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一年級孩子做作業拖拉,10個漢字能寫半個小時,“屢教不改”怎麼辦?

正可可樂


最近很流行一句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寫作業慢、拖拉。拖拉磨蹭可謂是孩子的通病,是家長取經路上最大的難題。我大班的女兒就是如此,每次一張拼音一個小時也寫不完,一會上廁所一會削鉛筆,一會摸橡皮一會摳指甲,讓人直想發狂。我曾為此而深感苦惱。

後來我做過很多努力去改善這一點,下面就此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客觀看待這一問題並分析原因,也不要太上火呀,畢竟不是你家一個孩子如此。

1. 孩子寫作業慢是正常。太小的孩子還沒有形成時間觀念,沒有快慢的概念。

2. 孩子寫作業遇到困難不會,而又不敢跟家長說所以就拖。孩子的學習並不是一帆風順或者簡單如意的,通常是老師上課講了,可是沒聽明白,回家寫作業的時候又不敢跟家長說,自己沒聽明白,因為可能招致家長的訓斥。所以就拖著,能拖一會是一會,等著家長主動來問自己。

3. 家長總給孩子加作業,孩子想方設法逃避。很多孩子,知道自己學校的作業並不多,但又不希望好不容易寫完作業,家長又以各種理由來給附近各種“家長作業”,讓孩子再做幾個練習吧,讓他備備課文吧。孩子總感覺,早寫完作業也不能玩。我不如先趁機玩一會。

4. 孩子情緒不好需要宣洩。孩子的情緒問題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問題。孩子如果心愛的水彩筆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了,自己很心疼,或者是上課不小心違反紀律被老師批評了,孩子都會很不開心,而孩子在心情不好的事情,是沒法全身心的投入學習的。

5. 家長的打擾。我們要為孩子提供適合他們寫作業的良好環境,比如,孩子寫作業時間,家長就在看電視,玩手機遊戲,或者是沒完沒了打電話。我們家長的不正確的陪讀、不正確的關心,總問孩子渴嗎?姿勢不對,字寫的太醜,等等監工式的陪讀,都是種干擾。

6. 孩子的專注力不夠高。孩子的專注力被破壞,之前不合適的養育方式,總然讓孩子看電視,完手機,都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7,引起家長關注。這是最重要也是最不被理解的一點。然而現在大多數父母平時工作忙,回家後也有很多事。孩子一天沒見父母,回家後又被按在桌子寫作業,而父母只是和孩子打個招呼就忙自己去了。孩子的內心會困惑,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在乎我了。於是就不停的做出一些動作,讓父母的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以此來證明自己是重要的。

那麼,身為父母,我們又要如何做呢?

1、幫助孩子制定作業計劃,每20分鐘一個單位,陪孩子寫作業。不要太長的時間。

2、孩子正在寫作業時,您在幹什麼?錯誤做法: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孩子,嘴裡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結果:孩子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正確做法: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氣氛。家長要陪到什麼時候,就是我們偶爾的離開去做飯、做家務,孩子都能自覺學習的時候,我們的任務就完成了。

3、真正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停止監工式的陪寫和批評,我們更需要的是默默的陪伴,等作業告一段落,我們表揚一下孩子寫的好的地方,讓孩子充分休息,再開始下個時段的學習。孩子有不會的,就讓他自動跳過做下一項作業,等會的都處理完了,在重點處理不會的。先讓孩子思考,再引導孩子。一定不要批評孩子,這麼簡單的題怎麼還不會。

4、孩子做好的時候及時正面確認。每個孩子的認真努力,都需要我們看見,在孩子的自律能力還不夠強的時候,更需要我們的表揚,幫助孩子固化孩子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

5、孩子每天會在學校經歷各種事情,帶著各種情緒回家,那我們家長要及時的發現這些,學習之前可以先聊聊天。即使是孩子有好消息,也要聽孩子分享給我們,壞情緒更要幫她發洩出來。這樣孩子才能沉下心來。

6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不專心,該睡覺了,作業卻沒寫完。您會怎麼做?如果你訓斥孩子:“你氣死我了,怎麼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結果孩子並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看。我們應該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一些後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後悔,心裡想:“這下完了,怎麼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7孩子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也不寫作業,您怎麼做?加入你怒氣沖天地把電視關掉,吼叫著叫孩子去寫作業或睡覺。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了,心裡卻並不服氣。平靜對孩子說:“孩子,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會挨批。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鐘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雙方各退一步。結果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睡覺或寫作業。

8孩子作業寫得潦草,您怎麼做?以前我會發火:“怎麼寫得這麼亂,你就不能寫好點?”有次氣的把孩子的本子扔了。然後女兒嚇哭了。而我自己也懊惱自己的衝動,本子撿回來,哄幾句,然後女兒邊哭邊寫。現在我會對孩子說:“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應該寫字(講述寫字規範,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

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無論何時面對何人,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以上情況僅供參考,因為孩子的年齡不同面臨的情況也不同,而我的孩子是讀幼兒園。學著容易改著難,儘量讓孩子在學習初期養成好的習慣,這是有利於以後的學業的。





孟老師家庭教育


😄之前我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我輔導過一位小朋友,也是一年級的,在這之前那孩子的媽媽跟我聊過很多這孩子的情況,最重要一點就是她孩子做作業速度很慢,我當時心想著就是有點慢,沒什麼的!

後來真正接手輔導孩子之後,我才發現那不是一般的慢😄,當時有一課生字八個,學生用了接近兩小時!這真不是誇張,算著時間的,每天晚上做完所有的作業之後都是十點多了,四點半放學的!

在接近那一個月的輔導裡,每天我都嘗試著各種激勵方法,晚上下班坐公交車的路上在反思總結,一個月後總算是初有成效的。具體用到的方法如下,大家可以參考參考哈!

首先,從孩子自身出發分析,我輔導的那個孩子他來我這裡之前一直沒怎麼午休,一到晚上做作業就會累,困,效率不高,我跟他媽媽說中午必須休息,哪怕是閉目養神也好。

第二,這孩子不喜歡寫生字,每次都把生字壓到最後寫,越往後人越疲憊精力越跟不上,後來我調整做作業順序,每天放學回來先寫生字,把硬骨頭先啃了😄。

第三,那孩子沒什麼時間概念,我從家裡帶了個⏰過去,讓那學生自己定個完成的時間,一般我是在原先的完成時間內縮短個十分鐘,孩子實在完不成的,在延時幾分鐘,後面縮短的時間繼續短,以此提升學生的寫字速度。

第四,那學生喜歡一邊寫字一邊擦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為了不影響孩子完成的時間,我要求孩子先寫完所有的生字後我再檢查,再把需要擦的地方做出標記。

最後,我是有跟孩子說的,準時完成的或者超時完成的是有獎勵的,當時那學生是男孩的,我知道一般男孩都喜歡樂高,我就買個好幾盒那種小樂高積木玩具作為學生的獎品😄!聽到有獎勵孩子做啥事都激情滿滿的了!

以上是我用過的方法,其實很有效的,當然學生的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哈!



小周學英語


我是數學李老師。來說說我的看法。

孩子作業拖沓是很多家長比較苦惱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清楚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家長的批評、指責是不能較好的解決問題的。需要的是家長對孩子的關注,以及精力和時間的投入。

“陪”孩子寫作業

所謂的“陪”並不是讓家長一直看著孩子寫,孩子出錯了就立刻指出。而是要的一個形式,也就是說孩子在寫作業時,家長和孩子一起,陪在孩子旁邊,家長做家長的工作,孩子做孩子的作業。目的有二,一是對孩子有一個監督的作用,二是讓孩子明白,家長和自己一樣都有事做,家長在專心做事,自己也應如此。說白了就是家長要為孩子做榜樣。

規定作業時間

提升作業效率,就要關注作業時間。所以對於孩子的作業,要為其規定適當的時間來完成作業,讓孩子有一定的緊迫感,從而幫助孩子提高自己的作業效率,減少拖沓。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數學李老師


孩子做作業拖拉只是表象,首先要弄明白其中的內在原因和孩子的正直需求是什麼。首先考慮孩子是不是不想寫作業,而是想著看電視或者是玩手機,由此產生牴觸情緒,所以故意磨蹭。要是這樣的話, 可以讓他像看完自己喜歡的動畫片然後再寫作業;也可以告訴他,如果你寫完了作業,就可以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了。這樣孩子就可能不磨蹭了。再就是考慮孩子可能在寫作業過程中,可能走神太多,邊寫邊玩。這樣的話,應該從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開始。建議家長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坐在他旁邊,每當他要走神的時候就提醒他,讓他堅持寫下去。這樣經過幾次以後,孩子作業拖拉的毛病就會有改觀。平時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參加一些能提高專注力的活動,比如拼圖,插積木,畫畫,圍棋,看書等。一年級是個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一定要“扶上馬,送一程。”不能只是提出要求就不管了。從提問者用了“屢教不改”這個詞彙來看,家長是帶著不耐煩和指責的意思在裡面的。也就是說,你們親子關係也存在問題。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做事不拖拉,有條理。多反思自己的問題。多看孩子的優點.


手機用戶51950271395


一年級的孩子寫10個孩子能寫半個小時,這在大人看來可能屬於不可思議,所以題主用了“屢教不改”給孩子下定義。


但實際上,一年級的孩子寫字慢是比較常見的事情。


這可能是因為孩子以前沒有進行過寫字訓練;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手部肌肉發育不足,握不住筆;還有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總是走神造成的。


如果孩子在上小學前沒有進行過寫字訓練,也基本沒有認過字。


那麼這10個字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完全陌生的,他需要先觀察這10個字的結構、筆畫,然後依葫蘆畫瓢。說不定得寫一筆看一筆,這當然就比較耗費時間。


如果家長不能理解,那麼給你10個沒見過的英文單詞抄寫,你肯定也寫不了太快。而漢字的結構又比英文更加複雜一些,難度自然更大。



另外,6歲左右的孩子,如果精細動作訓練得不夠,手部肌肉發育不足,力量不夠,會有握不住筆的情況,寫不了幾下手就酸了。


這時孩子得休息一下才能繼續寫。這也會造成孩子寫字速度慢。


當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會造成孩子寫字慢。


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些訓練來提高注意力。


比如讓孩子在一分鐘內依序寫數字。


0~9為一組,能寫多少就寫多少。有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為對於自己寫字速度沒有自信。


通過這種相對簡單的練習,孩子會發現,原來集中注意力,一分鐘也能寫不少字呢。


這樣他就有信心去延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慢慢延長到持續寫2分鐘、5分鐘、1分鐘,直到更長。


總之,找出孩子寫字慢的具體原因,再對症下藥,一定能寫得越來越快的。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課堂


一年級的孩子,做作業拖拉,10個漢字寫半小時。

1.我首先要問一下,這個孩子是否是在一年級才開始學習寫字的?有的孩子在幼兒園大班只教拼音的。那麼這個孩子有可能是不會寫漢字,或是這個字的筆順多,比較難寫。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家長應該教孩子學會寫字,還應與老師溝通,先從簡單的開始。

2.孩子是否在一個安靜的,不被打擾的環境中完成作業?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請家長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

3.制定計劃,要求作業要在多長時間內完成。不能完成,不要批評他,而讓他自己到學校承擔老師的批評及處罰(這個要與老師提前溝通,否則老師會認為家長不負責任,不管孩子)。這樣也能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長著急,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孩子會認為學習是替家長在學習。

4.家長要反思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態度,是不是經常批評孩子,不尊重孩子的意願?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能覺察到家長的情緒變化。他知道當他做事拖拉的時候,家長就會著急,越拖拉,家長越著急。他就利用這個手段來對抗家長,宣示自己的不滿。如果是對孩子不尊重的家庭,請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

5.有懲罰,也要有獎勵。懲罰由老師,獎勵由家長。制定的計劃孩子如期完成,家長應履行承諾,實現對孩子的獎勵,比如,可以看半小時的電視,可以帶他到兒童樂園去玩……家長一定要做到信守承諾,不能失信於孩子。

6.讓孩子建立時間觀念。剛上小學的孩子,是不清楚1分鐘,10分鐘,半小時有多長。家裡一定要有一個時鐘,教會他如何認時間,在1分鐘的時間裡,他可以做什麼,10分鐘可以做什麼,半小時又可以做什麼……有了時間觀念,孩子也就會有緊迫感了。


心理學志願者晏文霞


針對一年級的孩子,寫作業拖拉,家長不必著急。一年級的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我覺得家長應該高興,因為問題出現得越早,我們越有時間去想辦法解決。但如果四年級才出現問題,那個時候家長就該頭痛了。

我們來看看孩子出現作業慢的原因:

1、字形太難,孩子不知道筆順:題主說的是抄寫生字慢。我接觸過的一個孩子,抄寫生字也是非常慢,原因很簡單,一是因為老師要求字要寫好,所以孩子要一筆一劃寫;第二是字形越來越難,孩子不知道筆順,不懂從何開始寫起。

2、沒有時間觀念:孩子不在乎時間,不知道時間代表了什麼。這個問題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問題。我接觸過一個孩子,邊做邊玩,可以做到晚上十二點,完全不在乎時間,但是長期如此,也影響了孩子上課的質量,形成了惡性循環。

3、缺乏鼓勵:孩子都需要有家長的肯定的,尤其是在進步之後。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進步的時候忽略,一旦孩子出現問題,就開始著急,批評孩子,長久以往,孩子缺乏信心,對學習也沒有動力了。

4、沒有作業氛圍:孩子也有“從眾心理”,回到家裡,大人們都在玩手機,看電視,那孩子也會想要玩兒。當然,每個家長辛苦一天,回家休息無可厚非。但是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個辛苦的過程,尤其是孩子習慣培養的關鍵期。

針對這樣的問題,家長應該怎麼處理呢?

1、幫助孩子梳理字形結構:上下結構,應該從上到下寫,左右結構應該從左到右寫······另外,一定要讓孩子把字先分解,每一個字都是由哪些部分組成。我記得之前帶過一個孩子,始終記不住複雜的字,後來每次幫孩子去分解字形,孩子逐步就學會了如何記憶稍微複雜的生字了。

2、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時間觀念一定要幫助孩子樹立清楚。建議家長給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計劃表,晚上九點之前必須上床睡覺,即便作業沒完成(當然,這樣做,老師肯定會有意見,所以需要家長和老師事先溝通清楚)。另外,吃飯時間也要固定,比如,6點吃飯,孩子如果沒有準時吃飯,就讓孩子餓著。這都是自然“後果”,每一件事情都有後果,而這個後果要讓孩子主動去承受。

3、營造學習氛圍:對這個氛圍,前期習慣培養階段,家長肯定要辛苦很多。每次孩子回來後,建議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學習。家長可以自己在旁邊看書,讓孩子自己完成作業,如果孩子分心,家長只需要發出一點聲音,或者觸碰孩子提醒一下。

4、鼓勵多於批評:我們應該允許孩子犯錯,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屢教不改。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長的關注和鼓勵,不要在孩子每次犯錯就直接批評,我們要細心觀察,找到孩子值得鼓勵的地方,用事實來鼓勵孩子。比如孩子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但是後面主動收拾。那家長就可以說:“你今天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我非常生氣,但你後面主動承認錯誤,並且主動去收拾,我很高興,這是值得鼓勵的,你很棒,我為你驕傲”。

多留意孩子,事出必有因,找到起因,對症下藥,必將事半功倍。

很高興回答此問題,但願對你有所幫助!


學子成長計劃


一年級,正是各種習慣養成的時候。孩子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應付出更多。並不是吵孩子,揍孩子,就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家長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

有的孩子,力求完美,就希望自己寫的字是最漂亮的,所以會很小心,只怕寫錯。這樣也導致了孩子寫作業慢。有一個學生,是個小女孩子,平時上課表現非常好,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老師留了作業,她寧可下課不出去玩,也要認真寫作業。寫的字是非常漂亮。然而寫作業速度真的是太慢了,別人下課玩回來再開始寫,也比她寫的快。如果是考試,小女孩太吃虧了,到最後別人交卷了,她還沒寫完一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能著急,可以給孩子規定時間,多做一些卷面練習,讓孩子知道時間觀念。另外加大孩子的閱讀,讓孩子詞彙量上去,懂得多了,思維各方面就會活躍起來。孩子慢慢就會把寫作業速度跟上去,家長不能太心急。

還有的孩子,玩心太大,家長一會兒不在,就會玩手機,或者吃零食,或者東張西望等等。就是不好好寫。這樣的孩子,其實腦瓜很靈活,就是玩心太大。這個時候,家長就要用心了。可以在旁邊陪孩子寫作業,如果發現孩子停筆不寫,家長可以督促,給孩子施壓。制定時間表,讓孩子嚴格執行。

一年級的孩子,家長不能放任不管。等孩子各種好習慣養成的時候,家長再慢慢放手。



閱讀的天空


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馬小媽說下我的觀點:


家長在身邊陪寫作業造成的壓力


經常有家長調侃陪娃寫作業是道“送命題”,是對脾氣和耐心的考驗。


其實,談起被爸媽輔導作業的經歷,孩子也很鬱悶。


問到“用一個詞形容爸媽輔導你寫作業時的心情”,孩子的回答大多數是“感傷”“兇狠”“淚流滿面”……


如果家長一味地催嘮叨,職責,只會讓孩子怕甚至焦慮,那麼在做作業寫字過程中就會越來越慢,對做作業越來越缺乏主動性。



孩子的本體覺及精細動作比較弱


可能孩子做作業愛磨蹭並不是故意的,只是他的動作比較笨拙而已,換句話來說,就是做一些操作性的動作時比較吃力。


這是因為我們的本體覺,它就像大腦中有一張身體地圖。而本體覺弱的孩子,他們對身體的掌控能力比較弱,在寫作業時,握筆就無法掌握,寫字就特別慢。



精細運動及協調能力不佳,孩子寫字時,經常把短橫寫得太長,長橫寫得歪歪扭扭;撇捺太用力,有的筆劃太靠上,有的又太靠下;或者該長不長,該短不短;一個不小心把作業紙劃破也是常有的事。


在平時生活中,家長可以讓孩子嘗試做一些手部遊戲,如貼紙、摺紙、剪紙、橡皮泥、麵糰、“穿針引線”。或者是攀爬、騎腳踏車、堆沙堡、跳繩等,促進他們身體雙側的整合。



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


一些孩子的抗干擾能力也比較弱,所以家長要排除孩子做作業過程中的一些干擾因素,給孩子創造安靜的環境。


家長也要審視自己是否在孩子做作業時,看手機看電視,在打電話等,這些都是對孩子做作業的注意力不集中造成干擾。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我的頭條號——“愛嘮叨的馬小媽”,並點個贊哦!不僅有家庭育兒乾貨,還有每日親子游戲與你分享哦~

愛嘮叨的馬小媽


這個問題我也是深有感受,只要一到寫作業的時候,我就要不停的催,一遍又一遍的,結果自己火冒三丈,沒什麼效果;正是應了那句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後來我發現了怎麼改善這個問題:—、當孩子在寫作業時,你在邊上看書,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心態平和,心思放在學習上。二、自己要保持好心態,不能上火,平靜的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說你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睡覺前沒有完成,明天你自己跟老師解釋去。”適當的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後果。三、提前和孩子建立規則意識,比如:寫字潦草的話要重寫,讓孩子懂得‘規則’的重要性。至少我這裡是有改善的,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