(帶領團隊的人,完成了項目,獲得了獎賞。)

3、 成皋之戰時,留守鎮關重地,突入成皋戰場。(繼續做大項目,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與效果。)

4、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封為絳侯。帶兵討平韓信、陳豨、盧綰叛亂,拜為太尉。(榮升高管,並且還幫助集團內部解決了危機。)

5、呂后死後,聯合陳平奪取呂祿軍權,誅殺呂氏諸王,擁立漢文帝即位,兩度成為丞相。(解決集團內部的領導層危機。)

從這一份經歷上來看,周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才,也有著足夠多的經歷與功勞。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周勃有實力,也有大型的項目經歷。放在哪一個時代,都是會被重視的人才。

但是,我們觀看周勃的經歷,也可以發現,他的經歷,基本上都跟打仗有關係,也就是說,周勃的本質上是一個武官。讓一個武官來處理這些文官的事情,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所以,周勃在任丞相之後,變得有點跋扈了。同時,也讓漢文帝對他起了戒心。

打天下跟治天下,完全是兩門不同的學問。像姜子牙那種出將入相的人才素質,並不能夠在周勃身上體現出來。但是,戰功耀眼的周勃,卻如同一根形式上的定海神針一樣,立在了漢武帝的朝堂之上。所以,在周勃一問三不知之後,漢文帝也沒有表現出來不滿與責怪,而是將矛盾轉移到了陳平身上。陳平又順水推舟將漢文帝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手下的大臣身上。

這也足以說明,此時的漢文帝,還不具備整頓朝堂、改革變法的基礎。由於年幼,再加上誅滅了誅呂,使得朝堂之上的人才已經大幅度減少。而實際上大權又掌握在陳平與周勃兩位老功臣的手上。可以說,漢文帝的每一項決策,都必須要這兩個人的同意才能夠執行。

而這兩個人,又偏偏都是一問三不知的人,這讓漢文帝非常頭痛。對於實際情況不瞭解,所頒佈的法令就會出現偏差,搞不好,改革可能會把整個國家給革掉。商鞅的變法,是親自去秦國的實地進行考察,又用了兩年的時間做了變法的準備,這才敢推行。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就是因為失去根基,最後變法推行到一半,便因為楚悼王的死而終止。

所以,就算周勃、陳平不自己退位,也一定會被動退位。國家要富強,就必須打破這種能上不能下的規矩。好在,周勃非常識相,找了個機會,像張良一樣辭官。陳平也在第二年病逝。

所以受,作為官員,基本的職業素養還是要有的。

【觸類旁通】

歷史使人明智,經典使人通達。

領略歷史魅力,感悟先賢智慧。

歡迎搜索:稽聖

進行關注並訂閱所有文章,歡迎轉發、在看、收藏。

周勃,一個一問三不知的丞相,留著何用?|《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