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叉尾鮰水霉病致死率高达80%,养殖中精细管理,坚持“无病先防”

斑点叉尾鮰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有养殖,但在养殖过程中极易发生水霉病,致死率高达80%。

水霉病又叫白毛病,早春和初冬发病严重,最适合的温度是13-20摄氏度,水清瘦、鱼免疫力低处于饥饿状态下发病较多,幼鱼到成鱼均会被感染。表现在鱼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后体弱死亡,危害极其严重。

叉尾鮰水霉病致死率高达80%,养殖中精细管理,坚持“无病先防”

水霉病是由真菌感染所致,多数是在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擦伤所致,造成肌肉损伤产生的病灶使水霉菌侵入感染引起鱼死亡,水霉菌开始寄生时不易观察,当肉眼能看到后,菌丝已向外扩张,不几日鱼就会死亡。

发生水霉病的主要原因:

一、拉网、运输、装卸过程中操作不当。叉尾鮰属于无磷鱼,拉网、运输时间过长极易造成斑点叉尾鮰皮肤擦伤,不注意观察擦伤后无处理鱼体出现溃烂情况,在体表形成病灶,在这种情况下水霉菌在水中的游离孢子会趁虚而入感染鱼体继发水霉病。

叉尾鮰水霉病致死率高达80%,养殖中精细管理,坚持“无病先防”

处理方案:首先减少机械性的损伤。拉网、运输装卸时动作要轻,使用拉网设备要柔软不毛躁,避免鱼跟鱼之间太挤压缺氧造成体表损伤,运输时减少运输密度,拉网前十天用杜仲叶提取物-幸福100抵抗病菌的感染,提高叉尾鮰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减少拉网损失。拉网后及时进行杀菌处理,减少拉网损失诱发的细菌病和水霉病。

二、春季气泡病引发水霉病。开春后池塘水较浅,多数塘不足1.5米,春季多雨天晴后,水中小藻类大量繁殖引发溶氧过饱和发生气泡病。再者,底质环境差,污染重含氮量高,容易出现氮气过饱和引发气泡病。同时叉尾鮰无磷一些小瓜虫、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容易寄生在鳃部和体表继发感染。

处理方案:预防气泡病。池塘加水达到1.5米以上,稳定水体,天晴后及时开增氧机曝气,减少因藻类光合作用上层水体溶解氧过高引发的气泡病;老塘定期改底,减少底部污染同时控制住寄生虫虫卵,定期使用乐畅桉树精油预防寄生虫的寄生。春季做好气泡病的预防工作对中后期减少烂鳃、赤皮、烂尾有很大帮助。

叉尾鮰水霉病致死率高达80%,养殖中精细管理,坚持“无病先防”

三、饵料投喂不足,鱼相互残食,体表受伤感染水霉菌。叉尾鮰属杂食偏肉食性鱼类,如果投喂不足会出现相互抢食、碰撞的情况,那么鱼的尾鳍部位极易受伤、烂尾,感染水霉菌发病。

处理方案:及时投喂。可根据情况按照存塘鱼重量0.5%的比例投喂饵料,饵料中加入高营养物质来提高鱼体的体力和免疫力,减少因为饵料缺乏而相互残杀的现象,避免鱼体再次受伤影响生长及卖价。

叉尾鮰市场价格较高,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在养殖过程中关键是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细心管理,避免水霉病等细菌病的伤害,提高养殖效益。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加州鲈鱼前沿。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水产抗虫联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