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從五大方面來分析彙總為什麼豬病難治?怎樣解決這個難題?

1、疾病表現複雜,診斷困難

目前,多病原混合感染已成為豬病發生的主要形式,使得臨診表現和病理變化不及單純感染那麼典型,同時,非典型化病例的出現,使得豬病診斷更加困難。臨床實踐中,豬病診斷方法有流行病學診斷、臨診診斷、病理學診斷、微生物學診斷、血清學診斷及分子生物學診斷。但是,基層獸醫常用的方法仍是流行病學診斷、臨診診斷或病理學診斷,有些甚至不會病理剖檢,因此,診斷只憑經驗,結果可想而知。疾病診斷是治療的前提,若診斷差之毫釐或錯誤,治療則謬以千里。因此,當前豬病治療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診斷困難。

對策

掌握豬病診斷方法,拓寬疾病診斷思維。在掌握傳統診斷方法同時,豬病實驗室診斷技術將是今後豬病診斷的重要方向。因此,建議有條件的豬場或獸醫門診最好設豬病診斷實驗室,規格不必太高,能進行常規細菌病和寄生蟲病診斷,能利用診斷試劑盒、膠體金試紙等進行快速檢測即可。

從五大方面來分析彙總為什麼豬病難治?怎樣解決這個難題?

2、混合感染,影響療效

當前豬病流行特點之一就是多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如細菌與細菌、細菌與病毒、病毒與病毒或與寄生蟲等。豬一旦發病,多為混合感染。多重感染帶來的後果就是增加了診斷和防制的難度。同種治療方法在單純感染和混合感染病例上呈現出的療效存在差異。原因在於細菌混合共存,其中一些菌能抵禦或破壞宿主的防禦系統,使共生菌得到保護。更為重要的是混合感染常使抗生素活性受到干擾,體外藥敏試驗常不能反映出混合感染病灶中的實際情況,故增加了治療難度。

對策

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增強豬體抵抗力。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制定嚴格的消毒制度,科學選擇和使用消毒藥。根據當地疾病流行情況和豬場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免疫程序,不可盲目照搬。

從五大方面來分析彙總為什麼豬病難治?怎樣解決這個難題?

3、免疫抑制病危害嚴重

免疫抑制是由於免疫系統受到損害,導致機體對抗原應答能力下降,對疾病敏感性增強的一種免疫異常狀態。引起免疫抑制的病因有非傳染性因子和傳染性因子兩大類。非傳染性因子有黴菌毒素、營養缺乏(如微量元素、維生素等)、藥物因素(如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等)及應激因素等。傳染性因子有豬圓環病毒、豬瘟病毒、豬細小病毒、偽狂犬病毒、豬藍耳病病毒、豬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及弓形體等。免疫抑制因子會破壞機體免疫系統,導致機體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免疫應答紊亂,增加了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使得在治療時,除應對因治療外,提高機體免疫力也尤為重要。

對策

做好免疫抑制病的預防接種;禁喂發黴變質飼料,飼料中添加黴菌毒素吸附劑,使用免疫增效劑提高機體免疫力,目前,使用的免疫增效劑有中藥製劑,以多糖成分為主,如黃芪多糖、香菇多糖、靈芝多糖、黨參多糖等;細胞因子製劑,如干擾素、白細胞介素、轉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及胸腺肽,以及植物血凝素等;此外,還有左旋咪唑、維生素類等,均可激活細胞免疫活性,調節免疫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衛生消毒,減少應激,給豬隻創造一個良好的小環境。

4、有些病無藥可醫

豬病根據病因可分為傳染病、寄生蟲病、內科病和外產科等幾大類,其中75%為傳染病。到目前為止,許多傳染病無有效治療藥物,特別是病毒性傳染病,在治療手段方面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口蹄疫、圓環病毒感染等。因此,對於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的疾病來說,治療難度可想而知。

對策

預防為主,在做好飼養管理同時,若有商品化疫苗,可用疫苗免疫預防,減少此類病的發生。一旦發病,以控制繼發感染,提高機體抵抗力為主,同時,可以疫苗緊急接種,是控制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從五大方面來分析彙總為什麼豬病難治?怎樣解決這個難題?

5、獸藥質量存在問題

目前我國雖有1464家生產企業通過GMP認證,但獸藥質量仍不容樂觀。在農業部每期公佈的不合格獸藥企業名單裡,所謂知名企業,也屢次上榜,更不用說那些套牌企業。目前,獸藥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生產和流通假冒獸藥;添加違禁藥物成分,如抗病毒西藥;含量不足,有些甚至查不到藥物成份;包裝標示藥物與實際所含藥物不同;添加不明物質,干擾獸藥的正常檢測。因此,拿著假冒偽劣獸藥、含量不足的獸藥去治病,效果可想而知。

對策

選擇有信譽度、知名度和大家認可的獸藥公司產品,密切關注農業部發布的不合格獸藥企業名單及產品名稱。同時,獸藥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強監管,嚴禁假冒偽劣獸藥的生產和流通。只有從生產、流通等多個環節下手,加大懲罰力度,才能有效遏制假冒偽劣獸藥流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