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流浪地球》中,韩朵朵在急需救援时对着广播喊出的这句话。

而这也如《流浪地球》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是中国电影人进军科幻领域埋下的希望的种子。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翻看北美历史票房排行榜,前10名的电影里科幻片就占了7部,前20名里占比65%,前100名里占比47%,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科幻类型无疑是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

可惜的是,中国影人在科幻领域的探索几乎为零,《未来警察》《机器侠》这些更像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片,票房和口碑都不如人意。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所以当初在启动《流浪地球》项目的时候大家都并未抱有太大希望,毕竟《三体》已经烂尾,而导演郭帆又只是一个靠着青春片《同桌的你》走入大众视野的新人。

可经历了重重磨难,从几百人的小团队慢慢成长为了7000人的大家庭,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他们始终坚定希望。

四年后《流浪地球》剧组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甚至超出预期的答卷。

原著作者刘慈欣认为"一时间很难相信这是中国科幻大片的第一次尝试,即使以美国科幻电影的标准衡量,在特效、故事等方面也达到了一流水准"。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在严厉的豆瓣评分体系里,《流浪地球》拿下了7.9分,超30%的观众打出了5星。

票房收入则达到了46.86亿元人民币,在内地票房排行榜中夺得第3位,在全球票房排行榜中拿下了114名的好成绩。

空手套战狼

其实导演郭帆在接下《流浪地球》项目之前,电影局是希望他能够继续拍摄更大制作的青春片,可是他却说"我想拍科幻片"。

就这样,被卡梅隆和阿方索拒绝的《流浪地球》便落在了郭帆的肩上,但是他们的预算却少的可怜。

以好莱坞拍摄的一线科幻电影成本来看,《流浪地球》的实际成本据说还没有达到他们的1/4,可能仅在3亿到5亿人民币之间。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可是郭帆没有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制片人来筹算这些事情,反而是找了曾经参加过快男、为《魔兽世界》做过配音、毫无制片经验的龚格尔。

龚格尔也很好奇,为什么郭帆会找他,郭帆如此说到"我们很缺这样懂专业的制片人懂创作、懂制作内容、懂流程,制片人去弄钱这个事其实特别的不对,制片人应该是对整个影片的制作管理"。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就是这样毫无科幻片经验的组合,支撑起了这个几千人的剧组,带领他们渡过了一个个难关。

郭帆去联系吴京的时候,其实只是让他客串一下,当时的吴京并没有很大兴趣,甚至郭帆介绍的那些理论他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不过看到郭帆拿着剧本各处求人的样子,他想到了自己当初带着《战狼1》去拉投资时也是如此,充满了热情却又不被别人看好。

于是他跟郭帆说"我可以帮你,但我就一个条件,当你成功之后,要记得去帮助另一个'吴京'、'郭帆',去帮助新类型影片的那群年轻人就行。"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但没想到原本只准备出演2天的配角却变成了参演31天的主角,甚至不少人笑称郭帆是"空手套战狼"。

后来因为资金不足,郭帆和龚格尔卖了自己的房子,但也只分别凑到了一百多万和几十万,好在吴京慷慨解囊,投资了6000万元,甚至还放弃了片酬,更调侃自己是"带资进组"。

资金上的问题解决了,最难的便是如何在有限的预算条件下完成优质的场景道具制作。

他们历时15个月,画出了3000多张概念图,光是在网络上流传的"行星发动机"设定稿,就超过了16张。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而分镜头剧本达到了8000多张,一个修改了153版的特效镜头在电影里只出现了3秒。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框架定好之后,他们又做了1万件道具,包括一些关键性的道具车也是实体制作,而材料更是贵的吓人,还有不少需要从国外进口。

为了节约成本,他们的置景尽量采用重复的形式,但最终的实景大小延展开来还是达到了10万平米,相当于15个足球场大小。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除此以外,为了减少电影中可能会出现的科技漏洞,他们从中科院请来了4位科学顾问,一遍又一遍地探讨剧本中的专业问题,最后才有了如今《流浪地球》中的宏大世界观。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刘慈欣对于制作团队的匠心精神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说"这部电影的制作团队以他们的情怀和令人钦佩的巨大努力,让中国的科幻电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

吴孟达拍到需要吸氧

拍摄《流浪地球》的四年被郭帆形容为"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自从开始拍摄后,郭帆平均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有时候还会焦虑到连续几天睡不着觉。

为了一个镜头,郭帆改稿251次,如果修改一次需要3分钟,那么一个镜头修改完至少需要12小时,而整部电影单是特效镜头就有4千多个。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不仅制作人员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各个主演们也是经历了十分痛苦的"折磨"。

他们当初找到吴孟达的时候,吴孟达表示"在拍摄之前看剧本时,甚至都不相信这个剧本是中国人写的",但是看到这帮年轻人如此努力地在为这部科幻片努力,他很好奇,他想试一试。

不过当时已经66岁高龄的吴孟达身体并不太好,早在2014年就多次被传出去世的消息,于是深知自己身体状况的他早早就立好了遗嘱。

在他参与《流浪地球》拍摄时,他的心跳其实只能达到每分钟三十几下,无论是行走坐卧都需要人在旁边看护,更别提他还要穿上60斤的宇航服吊威亚。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很多次吴孟达拍摄完一点镜头,就需要吸氧才能缓过气来。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有一场电梯的戏,吴孟达刚刚戴上面罩就感到呼吸不畅晕倒了,最后被送进了医院。

不过这些并没有让吴孟达放弃,他还是靠着毅力完成了所有的拍摄。

他说"

观众哪怕以后拿着电脑一格一格地看,一帧一帧地找,上面的脸都得是我,而不是替身"。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实际上,他们所穿的宇航服放在年轻人身上也是很大的负担,本来吴京还以为没有动作戏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拍摄,结果发现穿上这些衣服拍摄比动作戏还累。

因为穿脱太过麻烦,即使熟练了之后也至少需要半小时时间,于是他们一般都尽量少喝水避免上厕所,最长时间他们曾经有27小时没有脱下衣服。

当他们休息的时候,只是让工作人员弄了几个脚手架,将衣服用绳子提起来,而人依然待在衣服里,吴京还吐槽就像是"冷库里挂着的半扇猪、半扇牛"。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考虑到吴孟达不太擅长拍摄威压的戏份,吴京在拍对手戏时需要一个人承受住两个人的重量,一天拍摄下来,他的肩膀被磨破了,腿也肿了起来。

更让大家受不了的是衣服里浓烈的塑胶味,他们经常被熏到吐,有的演员还来不及卸下面罩就已经吐了。

他们的衣服在剧组里还算比较轻便,那些战士的机甲外套超过了80斤,李光洁说"要不断地做心理建设,很多地方都很疼,那种疼痛是你无法忘掉的"。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但即使这么厚重的衣服也没有让他们放松对细节的追求,有一次仅仅为了调屈楚萧的一个动作,就花费了一两个小时。

因为空间的狭小,屈楚萧还不幸被道具卡住,工作人员只能躬着身子跪着爬过去帮屈楚萧理清障碍。

吴京不感兴趣、吴孟达不看好,这部电影差点垮,却神奇挣46亿

事后导演郭帆表示,其实这样一场戏最后可能呈现在电影里只会有一秒的镜头。

结语

郭帆知道其实自己还有一些不足,如果与《星际穿越》相比"

我们确实有差距,人家干了五十多年,我们这才是第一次"。

但最为可贵的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完成的这一次科幻片探索带给了国人希望,他们让观众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也能有值得期待的未来。

#流浪地球#、#吴京#、#吴孟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