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關鍵技術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關鍵技術

兔眼藍莓

兔眼藍莓是從野生兔眼越橘(Vaccinium ashei Reade)類品種中選育出來的栽培品種,果實成熟前其顏色紅如兔眼,故得名為兔眼藍莓。樹體高大,壽命長,樹勢較強,栽培品種的樹高一般在2-3m野生種有的可達6m,落葉或有時近於常綠。葉闊橢圓形至卵形,長4-7cm,寬2-4cm,全緣或有鋸齒。

與高叢藍莓種類相比,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適宜生長的土壤pH值在4.5-5.5左右,一些品種在pH值為6.0以下能正常生長。兔眼藍莓比較抗旱,耐溼熱,但抗寒性較差。-15℃以下的低溫可使很多品種受凍害,因而適宜溫暖地區栽培。需要向北發展時,要考慮冬季凍害及非季節性變溫的問題;往南發展時,則要考慮栽培地是否滿足品種休眠期的低溫要求量,一般需要<7.2℃的冷溫需要量在300-800小時之間。

早熟品種的綠寶石,燦爛,中晚熟的南陸,晚熟的粉藍、巴爾德溫屬於兔眼藍莓系列。該品種原產於美國,跟高叢類不同的是,兔眼藍莓耐旱,耐溼熱,但是不耐寒,零下十五度的氣溫就能凍傷,是相對比較適合南方種植的藍莓品種,低溫需冷量需要300-800小時之間,果實品質要略差於高叢類藍莓,樹體高大,壽命較長。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關鍵技術

高叢藍莓

高叢藍莓主要來源於野生種的傘房花越橘(Vaccinium corymbosum L.)的選育種和雜交種。天然分佈在北美。不耐旱,適生於潮溼的土壤上,多在沼澤、溪流、潮溼的沙地以及山麓有地下水滲漏的地方形成群落。

由野生的傘房花越橘衍生出來的商業藍莓種類有北高叢藍莓、南高叢藍莓、半高叢藍莓三大類,品種有150種以上。

1、北高叢藍莓

中熟品種有藍豐,都克,晚熟品種有布里吉塔和大藍金,中晚熟品種有萊格西,這幾個品種屬於北高叢藍莓,特點是抗寒性強,有些品種可抵抗零下三十度的低溫,休眠期需要低溫的時間較長,一般要求7.2度以下需冷量時間在800-1200小時左右,有些品種在600小時以上,是所有藍莓品種中經濟價值最高的類別。

2、南高叢藍莓

早熟品種奧尼爾,中熟品種夏普藍,薄霧屬於南高叢藍莓品種。南高叢是從美國引進而來,特點是不需要太長的冷溫時間,對冷溫需要量比較低,一般在200-400小時,適合向南部地區發展,南高叢藍莓樹體都比較小。

3、半高叢藍莓

半高叢藍莓一般常見的有三種,北村,北陸,晚熟的北藍。半高叢是北高叢藍莓與美國等地的野生種矮叢越橘雜交獲得的,優點是抗寒性極強,普遍可抵抗零下三十度甚至三十五度低溫,樹體矮小,果實質量優於南高叢,個頭略小於北高叢。但是低溫需冷量很高,一般都要在1000小時以上。



矮叢藍莓

矮叢藍莓也稱做野生藍莓,目前經濟價值較高的主要為狹葉越橘(V. angustifolium Aiton)及其變種。植株高5-40cm,株叢大而密,樹形匍匐狀。葉和小枝光滑元毛。矮叢藍莓主要依靠地下莖繁殖蔓延,定期焚燒可使其群落復壯。

矮叢藍莓天然分佈於美國東北部的緬因州至明尼蘇達州一帶和加拿大東部部分地區,在開闊、乾旱的石質或砂質高地上分佈普遍,有時形成單一的植被群落,也常分佈到廢棄的乾草地上。當森林被砍伐或燒燬時,就自然地蔓延起來。人工種植產量低,經濟效益差,至今仍依託野生資源的撫育利用。果實主要用作食品的加工原料,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多數矮叢藍莓要求<7.2℃的冷溫需要量一般在1000小時以上。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關鍵技術

兔眼、高叢和半高叢中的大果類型藍莓品種都可作鮮果栽培,但在區域氣候土壤條件適合情況下最好種植高叢藍莓。高叢藍莓對土壤條件(土壤pH 值5.0 左右,土壤有機質>3%)及肥料要求嚴格,在藍莓栽植後必須維持土壤條件滿足其生長需求才能達到持續高產優質的目的。根據高叢藍莓生產實踐,現將藍莓栽植后土壤管理與施肥的關鍵技術介紹如下。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關鍵技術

1、土壤pH值要定期檢測

高叢藍莓對土壤pH值要求5左右,土壤pH過高(pH值>5.5)時,易引起植株葉片失綠症(因缺鐵而產生);或引起植株缺氮(因土壤中的銨態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轉化為藍莓不易吸收的硝態氮)。當土壤pH值超過5.5時,植株的生長和產量都下降;土壤pH值6.0時,死株率增加;pH值達到7.0時,植株會逐漸死亡。土壤pH過低(pH值<4.0)時,導致土壤中重金屬元素活性增加,從而引起植株中毒。藍莓種植園土壤pH值會隨種植年限的增加發生變化。要每年深秋季節對土壤pH值進行測定,檢查土壤pH值是否在藍莓適宜範圍之內,若土壤pH值高於5.5就應考慮利用硫磺或其他酸性材料降低土壤酸度;若土壤pH值低於4.5(過酸)就應考慮利用石灰或其他鹼性材料提高土壤pH值。具體的改土材料的用量要根據土壤pH值的實際測定值進行計算使用。降低土壤pH值可按以下方法計算不同土質硫磺粉用量:土壤原始pH值5.5調至4.5,沙壤土硫磺粉用量26千克/畝;壤土79千克/畝;黏土120千克/畝。



2、重視有機肥施用

據研究土壤中有機質的多少與藍莓的生長及其果實的產量並不表現為正相關,但土壤有機質卻在改善土壤結構、疏鬆土壤、保持土壤水分和養分、促進根系生長髮育中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同時土壤有機質含量是藍莓園肥力的主要指標,也是生產優質高檔藍莓的基本條件。

一些發達國家的許多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為5.0%-12.0%,而高叢藍莓主產區(如膠東半島)測土的結果一般為1.0%左右,這樣的藍莓園土壤易板結,肥效利用率低,很難生產出優質果。因此,在藍莓生產中要加大有機肥使用,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是生產優質高檔藍莓的基礎措施,但藍莓園不能施用含鹽量高和未腐熟的有機肥(如生雞糞、生羊糞等),要選用含纖維素高、腐熟、含鹽量低的有機肥(如草炭土、牛糞、秸稈肥等)。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關鍵技術

3、加強土壤覆蓋管理

藍莓栽植後以根莖基部為中心進行地表覆蓋是保證藍莓良好發育,增產增收的必要措施之一。常用土壤覆蓋方式有:有機物覆蓋(能夠用來充當有機物覆蓋的材料很多,可以就地取材,一般以選用樹皮、木片、木屑、秸稈等分解較慢的材料較為理想,一般均勻覆蓋寬度1米、厚度5-8釐米,以後隔年再覆蓋2釐米厚以保持原有厚度);黑地膜覆蓋(黑地膜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發,控制雜草,提高地溫,黑地膜覆蓋與有機物覆蓋相結合效果更佳);防草布覆蓋(防草布也叫園藝布,覆蓋後可防止雜草生長,並有一定的透氣性,可保持防草佈下的土壤的空氣交換,效果優於黑地膜覆蓋。防草布的使用壽命一般3-5年)。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關鍵技術

4、施肥量一定要合理

與其他種類果樹相比,藍莓屬於寡營養植物,樹體內氮、磷、鉀、鈣、鎂、鐵、硼等含量很低。藍莓對施肥反應敏感,過量施肥容易造成減產,生長受抑制,植株受害甚至死亡,不施肥會導致不成花或花芽秕、產量低、果品質量差。施肥量要視土壤肥力及樹體營養狀況來確定。用嘉美紅利、嘉美海力寶淋根灌根或滴灌,調理土壤,促進根系發育和養分轉化吸收,用嘉美金點、嘉美腦白金葉面噴施補充中微量營養,效果非常理想。

點擊下方,進入天寶農技藍莓種植圈,可獲得藍莓種植技巧,常見病蟲害解決方案,藍莓行情及銷售技巧,讓您少交學費少走彎路!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關鍵技術

5、氮肥不能用硝態氮和氯化銨

藍莓屬喜銨態氮果樹,它對土壤中銨態氮比硝態氮有較強的吸收能力。對硝態氮藍莓不僅不易吸收還會引起生長不良,因此生產中要禁止施用硝態氮,以免對藍莓造成傷害。同時藍莓屬忌氯果樹,要禁用氯化銨。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關鍵技術

6、根據土壤pH值確定施肥種類

藍莓萌芽期,施肥種類可按以下原則進行:當土壤pH值>5.2時以硫酸銨作氮源,當土壤pH值<5.2時,以尿素作氮源,且用量不宜過大。



7、鉀肥不提倡使用氯化鉀和含氯化鉀的複合肥

藍莓對氯離子敏感,屬忌氯果樹。氯離子超過一定濃度就會對藍莓樹造成毒害。因此,對於鉀肥一定要使用硫酸鉀或硫酸鉀型套餐水溶肥嘉美海力寶,嘉美贏利來促進果實膨大,著色增甜。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關鍵技術

8、基肥要秋冬季施用

藍莓基肥有機肥為主。秋季施基肥要好於春季。秋季施基肥,肥料有較長的時間進行養分轉化,而且正是根系秋季生長高峰期,斷根癒合快,新根再生多,養分積累多,能明顯促進第2年春天的花果發育,提高坐果率並能生產出高檔果。春天施基肥越晚效果越差,容易損傷大量的新根而削弱樹勢,並造成夏秋季新梢二次生長,影響果實膨大和花芽的形成。因此藍莓施基肥可以在秋分到封凍前進行,不提倡發芽後或開花坐果後再施基肥。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關鍵技術

9、基肥施用提倡地面淺施肥

藍莓根系淺,多分佈於地表下20 釐米土層中,按照傳統果樹開深溝施基肥的方法往往會將肥料施到非根系生長區,因此藍莓施用基肥提倡淺施肥。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關鍵技術

10、補鈣抓準關鍵期葉面噴施為主

藍莓屬典型的嫌鈣植物,它對鈣有迅速吸收與積累的能力,當在鈣質土壤栽培時,由於鈣吸收多,往往導致缺鐵失綠。但是藍莓也要補充鈣肥。藍莓補鈣不提倡土壤施鈣肥,要根據藍莓需鈣規律,藍莓謝花後以及第2次膨大期前是補鈣最佳適宜期,應及時噴施1000倍液嘉美腦白金,提高坐果率,著色增甜。


《高叢藍莓栽植后土壤與施肥管理的關鍵技術》董克鋒 胡博 牟明光 姜惠鐵

《高叢藍莓與矮叢藍莓及兔眼藍莓的區別介紹》本來不想用這個名字的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