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膝關節疼痛,可能是假半月板損傷,實際是髕骨軟化

現在的年輕人似乎分為兩個極端,一類特別愛運動,一類幾乎不動。 前者運動過度後出現髕骨軟化,後者長期不用動,髕骨軟骨面也會逐漸退化變薄。一次長途旅行或爬山後, 膝關節會疼痛很長時間,甚至被誤診為半月板損傷。

膝關節疼痛,可能是假半月板損傷,實際是髕骨軟化

髕骨軟化是指髕骨和股骨滑車面過度使用、反覆摩擦,使髕骨軟骨面退變。髕股關節面會引起髕前疼痛,上下樓疼痛,過度運動後疼痛。另外一個疼痛的特點是:長時間坐位後,站起時疼痛。比如長時間開車、看電影等( 英文解釋movie sign)。髕骨軟化多是年輕人。以前的文獻上冠以chondromalacia等字樣。多數因運動過度引起,平時多數沒有疼痛。而現在在門診看到一些年輕人,長期不運動產生類似的髕骨軟化的症狀。其機理不太清楚,但以我個人在手術中觀察的結果看,軟骨軟化是明顯的,但成因不同於髕骨軟化。

我們現在的人群,每天的靜態時間,即沒有步行或其它活動的坐躺時間可能高達22-23小時。因此整個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骼、肌肉、韌帶、軟骨都普遍退化了。膝關節的軟骨,在人大約25歲左右時發育到頂峰。其厚度、強度、韌性、抗摩擦力都是最佳的。但其後的歲月裡軟骨開始老化,恰恰是這個年齡段正是青年白領打拼的時間,多數人在大學還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上班以後卻忽視了,幾乎沒有體育鍛煉。軟骨長時間沒有均勻正常的應力刺激,逐漸萎縮、變薄、變脆。會產生類似髕骨軟化的症狀,如果這時有一次劇烈運動,髕骨軟受損後會很長一段時間疼痛,需要各種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肌肉練習才能慢慢恢復。

這時候會發生一些特殊情況, 由於長時間疼痛不緩解,多數人會做核磁共振,這年齡段的膝關節核磁發現髕骨軟骨退變,會有些困難。但多數放射科會報半月板損傷或半月板變性。而有些骨科醫生在體格檢查時各種半月板擠壓研磨試驗,在極度屈曲時都會涉及髕股關節面可能會造成半月板損傷的假象,如麥氏徵假陽性,最終選擇關節鏡手術,如果術後休息一段時間恰好髕股關節能夠恢復則疼痛消失,否則術後仍然存在疼痛。這樣的臨床病例不在少數。

由此可見無論是過度使用髕股關節面或者不用都是不對的,髕股關節都需要適度的、持久的、柔和的體育鍛煉,才能使你的關節永葆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