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戰時不後退,“疫”後想談戀愛 ,三個年輕護士的戰“疫”平常心

武漢市第一醫院,有3位1997年出生的護士。面對重症患者,他們常懷醫者仁心,全力護理,“我是黨員,肯定不能往後退”;說起疫情結束後的願望,又顯出年輕人的朝氣與活力,“最想好好談個戀愛”。在戰“疫”一線,他們時刻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我是黨員,肯定不能往後退”

26日早上8點,結束從凌晨2點開始的工作,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23歲的男護士陳耀中將迎來2天的休息。

四班倒,6小時一班,上4天休2天,是他自2月12日以來的工作節奏。

2018年7月,陳耀中畢業進入武漢市第一醫院,成為重症醫學科的一名護士。科裡有8名男護士,大家平常都喊他“小兄弟”,他也是科室裡最年輕的黨員。

2月11日,市一醫院被緊急徵用為新冠肺炎重症定點醫院,醫院連夜騰空整棟外科樓改建成隔離病房。

戰時不後退,“疫”後想談戀愛 ,三個年輕護士的戰“疫”平常心

(陳耀中交班時的背影,科室同事喊他“小兄弟” )

除了配藥、換藥、打針、抽血,還要完成心電監測、核酸試紙檢測等輔助檢查,沒有護工和保潔,他還要承擔重症患者的生活護理,處理大小便、喂水、餵飯、洗口等。身為男護士,還要承擔搬病人、為患者翻身、戴呼吸機等體力活。

陳耀中護理過一位70多歲的老伯,病情很重,上了呼吸機,不願意吃東西。他和同事一起跟家屬電話溝通,請他們寫些鼓勵的話送進來。一天上夜班,他看到了三張A4的紙,上面分別寫著很大的字,“爸爸要多喝營養劑”“我們其實一直都在你身邊”“用老家的橙子打的橙汁”。老人不能說話,看著這些字,努力把那份橙汁全喝了。

“爹爹加油!奶奶加油!”陳耀中在自己的白色防護服前胸處寫上兩行字,護理時讓每一位老人都能看見,鼓勵他們。

他說,自己的黨員同事們參與組建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對口支援外院、支援方艙、挺進雷神山,無條件服從安排,去最需要他們的地方。“我是科室最年輕的黨員,這個時候肯定不能往後退,必須站出來。”

“疫情結束了,最想談個戀愛”

23歲的武漢姑娘劉紫荊是武漢市第一醫院老年病科年齡最小的護士,也是科室最小的黨員。

1月18日接到通知,19日前往發熱門診,白班10小時,夜班14小時,一白班一夜班後休息2天。

戰時不後退,“疫”後想談戀愛 ,三個年輕護士的戰“疫”平常心

(劉紫荊(左一)和同事們合影 )

劉紫荊說,一個夜班14個小時,打針抽血、護理留觀的病人,一晚上感覺並不漫長。只是穿著防護服容易出汗,裡面的衣服溼了幹,幹了又溼。護目鏡上全是霧,視力模糊,帽子蓋住耳朵後,患者聲音小了聽不清;戴著兩層手套,手感不好,起初摸不到血管,扎幾針扎不進去,劉紫荊覺得很不好意思,患者卻反過來安慰她。

門診留觀室,最多的時候22張床,後來撤了兩張床改成一個輸液室。給患者輸氧,用的都是老式的氧氣鋼瓶,劉紫荊學到了另一個新技能:用扳手開氧氣閥門,用手背感受氧氣的大小來給患者調氧氣。

戰時不後退,“疫”後想談戀愛 ,三個年輕護士的戰“疫”平常心

(生活中的劉紫荊愛自拍)

發熱門診護士長宋麗良,是醫院腫瘤科的護士長,也是一名黨員。“我上班時她在,我下班了她還在。”劉紫荊說,宋麗良護士長為她樹立了護理職業和黨員的榜樣。

提起疫情結束之後最大的願望,她笑著說:“疫情結束了,最想談個戀愛!”

“一線需要我,我還要上”

“期待疫情結束,我想第一時間和家人團聚,陪陪父母還有弟弟。”疫情來臨時,23歲的湖南妹子成小慧將回家的車票退掉,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兒科門診堅守崗位。

戰時不後退,“疫”後想談戀愛 ,三個年輕護士的戰“疫”平常心

(生活中的成小慧)

2月12日下午,成小慧接到通知,要求儘快趕至外科樓十三樓感染病區收治患者。她收拾好東西,從出租房一路小跑至醫院。“進到感染病區時,我心裡很複雜。”她說,自己是黨員,肯定應該上一線,但心裡特別忐忑。畢竟是第一次參加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怕自己做不好。

戰時不後退,“疫”後想談戀愛 ,三個年輕護士的戰“疫”平常心

(在隔離病房的成小慧)

14日,首批患者入院。成小慧接到的任務是護理22床和24床的患者,分別是兩位五六十歲的的阿姨。成小慧進到病房,聽到22床的阿姨在哭,24床的阿姨在一旁安慰著。她輕輕地給22床的阿姨上氧氣、戴手帶,安慰:“阿姨,沒關係,有我們在呢,心情一定要好,我們一起戰勝病魔。”阿姨不再哭泣,反過來提醒她:“姑娘,你看著蠻小,莫慌莫慌,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我不想傳染給你。”

當晚,成小慧工作至凌晨1點多,離開病區回到住地。第二天,前來援助的哈醫大附屬第一醫院醫療隊接管了該病區,醫院暫時沒再安排成小慧上一線,讓她隨時待命。“只要一線需要我,我還要上!”

(長江日報記者劉璇 通訊員譙玲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