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建設】兩江新區30個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復工

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推進軌道交通項目、民生迫切需求項目及節點工程復工建設。


昨(27)日,兩江新區已有30個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復工,現場返崗人員共1455人,絕大多數為本地人員。


落實“三保障”

重點基礎工程預計29日前全復工


“著眼於‘科學復工’,我們全面落實指導服務‘三保障’, 著力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兩江新區建設局局長付文元介紹。


在落實服務保障方面,兩江新區建設局成立包片區、包項目專項服務組,針對滿足條件的項目,各街道園區即時完成開(復)工備案。其中,工業項目、學校醫院公益項目、基礎設施項目以及重點招商項目的建設手續,建設局採用“一表一書”承諾方式辦理提前開工或提前介入。


為了保障各工程項目有充足的防疫物資,兩江新區建設局完善“項目自籌+企業調配+政府協調”的疫情防控物資供應保障網,建立建築工地防控物資臨時儲備制度,對重點建設項目急需防疫物資進行協調保障。


在強化應急保障方面,兩江新區建設局建立“項目+企業+政府”的三級聯防聯控應急處置機制,進一步提升疫情防控應急措施針對性,確保重點工程項目、重點現場崗位、重點施工環節24小時專人盯守。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們有序有力推進生產企業和重點項目復工復產,努力降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付文元表示。


目前,兩江新區共有重點基礎設施工程42個,其中30個已復工,復工率達到71.4%,預計2月29日前將全部復工。


【建設】兩江新區30個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復工

工人在工地上全程戴好口罩施工


行動軌跡“可視化”

體溫異常自動報警


兩江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不僅存在區域面積較廣大、重點建設項目多、分佈零散等情況,還有項目人員總量大、來源廣,密集程度高、流動性強等特點。面對以上現狀,如何統籌好疫情防控和高效有序的復工復產,成為兩江新區建設主管部門必須思考的問題。


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兩江新區建設局依託實現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在“智慧工地”系統基礎上,緊急上線“眾智防疫”應用模塊,提高防疫管控水平。


“通過該模塊,在人員返崗前採集人員信息,包括前14天的行動軌跡、健康狀況等。”付文元介紹,通過座標定位等技術手段,可以做到人員活動軌跡“可視化”,做到有據可依、有跡可查。


“眾智防疫”模塊還與“施工現場考勤管理”相融合,通過建設工地出入口考勤管理,實時瞭解施工現場每日到崗情況。一旦出現體溫異常、有疫情嚴重地區接觸史等異常信息,系統將自動預警,並通過手機APP實時推送給項目管理人員。


“‘眾智防疫’的廣泛應用,實現了‘項目+企業+政府’的三級監控機制,讓項目提升人員防疫管理能力、企業優化項目防疫管理方式、政府深化惠企服務效能,全面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付文元表示。


目前,“眾智防疫”已實現兩江新區(開)復工工程項目的全面覆蓋。


房間、食堂精準防控

項目嚴格實行封閉式管理


“國科大重慶學院項目是市級重點工程,同時工期非常緊張,我們早在十幾天前就開始幫助項目工作人員復工復產。”兩江新區水土公司副總經理楊波介紹。


為了儘早幫助項目復工復產,水土公司派出建管部部長和投資發展部部長帶領的團隊,每天排查、每天研究、每天整改,從隔離房間的設置、食堂的衛生打理等細節,與項目管理人員一起進行落實。


【建設】兩江新區30個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復工

工人進場施工前先測量體溫


“針對上級部門點對點封閉式管理的要求,我們設定了宿舍、食堂、工地三點一線的特定區域、特定活動範圍、特定路線的方式,精準防控疫情。”楊波表示。


整個項目嚴格實行封閉式管理,只有項目大門一個入口可以出入,在生活區有食堂和小賣部,滿足工人們的生活需求。


目前,國科大項目在崗人員共計110餘人,絕大多數為重慶範圍內非疫情嚴重地區人員,工人返崗前需要隔離14天才可上崗。


同時,項目每天早、中、晚三次進行測溫。在生活區與工地現場之間,同樣設置卡點進行測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