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战“疫”战贫两不误 最是一年春光好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

连日来,白河县城关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建设,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经营主体有序复工。一时间,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一片繁忙景象,那个熟悉的春天又回来了。

产业园里春耕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公路村党支部书记、陕西君慧坤农业公司负责人熊坤清来说,春天除了山间绽放的花和渐绿的树,最美的风景莫过于刚刚开挖的一窝窝0代天麻种,一个个拇指大小冒着白尖儿的籽种在阳历四月前后移栽下去,到了年底就长成了半斤重的成品麻。

“过了‘雨水’温度起来了,花栗树的水分逐渐增多,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准备菌棒,育制菌床,要赶在4月前把这2万平方天麻种移栽完成。”测量完最后一个居家隔离人员体温,确认无异常后,熊坤清就带着技术员满山转悠,寻找合适的种植地块,准备育制菌床。

从1月22日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熊坤清一刻也没闲着,白天带队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排查县外返乡人员,晚上要分类整理排查人员台账、电话回访居家隔离人员情况,就连大年三十的团圆饭也是靠一桶泡面解决的,眼瞅着天麻种植的节令到了,他心里直犯嘀咕。

就在熊坤清犯难时,镇上春耕产业指导组到村了,聘请的技术员也到岗了,选地块、采菌棒、育菌床......全镇天麻移栽工作全面铺开,11万平方米天麻产业地块已准备就绪,菌棒采伐,菌床育制稳步推进当中。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正值春季管护关键期,安坪社区簸箕山生态园建设基地,工人们正戴着口罩忙着给紫藤花打桩,三十亩国花牡丹已迫不及待吐露花蕊。胜利村的千亩林果园里,果农们正在抓紧给樱桃、枇杷、桃树培土施肥、防治病虫,再过两月又将迎来水果丰收季。

忙完田间忙车间

“工厂消毒防护措施做的很到位,我们上班很放心。”测完体温,消完毒,做好防护措施,陈能娥坐在熟悉的工位,手指随着缝纫机的节奏上下翻飞,一件件制成品被分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自2月12日复工以来,益成服饰公司已有58名员工返岗上班。

“工人每天要测量两次体温,车间每天要进行三次消毒,员工就餐实行分餐制,防疫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公司行政办主任变身防疫总管,连老板也得听他指挥,看着第一批出口订单即将完工,派昂电子的李富兵很是自豪。

自快递业复工以来,秦大山公司葛根茶订单逐渐增多,虽然车间工人还未返岗上班,但公司销售部门已复工运营。

为有力有序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统筹兼顾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城关镇第一时间成立复工复产工作专班,按照先农业、后工业、先分散、后集中的原则,对辖区内企业进行逐一检查指导,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支持迅速复工复产,同时就企业防控物资短缺、人员返岗不畅、供应链保障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服务。

截止目前,全镇7个重点项目、26家企业、301户市场主体已相继复工复产。

脱贫增收干劲足

近日,黄纯国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原来是驻村工作队为他解决了临时就业问题。

黄纯国是安坪村的建档立卡贫户,通过干部帮扶和自身努力2019年底脱了贫,年前一直在成都建设工地务工,收入挺稳定,准备今年再大干一场。

突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计划,眼瞅着3月了,一直无法返岗上班。“日子刚刚好过点,这一下子没了收入,又要紧巴了。”入户走访中,安坪村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帮忙调整就业计划,把黄纯国聘为村上疫情防控信息员,又帮助妻子董艳介绍到惠美思毛绒玩具厂上班。

“我们两口儿在门跟前务工,收入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忙完工作,还能照看三个孩子上网课。”对于现状,黄纯国颇为满足。

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该镇扎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查一补两落实”工作,完善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做好“两类人群”的监测和帮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脱贫户返贫、边缘户致贫,确保帮扶不脱钩。对全镇剩余183名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精准管理、精准帮扶、因人因户制定好产业、就业计划,帮助谋划增收项目,落实接收措施,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从田间到车间,从城市到乡村,广大干部群众一手战“疫”,一手战贫,奋力实现“疫情防控打胜仗、经济发展紧跟上”。(马运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