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246人報名50人“勝出”

嶄新的2020年,以一個無法預料的方式打開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為了讓大連市農村貧困家庭子女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大連市青少年發展基會聯合多個團隊發起“小善大愛——幫助疫情下的貧困學生渡過難關”活動,在大連海事大學團委組織下,“90後”大學生志願者們結合自身優勢組建大連海事大學山海青年突擊隊,為50名學生開展線上學習輔導。

精準服務:志願者將目光鎖定我市農村貧困兒童

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大連北三市農村的學生家長響應號召居家隔離,很多都不能外出打工,收入也就受到影響,還有的家庭種植草莓大棚也都因疫情帶來了不小的損失。

為幫助我市因疫情受到衝擊和影響的農村困境兒童解決燃眉之急,根據大連市群團組織綜合服務中心、大連團市委相關部署,2月6日,大連青基會聯合郭明義愛心團隊大連總隊、大連海事大學團委、小善大愛團隊、市心連心志願者服務中心、沫沫愛心團隊等發起了“小善大愛——幫助疫情下的貧困家庭孩子度過難關”獻愛心活動。

截至2月28日,該公益項目募集到的款項已經幫助到60餘名困難家庭子女。大連海事大學團委也積極動員大學生志願者參與其中,組建大連海事大學山海青年突擊隊,奉獻愛心的同時,也發揮大學生的專長,為孩子們提供學業上的輔導。

認真備課:為了輔導學生,提前做了不少功課

項目發起後,大連海事大學團委利用互聯網渠道面向全校招募一批義務在線輔導志願者。招募通知發佈後,同學們積極響應,踴躍報名。經資格審查,共有246名同學符合第一批志願者招募的條件。

246人报名50人“胜出”

湖北籍大學生陽佳敏

大連海事大學團委書記胥佳明告訴記者,報名的學生大都是“90後”,考慮到志願者招募人數有限,同時為了更好地貼近我市農村困難家庭子女的日常教學內容和學業需求,綜合考慮生源地、家教經驗、文藝特長及成績等因素,經校團委審核,最終確定首批志願者50名。

為了更好地瞭解學生的課業情況,海事大學團委還聯繫到大連市第十七中學校長楊旭華、南關嶺小學語文教師王萍、兒童教育輔導專家劉雪以及海事大學附屬學校的優秀教師代表作為大學生指導老師,為志願者們進行前期培訓,在線上培訓環節,指導老師們講述了他們多年來的教學故事,分享了寶貴的教學經驗,為志願者們提供了眾多的教學素材,確保了在線輔導活動的順利開展。

身體力行:湖北籍大學生主動報名,輔導一名初中生

“我也應該竭盡所能,有所擔當!”這是來自疫情中心湖北的大學生志願者陽佳敏看到招募通知時的第一感受。想到醫護人員每天在一線奮戰,看著身邊熟悉的居委會叔叔阿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都在以各種形式做著抗擊疫情的工作,他也點開了鏈接,報了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志願者。

246人报名50人“胜出”

李懷星

在學校和大連青基會的安排下,他很快與來自旅順口區一位姓石的同學對接成功。雖然有多次輔導的經歷,但是線上輔導卻是首次,他將身份說明寫在筆記本上,然後深呼吸,撥通了小朋友媽媽的電話,在成功獲得家長信任後又積極幫助學生家庭辦理電話卡,解決了網絡問題。

第一次溝通之後,他的輔導工作便正式開始了,每天的備課與下午三點後的輔導成了他每日的工作。為了保證學生課程的準確性,他不斷翻閱線上教材尋找重點難點,為了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他利用空閒時間觀看中學生課堂視頻學習教學技巧,為了讓學生髮音標準,他錄好單詞語音讓學生反覆練習。

收穫滿滿:疫情當前,我們“90後”有責任行動起來

“讓愛變成一種習慣。”這句話讓來自大連海事大學航運經濟與管理學院志願者李懷星深有感觸,她在大一就加入了校青年志願者協會,聽說學校招募義務在線輔導志願者,她便第一時間報名讓自己為戰“疫”出一份力的心願得以實現。

246人报名50人“胜出”

沒過多久,李懷星就在微信中見到了那個在她腦海裡留下深刻印象的小朋友。李懷星說:“小朋友看上去文文靜靜的,有些內向,不怎麼說話,只是偶爾點點頭。”面對手機另一端的陌生人,面對從沒有嘗試過的線上輔導,這位一年級的小學生還需要時間來適應。有著豐富經驗的李懷星先和她交朋友,瞭解到她喜歡玩娃娃和跳繩,李懷星就自己製作了道具。每天一小時的輔導時間,李懷星還提前留出課堂作業輔導時間,幫助孩子複習進步。

“沒有酬勞的工作背後,卻總有人甘之如飴。”大連海事大學團委老師劉磊說,陽佳敏、李懷星只是50多位大學生志願者的代表,參與到項目中的老師和大學生們在付出的同時,也收穫了滿滿的感動和成長。

聊起這次志願服務的感受時,來自公共管理與人文藝術學院的志願者馬媛荃說:“我們是90後青年一代,疫情當前,我們有責任行動起來,為社會做點事情,很開心能夠有機會參加這次志願服務活動,能夠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從中收穫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