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戰“疫”十五天

戰“疫”十五天——南昌大學二附院抗擊新冠肺炎援武漢國家醫療隊工作紀實

2月13日,南昌大學二附院抗擊新冠肺炎援武漢國家醫療隊正式開拔武漢,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Z15重症病房,到今日已是第十五天。

在這戰“疫”的半月裡,Z15病區累計收治住院病人79人,目前在院61人,出院18人,其中累計診治危重病人3人,重型病人37人,已出院重型病人7人,無死亡病例,中藥使用率100%(數據截止28日18點),治療成效良好。醫療隊隊長徐建軍同志兩次代表江西省醫療隊接受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新聞聯播》採訪報道,真正體現了江西醫療隊的高水平和高素質。

總體而言,醫療隊取得這些成績,主要得益於並駕齊驅的“三駕馬車”:堅強有力的臨時黨支部,科學規範的醫療體系,堅實高效的後勤保障體系。

一、堅強有力的臨時黨支部

《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開篇就強調:““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落實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鞏固黨長期執政的組織基礎。”為了落實黨建要求,更是為了充分發揮137人醫療隊中61名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在組建醫療隊的同時就組建了醫療隊臨時黨支部,並由醫療隊隊長徐建軍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徐建軍在離開南昌趕赴武漢前線的動車上召開了臨時黨支部的第一次支委會,明確了支委的分工和工作任務,組建了黨員突擊隊,對轉運途中的各項工作都做了細緻的安排,保證了醫療隊在開拔至武漢駐地的路途中兩次物資搬運順利進行,全體人員平安到達,所有醫療設備和物資完好無損。到達駐地安頓後,立即召開了第二次支委會,明確了近期工作安排,並在會後召集全體隊員召開戰前動員會。開科收治病人的前一晚,臨時黨支部又召開了第三次支委會。這次會議針對第二天的開科工作做了詳細的籌劃,包括診治區域劃分、防護流程、診療規範、收治制度、人員組織等各方面任務。最重要的是,考慮到這是醫療隊首次進入病區,隊員們對病房環境不熟悉,各項工作制度及流程尚未經過實戰檢驗,開科後病人將呈現短時間集中收治的問題,這個時間段往往是最容易出現診治和防護風險的。因此支委會明確了首個工作班次的醫護人員以黨員為主。2月15日上午,支部書記徐建軍會同支委張超及龔園其率先進入病區做好區域規劃及物資準備。下午13點,三名支委龔園其、王愷、杜曉紅帶領其他9名隊員(其中7名黨員)首先進入隔離病房收治患者;護理團隊的第一個24h班次,39名黨員均進入了隔離病房工作。因為籌劃得當,準備細緻,第一天收治病人的工作整體忙而不亂、有序進行,一位入院時情況危重的病人也在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後迅速穩定下來。在全體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感召下,目前已有61位同志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積極要求向黨組織靠攏,向先進黨員看齊。根據一貫表現和在此次醫療隊的工作情況,二附院黨委批准了37名同志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同意了24名同志列為黨員發展對象,同意吸收3位同志為中共預備黨員,批准一位同志按期轉為中共正式黨員。今天,預備轉正黨員、預備黨員、老黨員代表以及部分黨員發展對象在駐地舉行了一場簡單而隆重的入黨宣誓儀式,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的工作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戰“疫”十五天


戰“疫”十五天

為了發揚醫療隊中青年隊員勇於擔當、敢於創新的精神力量,發揮青年在抗疫鬥爭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支部組織建立了醫療隊青年突擊隊,由35名青年隊員組成,平均年齡31歲,其中17名黨員,6名團員。青年突擊隊帶頭挺進隔離病房,主動為身體不適的同事頂班,加班救治病人……在每一個夜班裡,在每一次的搶救中,都有這支朝氣蓬勃的隊伍的身影。這一切都充分展現了勤於學習、善於創新、甘於奉獻的新一代二附院青年的精神風貌,他們喊出了“有困難,我先上”的最強音。

戰“疫”十五天

二、科學規範的醫療體系

在抵達武漢的當夜,醫療隊在隊長徐建軍的組織下召開了醫療組和護理組的組長會議。會議首先確立了“防治並重”的醫療宗旨,要求各治療組通過採取臨床救治與多學科支持,醫療與護理、醫療與管理相結合的治療措施,有效避免輕症患者向重症患者轉變、重症患者向危重症轉變,切實提高救治效果;

第二,制定了業務培訓計劃,對醫療隊員進行防護培訓及新冠肺炎的診治規範進行培訓,保證隊員全體過關。13號夜晚,不顧舟車勞頓,醫療隊即連夜進行了第一次的防護培訓;

戰“疫”十五天


第三,由副隊長龔園其、張超作為醫護業務的主要負責人,分別根據感染病房的感控要求以及新冠肺炎的疾病和診治特點,制定了相應的診治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和感控及自身防護制度,並根據醫療隊醫護人員的不同專業和年資,合理調配治療小組,科學制定值班計劃,使得每個班次的醫護人員都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從人員結構上保證了醫療安全;

第四,確立了每日醫護組長聯席會議制度,對每日診療及護理活動中反映出的醫療護理方面的問題進行交流,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不斷改進診療及護理流程,提高救治效果;

第五,確立了每週大查房制度,每週由醫療隊隊長徐建軍帶領各醫療組和護理組組長進行大查房,對於疑難危重患者進行詳細討論,針對危重病人進行“一人一策”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必要時提請院內會診以及與南昌大學二附院的遠程會診;

戰“疫”十五天


戰“疫”十五天


第六,建立醫療質控體系,按照國家衛健委及協和醫院聯合醫務處的要求,對診療行為、感控、醫務人員防護以及醫療文書等工作進行常態化的質控,從制度上保障醫療質量。

第七,先頭部隊救治經驗的無私分享。先期到達的江西省首批援鄂醫療隊在隊長祝新根同志的帶領下,積累了豐富的診治和防護經驗。在我隊到達的第二天,祝新根就帶領部分骨幹隊員來到我隊駐地,指導大家進行防護訓練,分享診治經驗。江西省援鄂護理隊隊長唐浪娟以及餘嬌護士長也來到駐地,指導護理工作,分享防護經驗。先期抵達隊伍的寶貴經驗,對我隊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大有幫助。

第八,救治行動離不開規範的醫務管理。臨時黨支部支委、醫療隊聯絡員何顯炬加入了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的聯合醫務處,每天及時將國家衛健委及醫務處制定的各項政策及規範傳達給醫療隊,同時也將病區醫護救治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向醫務處反映或者進行協調解決。何顯炬同志從醫務管理的角度協助醫療隊副隊長龔園其、張超,制定符合醫療質控的各項診治制度及工作計劃,為更加安全規範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管理保障。

第九,經驗豐富的醫療、護理小組。組建醫療隊伊始,醫院就將呼吸、重症、麻醉、內科及外科專業的臨床醫生合理劃分了四個醫療小組,使得每個治療組的的專業搭配均衡,由四位高級職稱醫師擔任醫療組長。龔園其主任、毛盛勳主任、王愷主任、杜曉紅主任都曾分別參加過“98”抗洪、“非典”防治、汶川地震以及其他江西省應急醫療救援隊工作,都有著豐富的臨床救治經驗。護理隊員分為8個小組,每個組都有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長帶隊,既保證了護理質量,又最大限度保障了隊員的自我防護。

戰“疫”十五天


第十,因地制宜,科學施治。醫療隊接診病人之後,不但根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診療規範科學施治,而且因地制宜投入使用創新技術。來自南昌大學二附院麻醉科的華福洲博士將自己的一項專利技術——簡易呼吸器,應用於需要氧療的新冠肺炎患者。與常規的鼻導管、面罩以及無創呼吸機等給氧方式相比,這款呼吸器在快速提高患者氧交換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大幅減少患者呼出的帶病毒氣溶膠的形成。該項技術在2月28日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中介紹播出。

戰“疫”十五天


戰“疫”十五天

科學規範的醫療體系有力保障了Z15病區的診治工作有效開展。開科以來,有兩位危重患者經過科學診治,成功地穩定並減輕了病情,各項指標均明顯好轉,已從危重型轉為重型。有四位重型病人經治療痊癒出院,多位重型患者已成功轉為普通型和輕型。


三、堅實高效的後勤保障體系“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在收到國家衛健委組建援鄂國家醫療隊的通知後,在醫院黨委行政的組織領導下,南昌大學二附院的各個科室都緊急行動起來。後勤工會等相關部門在不到去12小時的時間裡,不僅組織裝運了40多件大小不等的醫療設備和118箱診療防護物資,還將137位醫療隊員的生活物資運送到位,從後方保障了醫療隊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由於南昌大學二附院並非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前期的防護物資配備受限,為了此次援鄂醫療行動,醫院毫不吝嗇,所有防護及診治物資優先保障援鄂醫療隊,用隊長徐建軍的話說就是:“這次,二附院把(防護物資)家底都掏空了”。在醫療隊抵達武漢後,醫院想方設法,多方籌集,為醫療隊安排了兩次愛心專列為前方運送醫療和生活物質,極大緩解了醫療隊初期的物資緊張狀況。

戰“疫”十五天

在武漢一線,為保障隊員補給,隊長徐建軍也親自出馬,主動與駐地政府部門及受援醫院對接,協調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資的供應,保障了醫療隊防護物資的及時到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建軍的努力協調下,擔負我醫療隊接待保障任務的武漢市漢口站綜合管理辦公室對醫療隊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在駐地大廳設立了“外援天使愛心超市”,不但提供免費生活用品,而且24小時免費提供熱湯小食,讓晚班歸來的醫療隊員們一回來就能喝上熱湯、吃上熱食,極大疏解了晚班隊員們的疲乏和困頓,深受隊員們的好評。隊員們紛紛點贊稱:“這是這輩子喝過的味道最好的湯,吃過的最香的茶葉蛋。”

戰“疫”十五天

到達武漢的第一天,醫療隊就在駐地管理單位的支持下,設立了物資庫房儲存醫療、防護及生活物資。具體負責庫房管理的就是大家口中的暖心“大管家”張超以及她組建的物資專班。她不僅要擔負護理的業務指導以及心靈治癒小分隊的工作,而且還要帶領物資專班負責醫療隊所有物資的接收、分配以及管理工作。小到一塊肥皂、一條毛巾,大到各種防護器具以及醫療設備,她都親力親為,毫不馬虎。物資專班的精準安排,既保證了每位進隔離病房的隊員都有合格的防護裝備,又做到了各項物資合理使用,絕不浪費。正是有這樣一位好“管家”,醫療隊的救治工作、隊員的防護工作和隊員的生活保障工作才能做到有條不紊、井然有序。戰“疫”正酣,曙光在前!南昌大學二附院抗擊新冠肺炎援武漢國家醫療隊的工作已然步入正軌,在今後工作中,“三駕馬車”將繼續穩步前進,在一線戰“疫”中發揮更大的效用及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