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此次情况过后,将彻底改变中国人的20种意识行为

此次情况过后,将彻底改变中国人的20种意识行为


此次情况过后,将彻底改变中国人的20种意识行为


每场灾难,

都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和行为。

而这场疫情灾难,

又将改变我们什么?

个人层面

1.出门戴口罩

经过这次疫情,大量的中国人都被普及了传染病预防知识,更养成了出门戴口罩的习惯。疫情结束后,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公众场所,可能将会有更多人选择戴口罩。其一,有可能自己处于流感状态,出于社会责任,不想传染给无辜者;其二,自己身体免疫力较差,不想感染上各种流行性疾病,所以对自己多一层保护。

2.免疫力意识加强

针对冠状病毒,目前还没有解药。能治愈的人,都是靠自身免疫力提升,最终战胜病毒而获救。所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将成为更多人长期的健康意识。大众的健康意识、养生保健意识将进一步加强。

3.买份商业保险

灾难无处不在,社会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一个人的不幸,倒下的往往是一个家庭。为了能更好地抵御各种家庭风险,很多人的保险意识会加强。条件适合的家庭,会为自己和家人尽可能买份保险。

4.敬畏自然,拒食野生动物

非典时,因为蝙蝠感染果子狸,然后餐桌上的果子狸感染人类;这次又是蝙蝠传染给穿山甲,武汉野生动物市场的穿山甲感染人类。两次重复的重大教训,会让很多人开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他们会选择拒绝食用野生动物。违法捕捉和销售野生动物者,会被大众举报。请朋友吃野生动物,可能会变得非常丢分,甚至可能被朋友拉黑。

5.回农村去生活

城市有满眼的繁华,但当面对疫情灾难时,城市变得像一个超级监狱,甚至是人间地狱。被长期关在笼子里的人们,会更加怀念在农村广阔天地里的生活。随着网络和村村通公路的改善,很多人在农村与城市生活和工作都相差无几。所以一些有条件的人,会开始向往家乡和农村,甚至把家安到农村去。

6.改变储蓄观念

在这个买什么都可以按揭,可以分期的时代,很多人不仅是月光族,更是超前贷款消费者。当灾难来临时,很多人一下子没有了收入来源,这让很多家庭都面临着巨大的还贷压力。看来,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还得为一些突发事件做一些储备。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存点钱。

7.还是大单位靠谱

疫情发生后,只有大单位才会让你宅在家里,而照样给你发工资。小点的单位或者个体老板,自身都难保,就不要指望他能给谁发工资了。他能扛过来,让你疫情过后还可以继续去上班,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在大家的意识里,以后会尽量考虑进大一点的单位。

8.赶紧谈个恋爱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而我居然还没有谈恋爱。于是,很多人在疫情期间就已经在网上开始谈恋爱了,以度过这段煎熬忧虑的时光。那疫情过后,就是赶紧见个面,或者赶紧找个人结束单身。

9.对传统人情世故的思考

过年回家,是这次疫情扩散的助推剂。千里把家还的中国人,把病毒带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大量因请客吃饭、走亲访友而感染的聚集性案例。武汉百步亭4万个家庭的大聚餐,以及福建晋江参加宴会的4000人被迫隔离。这一系列的案例,让很多本不喜欢热闹的人更加厌恶这种大操大办、你来我往的人情世故。可能有一部人会率先退出或拒绝一些不必要的请客吃饭等传统习俗。

10.不在灾难发生时去旅游

这次政府号召大家不要去武汉,武汉人尽量不要外出。结果很多在武汉的人依然选择了旅游、出国,或者选择了回老家,以及逃离武汉。结果这些离开武汉的人都悲剧了,基本在各地被强制隔离,不仅回不了家,甚至还住不了店。有些人折腾两天不得已又返回了武汉,出国的最终被国家派飞机接回。总之,当灾难发生时,家才是每个人最安全的港湾。

11.国人会更加重视中医

中医是国粹,却正在被中国人抛弃。但无论是非典还是这次疫情,中医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医虽然疗效慢一点,但能很好地提升免疫力,且基本没有副作用和后遗症。当懂得免疫力是人体生存之本之后,大家会对中医提升一个新的认识,中医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12.做个自由职业人

这场疫情过后,很多人可能面临生意倒闭或失业。但是,疫情对平时本身就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于是,疫情结束后,可能将有更多人,以主动或被迫的方式,加入到自由职业人的行列中来。入驻各种网络平台,实现自我,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

13.要不要去学医

医生是和平年代的战士,其随时都将面临没有硝烟的战争。医生这个高尚的职业,正变得有点尴尬,令人焦虑。要不要去成为一个未来的医者,将成为一部人的思考。有人会因此主动投身到这种拯救人类的战斗中,更愿意去学医。肯定也会有人,因为惧怕而放弃曾经有过的梦想。

老板层面

14.减少固定开支

很多人宅在家里打游戏,看连续剧,每天吃得好,睡得爽,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但是,很多不能开工的生意人和企业老板,宅在家里就比较煎熬了。因为每天都面临房租、工资等开支,压力很大。疫情不退,焦虑不止。减少固定开支,不盲目扩张,走轻资产路线,将是未来经营者的主流思考方向。

15.把企业搬到网上

一部人的煎熬就是另一部人的机会,疫情让实业和线下服务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数字经济却在这个假期迎来黄金期。很多知名网络平台都因用户瞬间访问量太大,而相继崩溃,腾讯的游戏产业更是一天实现了20亿的现金流水。所以,很多老板不得不再一次思考数字经济。能把销售或办公搬到网上的,都努力实现电子商务和网络化办公,这必将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

社会层面

16.关于谎言和真话的思考

这次疫情本来第一时间就有人预警,却被当做谣言给封杀了,甚至还对预警人进行处理,使得人类错过了最早控制疫情的机会。 而有关部门早期坚持说病毒不会人传人,可防可控等谎言,终于把中国人害惨了。所以,这次疫情会让很多人开始对“真话”和“谎言”进行思考,必将推动国家的一些改革和进步。

17.有国才有家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如果放到一个小国家,可能早就瘫痪了。而庆幸的是,中国已是个经济和工业都非常强势的大国,在统筹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具有极强的制度优越性。所以,虽然个别地方暂时沦陷,但全国的防疫工作则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一批批医疗队伍不断开赴前线,各种紧缺物资迅速组织生产和紧急调运,充分展现了一个大国的实力与韧性,这会让很多人“有国才有家”的意识加强。

18.灾难大局意识

武汉很远,灾难很近。开始很多人都只是观众,但是慢慢地发现,其实大家都变成了灾民,不能出门,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不能赚钱,还得天天亏损。所以这样的灾难没有谁是看客,所有人都在灾难之中,只有齐心协力战胜灾难,才是对自己和所有人的解脱。这会形成公民的大局意识,会让很多人对国家、民族、团体、个人的意识会发生转变,更多人会在未来愿意去做志愿者。

19.有人为我们拼过命

这次疫情,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肩负起了责任与使命。医护人员在前线的艰辛与痛苦,国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医护人员不仅被大量感染,也有人因此而牺牲,但他们依然斗志昂扬地一批批开往前线。在全国各地,相继有抗疫一线的工作者因劳累过度而殉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多人在心里会默默的祈祷和感恩,感谢你,曾经为我们拼过命。

20.明星救不了国,唯科技和实业可以

在太平盛世,明星是很多人追捧和崇拜的对象,而在国难面前,还得靠10天能建成一座医院的建设者,还得靠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的白衣天使,还得靠人民解放军,还得靠24小时不停生产医护用品的工厂,还得靠大量坚守岗位的执勤者,还得靠84岁的钟南山和73岁的李兰娟等这样忧国忧民的专家学者。明星救不了中国,真正的荣誉、光环、奖励都应该给予对国家有更大贡献的人,给予李文亮医生这样真实善良的平凡人。

来源 水木然学社作者 水木然

新型冠状病毒,成了2020年飞出来的一只黑天鹅!

它的出现,让多少人、多少企业乱了阵脚?

但是,一切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

哪里越有危险,哪里就越有机会!

举个例子:2003年的非典,由于大家都不敢出门,刘强东把中关村的实体店铺搬到了线上,马云看到了C端购物的需求,顺势创立了淘宝!

2020年的今天,因为这次病毒,大家又闭门不出,实体店空荡荡,但大街上依然有快递员、外卖员在奔波,像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这样的平台,你每天稍微晚一点都抢不到青菜。

所以,每一次大波折,都会倒下一批人,新站起来一批人!

这是历史的铁律。

那么,这只黑天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还是以非典做一个对比。2003年的非典,中国GDP水平12万亿,今天,中国GDP总量水平已经100万亿,也就是说,中国现在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已经是当年的9倍多!

基于此,我们坚信:无论这次病毒怎么折腾,都不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动荡性的冲击,只能带来局部的催促。

中国经济本来就处于大调整之中,这一次事件,将使调整的步伐加速。

以下将是10大加速的变化:

1、“线上购物”对“线下购物”的加速替代

尽管大家早就养成了线上购物的习惯,但是这次疫情之后,这个习惯还会被深度发掘。比如买菜,之前我们还是习惯去菜场,但这次之后,很多人将更习惯于在网上买菜了。

如果仅从购物方面来讲,未来的购物一定绝大部分都是在线上完成的,即便是线下场景产生的交易,也会在线上进行,就好比你去商超买东西,手机当场就可以下单,然后很快送到你家里。

2、“体验式场景”对“传统实体店”的加速替代。

既然购物都是在线上完成的,那么实体店的存在价值在哪里?

未来的实体店不再是以“销售产品”为中心,而是以“提供体验”为中心。

人们去实体店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为了购买各种“体验”。

如果实体店依然把自己当成买卖的场所,那么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从对产品的满意度,升级成了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商家需要营造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消费场景,需要构建能够把消费者带入到某种幻想场景的故事!

实体店只要能够做到这点,一定大有可为!

3、“线上获客”方式对“传统获客”方式的加速替代。

经历这次疫情,很多企业才发现“线上获客”能力的重要性。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都必须拥有一种从线上获客的能力,传统的获客方式无非是电话、广告、分销等等。但是这些模式的主动权越来越小,而且成本将越来越高。

线上获客的本质,是靠内容获客,深度一点来讲,是靠价值获客;未来各种线上平台会越来越开放,图文、短视频、音频等各种形式都有,你必须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去吸引你的客户。

4、”线上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加速代替

经历这次疫情,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家里学习,传统的学习、培训机构必须加速转型。

就像互联网改变了产品的流通路径一样,互联网同样也改变了知识传播的路径。

以前,知识传播只能在教室发生,每个老师只能面对几十个最多上百个人授课。

而现在,一个老师可以在线上跟上万人乃至几十万人授课,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包括落后山区,只要有网络。

这就是线上教育的核心优势,它使优势的教育资源平民化。

这一点,恰恰是解决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

5、“线上办公”对“传统办公”的加速代替

如果疫情持续2-3个月,就会有大量人群习惯于在家里办公,而且未来是个体崛起的时代,大量个体都脱离了公司独立发展,比如网红、自由职业、自媒体等,他们都不需要传统的办公室。

可以预测,2020年的写字楼,租赁行情会进一步萧条;与此同时,各种线上办公软件会加速盛行,尤其是能够实现个体协同的办公软件,将被加速普及。除此之外,个体使用的办公家具也会流行。未来,我们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间限制。

社会越发达,人的独立性就越强。未来有能力的人都会变成独立的经济体,而且人与人的协作性也会加强。线上协同工作,是未来工作的主流。

6、“免费”对“收费”的加速取代!

这次疫情,徐峥的《囧妈》突然放弃了院线,改为线上免费收看,开了中国电影业的先河,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了传统电影行业的盈利模式。这是一种必然,因为线上免费是大势所趋!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一定有越来越多的东西开始免费,越来越多东西的利润开始无限接近于0。那么商家靠什么盈利呢?靠收费的后移。

今后商品的利润环节越来越后移,甚至是隐藏的,比如《囧妈》虽然免费,但是收看的人更多了,于是广告可以收费更多了,此外电影的衍生品可以赚钱。

7、“新型医疗”对“传统医疗”的加速代替

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医疗体系的重要性。至少在初期,从武汉传来的消息,都是关于医疗资源紧缺的。

医疗问题的核心,在于医疗资源更加更合理的分配,在于关键时刻医疗资源的调度能力,在于医疗资源的协同性和共享性。

我相信,经历这一次疫情,中国医疗体系的改革会被加速推动。比如国家第一时间就宣布为本次病毒的确诊患者免费提供治疗。

那么在接下来的医疗改革中,互联网如何参与?民间资源如何参与?不同区域之间如何打通?需要我们在事后做一个详细探讨。

8、“智慧城市”对“传统城市”的加速代替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

这次疫情,武汉这个人口达到千万级别的城市,而且是九省通衢,在春运期间被封城,确实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罕见事件。

如果武汉每一个市民的情况都被掌握,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精确追踪,每一个流出人口都可以被定位,那么我们这次处理起来会更加井然有序,这就是智慧城市的价值。

智慧城市包括:交通管理、物流供应链、应急灾备、信息溯源等等,都会全面数据化,甚至具备了人工智能的灾备预测等等。这体现整个社会的管理水平,相信经历这一次疫情,中国在智慧城市上又会前进一步!

9、“现代化治理”对“传统治理”的加速代替

城市是社会的一分子,有了智慧城市,就会有更加科学的治理手段。经历这次疫情,我们的治理方式,也会被倒逼着改革。

比如信息披露的节奏,这次疫情的公开确实慢了一个节拍。当然其中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无论怎么样,确实是晚了,导致我们在初期对疫情有了疏忽。那么我们未来会采取什么方式规避类似的事情?

现代化治理,一定是以事实为依据,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为第一考量。相信这次疫情之后,国家也会吸取经验教训,做好总结,并且落实下去。

10、“新生活方式”对“旧生活方式”的加速代替

之前,我们只顾埋头赚钱。为了钱,我们牺牲健康,我们倡导996的作息,但是经过这场病毒,人的认知发生了彻底改变。

人只有在两种东西面前,才能不把钱当回事:第一是健康,第二是自由。

而现在,这两种挑战同时摆在我们面前,大家终于发现:免疫力,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才是可以摧毁一切商业逻辑的降维打击。

身心健康,将是未来检验一个人价值的关键指标,我们或许从此懂得如何生活了。

以上就是10大变化,它们将会加速到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每经历一次困难,就会坚强一次、成长一次,我们不仅没有被打趴,反而会变得更加强大。

对于企业来说,要知道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公司,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而我们现在经历了两次病毒的洗礼,相信必然会有一部分企业迈上新的台阶!

决定一个人最终高度的,往往并非起点,而是拐点,机遇都在拐点!

2020年是鼠年,鼠在12生肖里排第一位,也就意味着新的起点,相信经历这一次疫情,中国一定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