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大家好,我是X博士。

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過:

“在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在現實生活中,每個熱點話題的誕生,也大多是量變引起質變的結果。

而在這幾年的遊戲圈,以暴雪為話題的討論從未停止過,在年初《魔獸爭霸3重製版》“榮登”M站評分最差遊戲,更直接將暴雪推到了風口浪尖。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有關《魔獸爭霸3重製版》口碑不佳的直接原因,X博士在這裡不想多說什麼了。

從暴雪與外包公司的集體反饋來看,大家都沒做錯什麼,對於重製版也都盡心盡力去製作了。大量問題集中於人員對接與團隊成員的管理,加上動視方面的施壓,使得這款遊戲以一個相當粗糙的方式與玩家見面了。究竟該去責怪誰,確實很難去釐清。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畢竟所有人的初衷,都是希望《魔獸爭霸3重製版》可以變成一款對得起情懷與期望的佳作,而不是變成一個“父馬可親”的作品。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今天X博士來跟大家聊一聊,《魔獸爭霸3重製版》口碑崩壞的潛在因素,或者說暴雪這幾年來被口誅筆伐的真正原因——那些被他“氣跑”的諸位大佬們!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一、被毀滅的泰坦:馬克·科恩(Mark Kern)

暴雪在遊戲開發史上犯下最大的錯誤,莫過於斥7億巨資打造7年《泰坦》項目(一款比魔獸更好玩的RPG遊戲),最後卻因為遊戲性太過超前的問題,導致這一項目胎死腹中。

彼時暴雪招牌PRG遊戲《魔獸世界》的核心製作人馬克·科恩,也疑似參與了《泰坦》項目。

因為玩家驚奇地發現,暴雪後來用泰坦的邊角料做出的《守望先鋒》,竟與馬克離職後創建的Red 5工作室的首款射擊類RPG遊戲《火瀑》存在大量雷同的設計元素。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但是《火瀑》這款遊戲掀起的波瀾極小,主要是由於早期在開發上游戲並未設定副本等RPG玩法必備要素,使得玩家在體驗過後極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很明顯,《火瀑》與當初被廢棄的《泰坦》項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泰坦》會被強行終止了——擺脫了傳統RPG玩法的《火瀑》,顯然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馬克·科恩另一項大佬級別的成就,就是親自率領百萬級的美服噴子,在暴雪無意推出懷舊服的時候,他強行“攻陷”整個《魔獸世界》項目組,將寫滿25萬玩家簽名的請願書重重甩在暴雪的臉上,最終促成了魔獸世界懷舊服的開啟。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毫不誇張的說,作為曾經魔獸一把手的他,就是美服魔獸最強的“鍵聖”。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二、戰網之父:麥克·歐·布萊恩(Mike O'Brien)

因為暴雪早年在推廣星際與魔獸聯機對戰時遇上難題,這位早年參與《魔獸爭霸2:黑暗之潮》、《暗黑破壞神》圖像設計、《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3D渲染引擎開發的大佬,靈機一動提出了戰網的概念,成為暴雪的首席戰網架構工程師。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麥克·歐·布萊恩對於暴雪的貢獻是難以計算的,不論從沿用至今的戰網平臺,還是早年間風靡全球的星際與魔獸電競比賽,均得利於他將局域網拓寬到廣域網的創新性思維。

而後續暴雪遊戲客戶端的加密防作弊功能,也均由戰網得以實現!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不過他由於在《魔獸世界》的開發中,與暴雪發生了理念上的衝突,隨後拉上了斯崔恩(《魔獸世界》首席程序員)、沃亞特這兩位暴雪員工跳槽創辦ArenaNet公司(《星際爭霸》首席程序員),推出了MMORPG《激戰》系列遊戲,想要超越《魔獸世界》。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還別說,激戰2在國內外剛推出的時候還火過一陣,但因為盜號事件以及過於公平超前的遊戲理念,終究淪落到如今這樣不溫不火的境地。

三、暗黑之父:大衛·佈雷維克(David Brevik)

在2018年暴雪嘉年華髮生噩夢級“手機事件”後,暗黑之父大衛·佈雷維克再次進入了玩家的眼簾。

作為北方暴雪總裁、《暗黑破壞神》前兩部作品的首席設計師,大衛·佈雷維克曾公開反對過暴雪將暗黑系列IP手遊化的做法。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只可惜在北方暴雪被維旺迪收購後,這位年少輕狂的設計師,因為公司發展方向與維旺迪領導意見不合直接負氣出走,導致了暗黑後續作品的口碑逐漸與粉絲預期發生偏離。

而大衛·佈雷維克也在《地獄之門:倫敦》、《指環王OL》、《漫威英雄傳》這樣的作品中走走停停,難以推出可以力壓暗黑的新作。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四、火炬之光設計師:麥克斯.舍費爾(Max Schaefer)

同樣被譽為“暗黑之父”的還有麥克斯.舍費爾,當初與大衛·佈雷維克一同負氣出走,並共同設計了《地獄之門:倫敦》。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但在作品銷量不佳之際,這位堅持ARPG遊戲玩法的設計師並沒有向大衛那樣選擇成為RPG總監的職位,而是堅定奮鬥在遊戲IP的創作中,後組建了符文遊戲室。

在他的堅持下,《火炬之光》系列作品終於面世了。從一些暗黑老粉心目中,《火炬之光》才是正統的暗黑系列續作。

當年被暴雪氣走的牛人!自研遊戲挑戰魔獸世界,還差點兒就成功了

課後總結:

以上四位暴雪大佬,都是新聞報道中較冷門,但均是對暴雪發展居功至偉的存在。

除此之外,暴雪創始人麥克·莫漢(Mike Morhaim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開發官弗蘭克·皮爾斯(Frank Pearce)、爐石之父本·鮑勃(Ben Brode,就是酒館戰棋那個鮑勃)、星際爭霸首席製作人羅伯特·帕爾多(Robert Pardo)、守望先鋒聯賽主席奈特·南澤(Nate Nanzer)等諸多骨幹成員全都離開了暴雪。

王權沒有永恆,在《魔獸爭霸3重製版》銷量不佳的背後,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