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Papi酱与母亲争吵:大多数家长信奉的“刻意感动”,其实是种伤害

看了这么多年的电视,发现了很多“套路”,先不说主角光环,我们可以回想一下,电视剧中各种矛盾是不是因为“为了你好”的话或想法出现的,那些“虐恋情深”往往是其中一方以“爱”为名,不顾另一方是否需要,是否愿意,是否接受,看电视的时候,我们看的咬牙切齿,恨不得冲进电视,敲醒那些个“自以为是”的人。

不过都说灵感来源于现实,难道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发生吗?有的,很多人小时候都会常常听到父母和自己讲:我是为了你好。其实这是教育学上所说的“刻意感动”,大多数父母希望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让子女珍惜时间、奋发向上,仿佛只要说了这些话,孩子就能马上鲤跃龙门,遨游九天。


Papi酱与母亲争吵:大多数家长信奉的“刻意感动”,其实是种伤害


“刻意感动”的套路

papi酱曾发了一条视频在微博上,讨论父母与子女之间“刻意感动”的关系。她的父母也喜欢将“爸爸妈妈砸锅卖铁也要……,如果当初不是为了你,我就会……”挂在嘴边,而因为这些,她与母亲也有过争吵。

很多家长也许不知道刻意感动”这个概念,但并不影响他们灵活的运用,在懵懂中他们早就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果父母的“为了你”是让子女放弃想要追逐的梦想、生活,尽管子女在当时可能不愿反驳,却也会心存芥蒂,与父母渐行渐远,如果父母的“为了你”让父母放弃了很多,这种付出甚至感动了父母自己,而作为子女,听到这些之后,心里其实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会有一种负罪感,“爱”是动力,也可能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

除了“为了你”之外,常见的说辞还有:

“你知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你就这样报答我吗?”

“虽然打了你,但是我的心里也很难受。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只要你好了,我们再怎么辛苦都是值得的。”

这些话,其实是没有错的,而且很多孩子,都会在这些说辞下变得很听话。因为他们内心渴望父母不再为自己牺牲那么多,父母爱孩子,孩子又何尝不希望父母能快乐,因此虽然一些顺从和听话可能是违心的,但是为了报答父母,为了让父母开心,他们只能说“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Papi酱与母亲争吵:大多数家长信奉的“刻意感动”,其实是种伤害


父母“刻意感动”的伤人之处

1、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会怕自己会给父母带来麻烦,会觉得对不起父母,也即使遇见困难,受到委屈,也不敢告诉父母,就算情绪低落,也只会默默的伤心、流眼泪,还不敢在家人面前表现出来,而且会变得敏感起来,内心也比较脆弱,缺乏安全感。

2、让孩子过于自责

孩子产生了内疚心理,既对父母愧疚,又怕他们不爱自己,他会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会迎合父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如果做的事情让父母失望,父母却没有及时引导,可能会让孩子过于自责,把错误都揽到自己的身上,觉得自己不够优秀,造成压力过大,精神压抑,如果孩子心理素质不好,甚至会认为自己的存在可能是一个错误,而太多的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孩子可能会走向抑郁,而这种情绪长期无法排解,孩子也容易走极端。

3、容易出现“反常”行为

都说堵不如疏,情绪就像一面湖泊,时而平静,时而澎湃,会管理的人会让水流向心田,让心田得到滋养,但是如果长期压抑,将湖水一直困在湖中,一旦爆发,滔滔不绝的湖水,一定是争先恐后的向出口宣泄,而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一些过激的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做了大错事,甚至犯罪的人,经常看起来很乖巧听话的原因。


Papi酱与母亲争吵:大多数家长信奉的“刻意感动”,其实是种伤害


想要轻松做父母,就要放下套路,

1、给孩子应有的尊重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没有形成自己的自尊意识,所以没有必要尊重孩子。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期盼社会对自己尊重,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无论年龄多么小的人,他都是要面子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要正视孩子的付出和努力,不要盲目的攀比,要让孩子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不要名义上为了孩子好,却不顾及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只是用所谓“过来人”的意志来绑架孩子。

而如果父母能切实从孩子角度出发,首先尊重他们的意愿,即使不说,孩子也会明白:父母是为我好。当他们遇见挫折,遭受失败时,也会告诉父母,即使父母可能也无法真正的帮助他们,他们负面的情绪也会有消除的地方,不会一直抑郁在心中。


Papi酱与母亲争吵:大多数家长信奉的“刻意感动”,其实是种伤害


2、言传身教

好的教育,是如春夜喜雨一般,润物无声。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要言传,告诉孩子生活的技能,生命的意义,也要身教,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与父母有关,所以,想要孩子有礼貌,父母要先做有礼貌的人,想要孩子珍惜时间,父母要先合理安排时间;想要孩子健康快乐,父母要先爱运动。真正做到言行合一,才能和孩子打成一片,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3、学会理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犯错可能无法避免,但是他们还有改正错误的机会,而改正之后他们会很忐忑的,他们很期待家长对他们的评价,所以如果孩子的确有进步,也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家长一定要及时的告诉孩子,这样会让教育变得事半功倍,也会让孩子面对生活更加积极和乐观。

很多家长不知道,有一种伤害叫“刻意感动”,家长希望孩子生活的好,至少比自己更轻松,本意是单纯的,没有害的,但是因为不了解,无心之中可能就对孩子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Papi酱与母亲争吵:大多数家长信奉的“刻意感动”,其实是种伤害


让父母与子女之间,少一些伤害,多一些温情,少一些争吵,多一些理解,让孩子快乐成长,让父母更加轻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