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新浪财报表现亮眼,微博借钱因高利贷、诱导未成年人借贷等陷纷争

新浪财报表现亮眼,微博借钱因高利贷、诱导未成年人借贷等陷纷争


2020年2月26日,在线媒体公司新浪公司(以下简称“新浪”)(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INA)公布了未经审计的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会计年度的财务业绩。

财报数据表现显示,新浪2019财年净收入同比增长3%至21.6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同比下降3%至17.4亿美元,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1%至4.193亿美元,主要得益于新浪金融科技业务以及微博于2018年第四季度收购的的直播业务所产生的的增量收入。

新浪财报表现亮眼,微博借钱因高利贷、诱导未成年人借贷等陷纷争


值得注意的是,新浪的主要金融产品“微博借钱”,因高利贷、暴力催收屡遭用户投诉,还曾因诱导未成年人借贷为明星打榜而遭质疑。

此外,新浪表示,对于2020年第一季度,新浪微博业务已经显著由冠状病毒爆发影响中国 。由于变化情况的高度不确定性,我们对这种流行病带来的整个季度收入影响的可见性有限。根据我们目前的最佳估计,微博预计按固定汇率计算,其2020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将同比下降15%至20%。该预测反映了微博的当前和初步观点,该观点可能会发生变化。

27日,新浪股价跌幅4.01%,盘中最低价每股32.16美元,收盘报价每股32.77美元。

新浪财报表现亮眼,微博借钱因高利贷、诱导未成年人借贷等陷纷争

1


广告业务造血能力下降,依靠金融业务自救


2019财年,新浪公布的净收入为21.6亿美元,较2018年的21.1亿美元增长3%。其中,广告收入为17.4亿美元,比2018年的17.9亿美元下降了3%,这主要是由于门户网站广告收入下降以及负面的货币换算影响所致,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1%至4.193亿美元,主要得益于新浪金融科技业务以及微博于2018年第四季度收购的的直播业务所产生的的增量收入。


此外,新浪旗下上市品牌微博也发布了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微博2019年净收入为17.7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3%或同比增长7%。其中,主营业务广告和营销收入为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增值服务收入为2.367亿美元,同比增长8%,增长较快。

据了解,新浪的收入来源于两部分,大部分收入来自微博,一小部分来自其自己的门户网站,收入主要来源为广告业务。相比而言,新浪的门户广告收入下降,微博的广告收入增长乏力,但仍然很赚钱。而在非广告收入方面,新浪比微博的造血能力更强,金融科技业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19年全年,新浪金融科技实现净收入2.07亿美元,同比2018年1.11亿美元,增长86%;2019年四季度,新浪金融科技业务净收入7776万美元,同比2018年2730万美元增长185%;如果刨除门户端其他业务收入影响,实际增速高达154%。按门户端55%的毛利率计算,新浪金融科技的毛利润1.14亿美元(约合8亿元人民币)。

从长期来看,2016年一季度至2017年一季度,新浪金融科技收入较为平稳,2017年二季度开始,金融科技收入开始大幅增长,并于当年三季度到达顶峰;2017年四季度到2018年四季度,由于现金贷新政的出台,导致行业集体入冬,新浪金融科技业务也没能幸免,陷入了一年的萧条期;2019年一季度起,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再次猛增,且增长曲线逐季趋于陡峭。

事实上,新浪早在2015年便开始布局金融业务。2019年年底,新浪旗下平台——新浪爱问普惠已解散。爱问普惠的“新浪有借”最初定位为一款现金分期产品;“有还”作为一款信用卡余额代偿产品,于2018年5月正式更名为“新浪卡贷”,并且提供在线办理信用卡服务。后来,二者均升级为贷超平台,为多个现金贷平台导流。

随着爱问普惠的解散,新浪的金融版图缩减了不少。新浪金融官网显示,目前,新浪金融有微聚未来,小象优品,仓石基金,新浪易融等业务条线,覆盖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两大类业务。但其核心业务自始至终都是现金贷,微博借钱成为新浪目前主要的金融产品。

新浪财报表现亮眼,微博借钱因高利贷、诱导未成年人借贷等陷纷争

2


现金贷产品争议颇多投诉不断


高利贷、暴利催收这些困扰消费金融、现金贷公司的普遍问题,新浪旗下现金贷产品微博借钱也难以避免。

公开资料显示,微博借钱的主体为北京微聚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其于2015年8月成立。2017年2月,微博借钱在微博上线,并于2017年7月获新浪2亿元注资控股,微博钱包作为新浪借钱的导流入口。

微博借钱资料显示,微博借钱合作资金方,包括百信银行、新网银行、烟台银行、众邦银行、包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

聚投诉21CN平台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微博借钱投诉量达到3031条,其中以高利贷和暴利催收为主。

新浪财报表现亮眼,微博借钱因高利贷、诱导未成年人借贷等陷纷争


聚投诉平台,耿先生向微博借钱借款15000元,借款期限为半年,每月支付本息2950元,按照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来计算,微博借钱的年利率达到了59.33%。而国家法规层面规定借款年利率超过36%为高利贷。

新浪财报表现亮眼,微博借钱因高利贷、诱导未成年人借贷等陷纷争

客服表示,耿先生的借款利率为36%。事实上,按照到期后一次性还本付息的方式来计算,利率确实为36%,但耿先生的情况为每个月支付本息,显然,微博借钱计算利率的方法和用户计算利率的方法不一致,因此微博借钱屡收用户投诉。

新浪财报表现亮眼,微博借钱因高利贷、诱导未成年人借贷等陷纷争

另外,一些用户表示微博借钱存在暴力催收,读取通讯录的行为。

新浪财报表现亮眼,微博借钱因高利贷、诱导未成年人借贷等陷纷争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网络安全实践指南——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指出,金融借贷基本业务功能必要的信息包括手机号码、账号信息、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个人征信信息、紧急联系人信息、借贷交易记录等。在获取紧急联系人信息一栏,《规范》要求该信息仅用于金融机构在借贷人逾期不还时进行催款,应允许用户在金融借贷应用中手动输入紧急联系人信息,而不应强制读取用户的通讯录。

此外,2019年11月21日,一则关于新浪“微博借钱”的帖子,引发关注。帖子内容为“粉圈小姑娘千万千万不要因为追星借微博网贷,利率过高得不偿失,还不起到头来家人帮你负责那么你追星也直不起腰板。”

新浪微博上,由“微博借钱”平台发起的打榜活动中,打榜奖励规则里出现,向“微博借钱”平台贷款,数额越大,在该榜单上的点赞数就翻倍越多。在榜单中占据前排的,几乎都是当下知名度较高的流量娱乐明星的粉丝。

值得注意的是,前来打榜的粉丝当中有未成年人,该平台主推网络借贷,存在吸引未成年人借贷的争议,给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引导。

对此,“微博借钱”平台回应称,“双11网购势力榜”确实是由“微博借钱”平台所发起的,“微博借钱是微博平台面向用户的众多服务之一,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每个平台都有开放活动的权利。”“我们的规则里写明了可以邀请好友为自己的偶像冲榜助力,但是我们无法限制网友的身份。”

“我们也确实发现客观上存在一些(对未成年人价值引导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在未来活动中,会更注重价值引导的完善。”工作人员还表示。

受抖音等的冲击下,新浪的广告业务收入增长受到冲击,来依靠背后的海量用户来发展金融业务自救。但也应注意产品利率不符合监管规定、贷后风险管理、未成年人价值引导等带来的用户留存率、资产不良率等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