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江门制造大展创新身手

<table> 江门制造大展创新身手

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火线”转产75%医用酒精,持续支援江门抗疫一线。 江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table><table>

融媒阅读

14天无间断生产口罩原材料江门企业全力抗疫

/<table>

“我已经了解贵司的设备需求了,但目前我们还是优先向湖北供货,希望您谅解。”6日上午,江门市江海区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强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我们的主营产品——热风缝口密封机,是生产专业防护服的重要设备,最近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在向我们要货。”

防疫之战,粮草先行。一场疫情,考验着各地企业的生产协作能力。江门众多企业以疫区所需、企业所能快马加鞭投入生产,既体现了江门企业的责任担当,也向全国展现了江门制造实力。

在新会,维达生产的3000箱消毒湿巾迅速送往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台山,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向武汉火神山医院无偿捐赠144台(件)通风换气设备;在鹤山,广东德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近9000米管道材料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

产业链条全 口罩、防护服生产展现“江门制造”实力

工业门类齐全,是“江门制造”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这次抗击疫情中,江门企业的表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从口罩、防护服密封条、防护服密封机等物资生产,到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建设,江门企业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充分展现了该市产业链条全的特点。

以口罩为例,作为江门目前唯一在产的口罩生产企业——江门市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春节期间就紧急号召职工返回工厂赶制口罩。“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抗击疫情,作为一家能生产医用口罩的企业,我们有责任尽一份力。”该公司总经理汤振荣说。

除了直接生产口罩的企业,其上下游配套企业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走进广东彩艳股份有限公司新会纤维母粒厂的生产车间,3条专用生产线24小时全天候开动,数十名车间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完成着领料、混料、投料、监控设备等工作。他们生产出来的纤维母粒是口罩和防护服的重要原材料,将运往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的无纺布工厂进行加工。

专业防护服也是江门企业在这次疫情中展现实力的重要领域。在广东盈通新材料公司位于蓬江区杜阮镇的生产车间内,近百名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生产线前加紧制作专业防护服的重要配件——密封条。“我们是防护服密封条领域的龙头企业,年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超过50%。”盈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梁坤焕介绍,目前企业已向全国各地提供约6000万米密封条,可供生产超过600万套防护服。

据不完全统计,自1月27日以来,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江门市多快好省机械有限公司、鹤山市信必达新型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圣亚缝制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铁金刚胶粘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江门企业共提供密封条4282万米,可供制造超过420万套防护服。

除了防护物资,江门企业还深入参与到各地的医疗硬件设施建设中。“得知武汉雷神山医院动工建设后,我们立即作出响应,连夜召开协调会议,对仓库进行摸底清点,并制定生产计划。”广东德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盛说,该公司紧急调配资源,为武汉雷神山医院提供PPR冷热给水管、绝缘电线槽、电工套管等产品,首批发往武汉的管道材料合计近9000米,另外还包括相关配件超1.65万只。

技术含量高 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全力驰援抗疫

纵观此次参与抗击疫情的江门企业,其中不乏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的行业领先者。以鹤山市广明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作为一家传统照明灯具生产企业,该公司近年来专门设立了新型研发机构,在光科技产业领域布局了多个项目,自主研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设备等产品,为企业发展开拓了新的增长点。

“我们动员留守在厂的工人利用库存现有的原材料,首批组织生产了700套壁挂式紫外线杀菌灯,捐献给武汉、赤壁、黄冈、恩施等26家定点医院。”走进广明源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人们佩戴着口罩,正在争分夺秒地加班加点生产紫外线杀菌灯。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广明源已陆续生产了数千套杀菌灯支持雷神山医院、汉川仙女山医院等建设。

支援各地医院建设的还有位于江门开平的海鸿电气公司,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生产企业,也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了解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建设急需14台箱式变电站属于定制型产品,技术要求非常高,为此我们马上动员了约50名员工提前复工。”该公司总经理翟丽珍说,考虑到该医院在抗击疫情中肩负着重要任务,海鸿电气仅用了2天时间,就快速交付了第一批全球领先的敞开式立体卷铁心干式变压器产品。

类似的案例还包括江门市奔力达电路有限公司。作为江门高新区的一家重点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电子线路板,已于近日全面复产,生产车间呈现一片忙碌景象。“目前,我们每天能生产1500平方米线路板。”该公司总经理廖树东告诉记者,武汉火神山医院、各地疫情指挥中心和医院都装上了MAXHUB(高效会议平台),为疫情中的远程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们生产的线路板,正是该平台的重要组成元件。”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医用防感染织物收集袋短缺十分严重。应武汉市肺科医院的请求,广东宝德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急生产水溶性防感染医用织物处置袋,有效解决了医疗系统物资紧缺的问题。“我们在创业过程中没有购买土地,没有盖高大的办公楼,将所有的资源全部投入到研发与创新中。从2005年公司正式投产起,宝德利在短短十多年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水溶性功能降解新材料生产企业。”该公司董事长莫雄勋不无自豪地说。

企业转产快 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开设“绿色通道”

2月3日提交申请,6日拿批文,8日出产品,10日起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今年春节假期,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下称“恒健制药”)经历了一次特别的转型。在原有产品线的基础上,恒健制药火速转产75%医用酒精,持续支援江门抗疫一线。

“正月初四,我们就号召员工返厂,提前复工。”恒健制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胡锡昌表示,疫情来势汹汹,不少厂企已停工放假,口罩、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资供应紧张。“除公司生产的中西制剂药品、消毒酒精等产品外,工厂生产线还具备生产75%医用酒精的转产能力,这些都是疫情防控急需的物资。”胡锡昌坦言。

转产紧缺防控物资,必须先解决生产资质问题。为推动更多企业转产防疫物资,江门为生产经营疫情防控物资企业开设“绿色通道”,启动“容缺受理”模式,并采用“承诺制”办法,对新落地生产、扩产、转产防控疫情所需物资的项目加快评审。“在严格做好风险审查、评估、防控的基础上,我们仅用时3天就拿到了转产批文。若按以前的流程层层上报审批,前后得要1个月。”胡锡昌回忆。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像恒健制药一样越来越多的江门企业或转型、或跨界,火速加入防疫物资生产大军。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火速”转产中,大多数江门企业都是在原有设备和产线上进行改造,或者选择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降低风险,也能最大化地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创造效益。例如,开平远博公司从生产非医用口罩转换成医用口罩,转产后N95口罩日产量3万只、平面口罩产能8万只;鹤山舒柏雅公司将生产化妆保健用产品,改造成符合医用口罩生产条件,加快转产医用口罩……

在台山四九镇,民营企业超明日用化工也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公司原本是生产洗发水、沐浴露为主的,得知江门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紧缺后,我们迅速调整生产和产品结构,组织正在休假的员工加班生产消毒杀菌产品。”超明日用化工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已将37吨消毒液、12吨洗手凝胶送至疫情防控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物资保障。

企业转产快的背后更离不开江门的大力扶持。江门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投产、技改或转产含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面罩、医用口罩等防护物资,经市(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核定后,将按新购置的设备投资给予补贴,单个企业补贴总金额最高达200万元。

近日,江门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江门市多快好省机械有限公司、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获得江门第一、二批提前复工奖励各20万元。刘国强表示,“此前我们已生产超200台热封机设备至湖北多个城市。公司全面复产后,上周我们又运送了65台热封机过去。”

聚焦

校企合作研发

数字化隔离病床

一批由五邑大学与广州海洁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数字化隔离净化病床”,被列为防疫急需物资,第一批投产的产品已投放武汉试用,包括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据介绍,这批病床自带正压净化与负压隔离功能,相当于一个功能齐全的封闭式“胶囊病房”,可应付突发性医疗需求,为新冠肺炎轻症病人提供隔离防护、生命支撑和身体监测的照护服务。

设计▶▶三大基础模块提供隔离救助功能

“这款病床的设计理念源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广州海洁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子牛表示,经历了“非典”之后,他们便开展了相关研究,希望能研发出一款拥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封闭式病床,应用于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救助。去年6月,该公司决定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五邑大学联合开发。其中,学校主要负责病床的结构及外观设计、商业模式策划。

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黄骁介绍,这款病床打破传统正压净化病房和负压隔离病房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灵活性差等限制,采用了模块化功能组合设计,可利用工厂流水线实现高效生产制造,特别是应对突发性医疗需要时具有明显优势。“每个病床单元就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病房,不受地域限制,可因地制宜进行功能模块的灵活组装,满足不同的医疗需求。”

从产品样图上看,该款病床整体为封闭式结构,设计有窗口与门,为1.2米X2米的单人床规格。黄骁表示,为了提高病人在密闭空间内的舒适度,他们在设计的时候尽可能从人体工程学、心理学上作出调整,“病床从概念构思到实物,前后花了半年时间,换了20多个草图方案。”

蔡子牛介绍,隔离病床拥有安全防护系统、生命支撑系统和身体监测系统三大基础功能模块,同时还添加了数字化平台系统,可供第三方医护人员实施远程看诊治疗。其中,安全防护系统基于循环式的空气净化装置,保持密闭环境里的空气流通;生命支撑系统则可以提供供氧与负压功能,减少病床外的交叉污染;身体监测系统则可以24小时获取病人的体温、血压、血氧、心电图等信息指数,一旦出现异常,可马上发出预警。

据介绍,该款产品应用场景广泛,可用作血液病房、传染病房、家居康养、应急救灾或临时病房,现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应用▶▶收到来自全国各地1000多张订单

“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将第一批投产的病床紧急送往武汉市的8家医院试用,包括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此后,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1000多张的订单,其中约有600张订单来自湖北省内。”“数字化隔离净化病床”被列为防疫急需物资后,广州海洁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进入加急生产的状态,于1月26日复工。目前,该公司每天可生产10张隔离病床,待全部员工到岗后能实现每个月600张病床的产能。

蔡子牛表示,产品开发的首要理念是“安全”二字,“这款病床不仅可以为病人提供物理空间上的隔离防护,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在生产制作工艺上,病床内的空气净化装置的阻尘率、杀菌率不得低于99%,确保排风与送风系统都是净化无害的。”

基于现有的基础模块功能,送往武汉的首批隔离病床主要应用于轻症或者普通症的监护治疗,可大批应用于临时搭建的医院,如方舱医院、火神山医院,降低病人聚集的交叉感染风险,并为病人提供较好的隔离防护环境。

“本次五邑大学师生通过校企合作研究开发的‘医疗净化隔离病床’,是学校师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取得的成果,也是我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地方高校力量的体现。”黄骁说。

针对目前防疫物资供不应求的困境,蔡子牛表示,他们计划将生产出的医疗设备优先供应给湖北省包括火神山医院在内的医疗机构以及广州市的几家定点医院,“接下来我们将加大投产力度,争取为疫情防控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数读

自1月27日以来,5家江门企业共提供密封条4282万米,可供制造超过420万套防护服。

江门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江门市多快好省机械有限公司、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获得江门第一、二批提前复工奖励各20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