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系列回顾:

从复活节岛到马达加斯加,从台湾到印度尼西亚,擅长航海的南岛人完成了史前世界最伟大的迁徙,将自己的文化(和人)散布到大半个地球。尽管南岛人构成了这片区域人群的主体,但在森林深处和遗世独立的小岛上及大洲上依旧生活着一些原住民,如活化石般保存着上古人类的生活方式~

密克罗尼西亚与波利尼西亚群岛--太平洋的航海者们

波利尼西亚型(Polinezid)

介绍:太平洋群岛中最常见的类型,居住于从美拉尼西亚群岛到复活节岛、夏威夷的广大地域中。波利尼西亚人身材高大健壮,拥有棕色的皮肤,波状的头发以及宽阔的下颌。关于波利尼西亚人的起源,目前主要有“出台湾说”和“出印度说”两种假说,他们很可能是新石器时代以来几波南亚和东亚移民混合的结果。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强壮波利尼西亚型(Robust Polynesid)

介绍:在波利尼西亚人移居之后出现的相对晚近的波利尼西亚类型,大多拥有有摇椅型的下颌。混合了原始马来人的成分,可能也受到了印度人群的影响。强壮波利尼西亚型常见于夏威夷、汤加、萨摩亚、库克群岛、马克萨斯群岛和塔希提(这些地区大多以芋头、薯蓣等高淀粉植物为主食,有以胖为美的习俗)、在美拉尼西亚地区和美洲西海岸有时也能见到。(在当今摔角、橄榄球运动员中经常能见到这种类型,他们是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心中高贵的野蛮人的原形之一)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南波利尼西亚型(South Polynesid)

介绍:在新西兰的毛利人中较为常见,在莫里奥里人(新西兰的另一种土著,许多死于毛利人的入侵)、拉帕努伊人(复活节岛的土著)以及其他波利尼西亚群岛上也有发现。有些专家认为这些人非常类似于第一批移居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的波利尼西亚先民。复活节岛和新西兰是波利尼西亚人最后移居的岛屿,他们可能替代了更古老的美拉尼西亚人。由于欧洲人带来的疾病,他们的人口急剧减少。只能从毛利人中复原此类型,尽管他们如今已经被严重混血。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Nesiotid型(Nesiotid)

介绍:具有类似地中海型人群特征的波利尼西亚类型,尽管和欧洲人并没有多少基因上的关系,但由于一些近似的特征,从而被探险家和学者们注意。常见于萨摩亚,在马克萨斯群岛、塔希提、复活节岛、斐济、夏威夷等地也有发现,在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新西兰和新几内亚部分区域和美拉尼西亚人混合,在东南亚的马鲁古群岛,巽它群岛等地也偶有发现。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斐济型(Fijid)

介绍:Nesiotid型、原始马来型及美拉尼西亚型人群混合的产物。外貌差异较大。分布于关岛、帕劳等地(这片区域被称为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以查莫罗人、帕劳人为代表。特征为圆脸,较宽的鼻子和嘴唇,深肤色,黑发,深褐色眼珠,普通身高。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密克罗尼西亚型(Mikronesid)

介绍:Nesiotid型、原始马来型以及一些美拉尼西亚型人群混合的产物。外貌差异较大。分布于关岛、帕劳等地(这片区域被称为密克罗尼西亚),以查莫罗人、帕劳人为代表。特征为圆脸,较宽的鼻子和嘴唇,深肤色,黑发,深褐色眼珠,普通身高。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马尔加什型(Malagazid)

介绍:一种比较晚近的类型,是南方蒙古型人群和班图人群接触后的产物。产生于巽它群岛马来移民与东非班图移民的接触过程中,也受到了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的影响。常见于马达加斯加,身高中等。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巴布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亚洲与澳洲间的“黑人”们

美拉尼西亚型(Melanesid)

介绍: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的主导类型,得名于希腊语的黑(melas)和岛(nesos)。可能是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间几波不同的移民融合的产物。通常有着深棕色或黑色的皮肤,浓密而卷曲的头发,强壮的身材,宽大而突出的鼻子和较为突出的眉弓。尽管看上去和撒哈拉以南的人群有些类似,但他们在遗传上的关系很远。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原始美拉尼西亚型(Palae Melanesid)

介绍:一种非常古老的美拉尼西亚类型,相对更接近澳大利亚型人群,主要分布于美拉尼西亚群岛,尤其是新喀里多尼亚的Kanak人中,在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斐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东部甚至波利尼西亚群岛中也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毛利人到来之后,他们的生活范围大为减小。他们鼻宽唇厚,阔嘴深目,肤色较深,头发黑而卷曲,深色眼珠,普通身高。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新美拉尼西亚型(Neo Melanesid)

介绍: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典型类型,脸型狭长,具有宽而呈钩状的鼻子,肤色较深,阔嘴厚唇,头发黑而卷曲,身高从低到中等。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南部的低地与河谷地区,在托雷斯海峡和印尼的马鲁古群岛、弗洛雷斯岛,澳大利亚北部也有分布。(其实巴布亚新几内亚原住民族群极为多元,伊里安岛山高林密,邻村间可能就无法交流,所以内部差异极大)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山地美拉尼西亚型(Mountain Melanesid)

介绍:居住于新几内亚山区的美拉尼西亚型人群,历史相对悠久,与原始美拉尼西亚型存在较多的关联。典型代表是新几内亚高地的达尼人(细菌、枪炮、钢铁的作者经常用这个族群举例)以及Moni,Ekagi,Mbowamb,Enga,Paniani,Yali等族群中,在新几内亚低地和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也有分布。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短头美拉尼西亚型(Brachio Melanesid)

介绍:新几内亚东部沿海和俾斯麦群岛的常见类型。典型代表是巴布亚湾的Kerewo人,在布干维尔海峡,新几内亚东部和高地也有少量分布。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海岛美拉尼西亚型(Insular Melanesid)

介绍:典型的美拉尼西亚型人群,和许多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南岛语族群有关,与原始美拉尼西亚型相似,不过五官更为柔和。常见于新几内亚东部,新不列颠,新爱尔兰,东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等地,在印尼东部,新喀里多尼斐济以及波利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菲律宾甚至台湾也有混血后代。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Tapirid型(Tapirid)

介绍:一种矮小的美拉尼西亚类型,不同于其他矮人部落,他们与身材高大的邻居们交流广泛,主要居住于新几内亚北部,在瓦努阿图和俾斯麦群岛也有发现,典型代表是Tapiro人。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Bukaid型(Bukaid)

介绍:与古代Walzenbeil文化相关的美拉尼西亚人群,一些学者认为他们具有类似班图人(中南非黑人)的特征,尽管他们并没有多少基因上的联系。这种类型是西所罗门群岛以及布干维尔海峡的主导类型,在新爱尔兰、新汉诺威,新几内亚西北部等地也有混血后代。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澳大利亚--遗世独立的大陆

澳大利亚型(Australid)

介绍: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类型,可能在智人第一次走出非洲后不久就与其他人群分开。澳大利亚型人群具有不少相当古老的特征,他们的眉弓相当发达,鼻翼阔大,长颅型,额头向后倾斜,四肢细长,体毛卷曲。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沙漠澳大利亚型(Desert Australid)

介绍:澳大利亚西部沙漠的类型,代表了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典型形象。面部毛发发达(甚至于部分女性也是如此),肤色从棕色到深褐色,脸部短宽,前额宽大,有不少是金发,普通身材。沙漠澳大利亚型的典型代表是Ngaanyatjarra人, Pintupi人和Pitjantjatjara人,他们和欧洲人接触较晚,至今这种类型依旧比较常见。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南澳大利亚型(South Avstraloyd)

介绍:得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默里盆地,如今已很罕见,具有一些类似原始高加索人的特征,比如卷发,他们的鼻子和脸部比其他澳洲土著更窄,有深褐色皮肤。在欧洲人到来前,南澳大利亚型人群是这片大陆上人数最多的类型,如今纯粹的南澳大利亚型已近消失,大多以混血形式留存,典型代表是Wiradjuri,Darling,Narungga,Wirangu这些族群。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北澳大利亚型(North Avstralid)

介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和中部,具有一些原始美拉尼西亚型的特征,肤色很深,比普通澳大利亚人更高大强壮,外形较为多样。可能和史前的南印度维达型人群移民有关,北澳大利亚型的纯粹类型见于卡奔塔利亚湾和阿纳姆盆地,在整个北澳大利亚都较为多见,在美拉尼西亚群岛(特别是新喀里多尼亚)和新几内亚南部也有发现。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尼格利陀-澳大利亚型(Barrinean)

介绍:澳大利亚森林的类型,主要分布于昆士兰森林中,经常被称为澳洲俾格米人,可能和澳大利亚的第一波移民有关,身高非常矮小。如今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塔斯马尼亚型(Tasmanid)

介绍:他们曾是世界上技术水平最落后的原住民族之一,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体型较为娇小的孤立类型。和澳洲俾格米型比较接近,和尼格利陀型以及美拉尼西亚型人群可能也有些关系。深褐色皮肤,身材矮到中等,纯种的塔斯马尼亚人在19世纪就已经灭亡。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世界人类图鉴」大洋航海者: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的平均脸

扩展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