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在陝全國人大代表抗疫在行動:堅守一線愛心捐贈,建議建言助力抗疫

在陝全國人大代表抗疫在行動:堅守一線愛心捐贈,建議建言助力抗疫

疫情發生以來,在陝全國人大代表積極行動,為抗疫奉獻各自的力量:他們奮戰一線為人民築牢生命防線;他們勇擔社會責任,愛心捐贈助力抗疫;他們建議建言,為抗疫貢獻法治力量。

奮戰抗疫一線,為人民築牢生命防線

醫療系統是抗疫最前線。1月21日起,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人民醫院院長宋張駿就開始駐紮醫院,帶領醫護人員工作在臨床一線,持續完善防控機制,迅速調整發熱門診,統籌院內醫療救治資源……一系列紮實有效的“防控組合拳”,緊緊織牢了省人民醫院遏制疫情擴散的嚴密防控網絡,守護著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安全健康。

“我們醫院分別於1月26日、2月2日、2月4日選派三批57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抗疫前線。這些醫護人員都是醫院的骨幹力量。希望他們的加入能緩解武漢醫護人員不足問題,也希望他們早日凱旋。”宋張駿說。在醫院防控救治任務面臨巨大壓力的形勢下,每一次出征隊伍出發前,從防疫物資到生活用品,從資金保障到防護細節,宋張駿都想方設法為出征隊員一一安排妥當,為奮力抗疫在武漢的戰友保駕護航。

社區防控同樣是關乎千家萬戶的重要防線。全國人大代表、勞動南路派出所民航社區民警郝世玲一直堅守崗位,為社區居民築牢生命防線。

“隔離不隔心,留觀不旁觀。特殊時期,大家缺的不單是生活物品,更是關心關懷,要讓大家明白,你幫我,我幫你,困難總會過去。這個年是和以往不一樣,但是我們也要盡力讓大家舒舒心心,平平安安。”郝世玲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帶隊排查出近期有過前往武漢出差、旅居經濟的社區居民41戶,專門建了一個“同心戰’疫’”微信群,每天在群裡詢問大家的健康狀況,互相鼓勵打氣、增強信心。

2月26日,得知轄區有一位從摩洛哥返回的留學生,郝世玲和同事夏偉立即趕往現場,宣傳外來人口返回隔離政策,並簽訂承諾書,按照規定居家隔離14天,有效加強了外籍人員自我防護意識,同時做好境外人員在轄區的服務工作。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郝世玲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於進一步完善社區公共衛生應急防控體系的建議”,推動完善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勇擔社會責任 愛心捐贈助力抗疫

從1月23日(大年二十九)開始,陝西第一例疫情疑似病例出現,全國人大代表、榮華控股企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崔榮華便要求集團旗下的物業公司取消了假期,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標準對進出人員進行測溫、消毒、登記,積極配合上級部門防疫工作。同時捐款捐物220萬,主要用於捐助市內主要社區居家60歲以上老人,養老機構的“愛心果蔬營養箱”5000份,以及養老機構康養從業者的疫情補助,一線人員防疫物資用品。還有武漢抗疫最前沿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2.5萬斤的榮華·黃陵翡翠梨,為醫療人員和部隊官兵營養配餐。

為助力我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阻擊與防控,全國人大代表、榮民控股集團董事長史貴祿勇擔企業社會責任,向西安市捐款100萬元、安康市捐款100萬元,向疫情更為嚴重的湖北省黃岡市中心醫院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定點捐款300萬元,此筆善款主要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的各種緊急救助,為一線提供堅強的資金支持。此外,榮民集團還多方籌措了10萬支口罩捐贈給西安、延安和銅川三市的政府部門。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民營企業不會缺席。“全國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團董事局主席呂建中不但自己捐款,還發起設立公益基金。大唐西市集團首筆捐款611.8萬元助力防疫抗疫,其中集團100萬元及員工、西市園區商戶自發捐款11.8萬元給蓮湖區疫情防控指揮部;500萬元作為公益種子基金,發起建立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公益基金。

大唐西市集團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積極主動聯繫82個國家的會員單位,通報中國為抗擊疫情采取的果斷有力舉措和取得的良好成效,爭取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總商會會員單位紛紛向中國捐款捐物支持疫情防控,菲律賓絲綢之路國際商會捐款200萬元人民幣;蒙古國工商會組織企業捐獻善款約35萬元人民幣;烏克蘭工商會攜手烏中工商協會等單位向中國捐贈10萬隻口罩;安曼商會董事會成員馬赫·沙伊赫·尤瑟夫以個人名義捐贈2400個FFP2口罩……其他會員單位也積極向中國捐款捐物。

呂建中說,設立公益基金就是要動員更多的民營企業、社會資金投入這場抗擊疫情阻擊戰,幫助更多要救助的人。

積極建言 為疫情防控貢獻法治力量

疫情的發生也引發了不少法律問題,未成年人、獨居老人的管護,困境兒童的救治,各類經濟糾紛等,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一直在關注這些問題,先後向全國人大提出13條建議。

疫情一開始,方燕就注意到,普通民眾戴完的口罩就直接當做一般生活垃圾丟棄了,存在一定的疫情傳播風險,為此,她建議將這些口罩當做危險廢物進行處置,所有小區設置專門存放口罩的垃圾桶。

隨著疫情的發展,居家隔離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留守兒童、獨居老人和困境兒童的管護和救治引起了方燕的關注,她連續提出多條建議,建議對這些重點弱勢群體進行特殊的照護,加大對他們的保護力度。2月11日,民政部發布通知,採納了方燕提出的《關於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未成年人弱勢群體保護的建議》。

疫情的突如其來也給企業帶來了不少法律問題,如停產停工後合同訂單不能履行造成的違約如何認定,推遲復工期間工人工資如何發放等,不少客戶就此諮詢方燕。方燕說,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期間,最高人民法院曾出臺司法解釋,對疫情引發的各類糾紛提出原則性的審判指導意見,對減少經濟糾紛、加快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此,方燕建議最高人民法院及時制定有關新冠肺炎引發案件的司法解釋,用法治手段明確規則、穩定預期,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這一建議也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回覆。

華商報記者 趙瑞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