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在農村建個什麼廠投資小還見效快?

多年以後532294114


我是北方人,在北方,如果沒有確定的產品銷路的話,還要投資小,見效快,我認為建一個小型的小麥麵粉加工廠是最容易見效的,投資也不大,20萬塊錢就可以起步了,甚至2-3萬塊錢也可以。可能大家都認為在農村這是很常見的,沒什麼特別呀!但是我做過,說實在的,咱農村人想創業,沒資金,沒各方面的資源,賺得起,虧不起,比較冷門的賺錢項目風險大,弄不好就會血本無歸,再也不好翻身起家了。麵粉加工廠雖說是個常規項目,但是從小起步可以說比較穩妥,投資20萬,年收入20萬。

為什麼說這個項目比較穩妥呢?主要是好推銷,不愁銷路,沒有後顧之憂。大家都知道麵粉是北方人的主要食品來源,用量極大,人均每天用量0.5斤來算,一個小工廠100人,每天用量50斤,一個月就是1500斤;一個村子除去在外打工的剩下500人,有一半的人由於土地流轉或徵用需要買糧食,一天用量62.5斤,一個月就是1875斤;一個學校2000學生,每天用量1000斤,一個月就是30000斤;一個糧油店每天出售50袋麵粉,一個月就是75000斤;一個小型的食品加工廠每天用量1000斤,一個月就是30000斤……這樣的銷售渠道各合作一個,每月銷量也有150000斤。

加工的副產品麥麩就更不愁銷路了,只要堅持誠信為本,麥麩不參假,飼料加工廠和飼養戶特別歡迎,即使價格稍高也供不應求。

銷路不愁了再說說利潤情況:

拿100斤小麥為例:

先說成本,每斤小麥1.1元,100斤原料成本110元;人工費10元;水電費0.3元;包裝材料2元;運輸1元;租金3元,管理費2元;其它開支2元,合計128.3元。

再說收入:100斤小麥可以加工75斤麵粉,25斤麥麩,麵粉市面上整袋批發價90元/袋,計1.8元/斤,出廠價定每斤1.6元,麥麩每斤1元,合計145元。

淨利潤:16.7元/100斤,0.167元/斤。

每天加工5000斤,每月生產26天,月產量130000斤,月淨利潤21710元,年利潤按11個月計算238810元。

先拿20萬投資來說怎麼做吧:

首先1、就是要租廠房,大約車間要200平米,麵粉倉庫要120平米,麥麩倉庫要80平米,原料庫要200平米。租金大約每月3000塊,按季度交,需資金9000塊;

2、再有就是購買小型的麵粉機,每日16小時產量5000斤,這樣的一套設備需資金大約60000塊;

3、租賃的車間及庫房要稍作改建,改建需要資金大約20000塊;

4、其餘的工具及辦公設備計10000塊;

5、採購、推銷需要小車一輛不計;

6、首次採購原料小麥30000斤需要資金33000塊;

7、麵粉包裝袋麥麩袋首次採購1000條計1000塊;

8、辦理營業執照及食品加工生產許可證等花費計2000塊;

9、以上前期投入共計125000塊,剩下75000做為日常開支及週轉資金;

10、生產員工4人;

準備工作做好了,就可以試產了,試產成功後,帶上產品上門推銷,由於規模小,又是廠價直銷,不管對用戶還是糧油經銷商來說,都有價格優勢,很容易就會找到合作伙伴。然後根據銷量開始生產及購進原料。等銷路打開了賺到錢了再擴大生產年利潤就不止20萬了哦!

2-3萬的資金也可以起步,這就要找農村的作坊來代工了,相比之下更穩妥,但是想年入20萬就需要更長一點的時間了。

關心三農,創業三農,這是我對投資小見效快創業的一點看法,大家認為可行嗎?







佛洲


農村資源豐富,現在農業發展進步非常快,各種農機具更新換代也非常快。

我認為在農村建廢品收購廠相當賺錢了,初幹投資小見利快。初幹可流水作業,隨進隨出。我們這有幾家全掙發了。

注意:廢品廠要證件齊全,不收來路不明廢品。


他們開始全是小打小鬧,收紙殼破銅爛鐵,夫妻搭檔,後期越幹越紅火,建廠房買設備僱傭工人。

開始收農村更新換代退下來的農機具、農用車。

因為農用車家家有,換代又非常快,下線的小馬力車就是廢鐵價位,給點錢就賣了。

他們會用工具分割破拆,薄鐵、鑄鐵、還有橡膠胎等。

每一臺破拖拉機都能掙一筆。我們有位同事下鄉無意中收了一臺破四輪車還賺了一千多。

現在我們這開廢品廠全掙大了,擴建場地成了僱傭工人的小老闆。

廢品收購廠還有足夠大廠地,因為廢品種類很多,有飄載佔空間,沒重量如礦泉水瓶、紙殼、泡沫箱等。

而拖拉機、農用車、小自行車、小貨車、大貨車分割也很佔地。

只要找好消售,在農村開廢品廠資源是非常豐富的。

我們這有一婦女就為開廢品廠自已學車考駕照,現在天天駕駛農用小貨車走街串巷收廢品。

昨天來我們家收破自車,她說收廢品效益比打工強多了。


特別現在農村,不少年輕人進城,留守農村的老人歲數也都大了基本不種地了。一賣廢品就是幾十年家底數量很大,有時還有意外收穫,比如民間值得收藏物品。

如果想幹,可以先小打小鬧試試。先不要買打包機,切割機等設備。等感覺十拿九穩再進設備。

綜合自己的特長和興趣,幹自己喜歡的工作,你才能有動力走的更遠,長期久遠發展下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作最好的自己,生活才有意。



農村達人224


國內木材需求50%有賴於進口提供。比如,安裝一臺桉樹單板旋切機,開工正常,月收入1萬元是有保障的。第二,乾果加工場

比如,龍眼、荔枝幹果加工,或者羅漢果、八角、辣椒、堅果類等乾果加工,只要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原材料也是充足的。第三,紅糖加工場

紅糖有著比較穩定的消費需求群體,在糖料蔗種植產區,開辦一個用傳統工藝技術的紅糖加工場,應該是一項不錯的選擇。第四,糧食加工場

小型的大米、玉米等糧食加工設備投入不算很大。如今有不少人喜歡有機、生態化生產的大米,如能夠保證質量,營銷渠道暢通,吸引客戶,開辦這種類型的小加工場,是能夠創收的。第五,料油加工場

豬肉價格上漲的同時,也推高其他食用油價格的浮動。加上人們對食用油的品質和消費觀都在變化,生態的、綠色的、安全的、健康的理念日益突顯。比如,原生態的山茶油、芝麻油供不應求。有些地方山茶油賣到50、60元/斤。近年來,許多地方山茶油規模化、產業化種植不斷擴大,產能將持續增長。原材料充足,市場前景好,開辦一個小型的油料加工場是可行的。以上所舉是我的觀察與思考,拋磚引玉,但願能有所啟發和幫助。

我是“三農”創業者、守望者,請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探討、分享創業經驗與知識。


生態潮人


如果有技術,建農產品加工廠見效快,化幾千元買臺機器,安裝在一、二十m2的房子或工棚裡就可生產,馬上就有加工費收益。目前有以下幾項:

一、紅茹殿粉絲加工,收割旺季,紅茹便宜,且鮮茹不易保管,種植戶急於脫手,價格會更優惠。加工成粉絲後,待價而沽,節日、年關必然能買好價錢;

二、玉米粉絲加工,優越性同上;

三、米粉加工,既可加工成乾的,又可以賣溼鮮的。糧價低,製成商品後可賣好價錢;

四、制酒,分燒酒和甜酒,農村喜歡自制的米酒,應該有賺頭;

五、辦小型養豬廠,週期短,資金回籠快,約半年就可出欄;

六、如果居住較集中,可以做豆腐賣;還可以做磨芋豆腐賣;

總之,根據本地資源和消費情況,靈活運用,別人沒做的你做了,別人沒想到的你想到了,都能賺錢……!


用戶765318xx虹


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大有作為,想在農村建一個什麼樣的廠投資小,收益快?農民來告訴你,既投資小又收益快,在自家或小集鎮周邊租一點房,建一個小型豆製品作坊,自己要有技術,沒有可學,容易得很,設備花幾百元買-臺磨漿機,以及另用配套工具,再買上幾百斤黃豆就可以開始生產,這裡注意幾個細節問題,

一是注意衛生,食品要乾淨,才有顧客買,

二是注意環境汙染,髒水要規劃處理,

三是注意要品種多樣,讓顧客挑選,′

四是注意買賣公平,老少不欺,做生意講究誠信,讓顧客相信你,贏得顧客的心。

五是生意由小到大,慢慢的來,不能一鍬挖個井,這樣人受傷,

總之在農村無論建什麼廠,要講誠信與人,技術當先,管理第一,遵紀守法,公平交易,貨真價實,小本錢交易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王則純


我覺得在農村,開一家小店。就是投資小的那種。傢俱傢俱用品,去進一些便宜貨 來賣。因為我覺得在農村的話賣太貴的東西質量太好的。因為質量好的我們進了他們也買不起。也不是說買不起就是因為價格太貴也不會有很多人來買。所以究竟一些便宜實惠的,然後又實用的。就是經常能用到的那種。小店。我個人覺得這種好一點。但是如果你是想做大老闆或者是想轉大錢的那種,我覺得建議你還是去城裡面,因為農村的話,我覺得,不適合。除非你去農村買一塊地或者是租一塊地,然後你自已去做一些養殖方面的東西。


正金伊


農村可以做的很多 小型的手工加工廠 比如做消耗品這類的投資小起步快 一般一兩個人就可以開始做了 具體怎麼操作就得看你選擇什麼產品 最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這種你日常生活當中用的很多選擇一種 不會做的話百度上面都有


人生如戲孝字當先


如果針對當地農業生產,那麼選擇比較多,最好當地有特色農產品,且銷路增長有後勁、政府也支持。如此的話,發展初加工、冷藏、甚至深加工等都是值得期待的。當然前提是:有下家落實好以後才動,也就是說,深加工成品的話,有訂單才做;初加工粗加工和倉儲,有政府項目才做。

其他魅力鄉村建設中的建材加工、通信配套、垃圾分類處理廠等,也都是思路。

總之,跟著鄉村振興政策和當地要落實的規劃走。


姚耀1188


農村地廣人稀,大有可為。①綠色環保,半放養養豬場。②綠色環保局,圈養全放養雞鴨場。當今城市人最看重什麼?養生!多貴的雞鴨豬肉,只要相信是野生的,排隊購買。所以,放養式飼養雞鴨豬場,本錢不多,大有賺頭。


窮人喝茅臺


對這個問題來說是很簡單的,講開廠的話那就要看你的銷售業務,資源業務,如果這個問題跟不上的話你的工人用付麼來養,也是很明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