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男人很愛說女人善變,說“女人心海底針”,“不知道又生什麼氣”……

很多女人不同意,說,就算同是女人,也是不懂女人的啊。


我們經常遇到這種迷惑:

“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冒犯到別人”

“不知道哪句話踩雷了……”

這些問題,存在於每個人之間,重點不是性別,而是差異。


比如一個豎起大拇指的手勢,在中國是“點贊”,“優秀”,在大多數國家都是一種讚揚,但在希臘、泰國、中東卻是種侮辱的手勢。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大到,有時,你真心誇別人,別人卻莫名生氣,別人在罵你,你卻當人誇你……


為什麼時至今日,“門當戶對”的觀點仍然很有市場?

為什麼“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為什麼“只要你喜歡xxx,我們就是朋友”?


因為相同的背景、興趣,意味著“共同語言”。


同時意味著“共同語言”不是理所當然,而是很難得,需要我們珍惜,為之努力的。

《奇葩說》裡馬東說:被誤會,是表達者的宿命。


可見,溝通、找到“共同語言”並不容易。


但正因為難,做的好的人,就很有好處!


在職場,多個朋友多條路,善於溝通受歡迎,升職加薪都有利!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善於溝通的人,是那種,能理解對方的語言,並用對方的語言與之溝通的人。


我們羨慕那些總能迅速破冰的人,大家都覺得跟他們相處很舒服,不同圈子的人,從老到小,不論男女背景,他們都能自然的相處。


他們是天生的嗎?


其實我覺得,解鎖2個條件,大部分人都能做到。

1、有一定閱歷;

2、敏銳的觀察。

我見過一些很善於溝通,到哪都能交到朋友的人。他們有一些“特技”,能迅速找到“共同語言”。


比如迅速從口音分辨出對方來自哪裡,然後分享自己對那裡的瞭解,比如“聽你口音,是不是安徽的啊,我去過那裡的xxx……那裡xxx很好吃”。


有時是聊經歷,有時聊朋友,或者當地的歷史故事都可以聊(這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共同語言”自然而然就建立起來。

這就是“閱歷”+“觀察”的力量。


除了“老家”這種語言,其他的興趣愛好、關注的話題、職業背景、甚至人生階段……都可以找到“共同語言”。

只需要一定的閱歷積累,並觀察到對方的“語言”,這樣的套路並不難。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有人說,這不就是找話題,套近乎麼?


——也可以這麼說。


關鍵是,話題要親切自然不自嗨,近乎不硬套,這是需要些技能點的。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那如何積累閱歷,鍛鍊觀察力呢?

如何攻略閱歷——


簡單說,就是擴大知識面,也就是做那種“啥都懂點”的人。


天南海北的吃一吃,走一走;

人文自然都聽一聽,看一看;

365行都閱一閱,高峰低谷都歷一厲;

慢慢就“閱歷豐富”了。

對了,也要小心別掉進“消費型知識儲備”的坑。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如何提高觀察力——

市面上各種性格理論是很好的工具,我們可以先從理論上了解不同的人。

這方面普及的理論不少:


職場性格測試很常見都有:

DISC理論——把人按照四象限分為4種類型:謹慎型、穩健型、支配型、影響型;

MBTI理論——按照4個維度把性格做了16個分類;

霍蘭德職業測評——按照6個緯度組合出不同性格;

還有些別的方面比如:

九型人格理論——

性格色彩理論——

戀愛人格理論——

pdp動物性格理論——

……

今天先簡單介紹DISC理論,和MBTI理論、霍蘭德職業測評。

DISC理論——把人按照一個四象限分為4種類型:

D —— 支配型;

I —— 影響型;

S —— 穩健型;

C —— 謹慎型;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根據這2個緯度劃分象限:

1、以事情為導向還是以人為導向?

2、節奏快,自信直接還是節奏慢,謹慎三思

第6季《奇葩說》有一個辯題是:“對事不對人”,真的 ok 嗎?

裡面的觀點挺有代表性,可以說是第一個緯度的2種典型。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打遊戲的時候,每個人的遊戲風格也會帶有這種傾向——有些人打的很“剛”、”猛“,有些人打的很“苟”、“穩”。

MBTI理論——按照4個維度把性格做了16個分類;

I:內傾、E:外傾 —— 驅動力的來源

S:感覺、N:直覺 —— 接受信息的方式

T:思維、F:情感 —— 決策的方式

J:判斷、P:知覺 —— 對待不確定的態度


最初,是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4大類型——【S:感覺、N:直覺】和【J:判斷、P:知覺】。

感覺:

通過五官感受世界、注重真實的存在、實際

用已經有的技能解決問題

喜具體明確

重細節(少全面性)

腳踏實地

做事有可能的結果、能忍耐、小心

可做重複工作(不喜新)不喜展望

直覺:

通過第六感洞察世界、注重應該如何,比較籠統

喜學新技能

不重準確、喜抽象和理論

重可能性,討厭細節

好高騖遠,喜歡新問題

憑愛好做事,對事情的態度易變

提新見解、匆促結論

判斷:

封閉定向

結構化和組織化

時間導向

決斷,事情都有正誤之分

喜命令,控制、反應迅速,喜歡完成任務

不善適應

知覺:

開放定向

彈性化和自發化

探索和開放結局

好奇,喜歡收集新信息而不是做結論

喜歡觀望,喜歡開始許多新的項目,但不完成

優柔寡斷、易分散注意 ?

你偏好哪種?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霍蘭德職業測評——按照6個緯度組合出不同性格;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這個圖的排列是有順序的,排列越近越相似,越遠則越矛盾——


相鄰 —— 共同點較多的兩種類型


相隔 —— 共同點較少的兩種類型


相對 —— 基本沒有共同點的兩種類型,因此,也很少有人會同時對處於相對關係的兩種職業環境都感興趣。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最後,

瞭解了這麼多種人,這麼多不同的性格,觀察別人時是不是更有譜了?


這些理論都是些不錯的工具,人類的進化從使用工具開始。


理論結合實踐,走出第一步後,有意識的練習,肯定能找到最適合你的,跟不同類型人相處的方法。


要想教給人們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就不要刻意去教,而應當給他們一種工具,通過使用工具培養新的思維模式。

—— 彼得・聖吉 《第五項修煉》

“不會聊天,得罪人也不知道”:社恐進階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