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伍洲村位于巴河镇南部,与鄂州市燕矶镇隔江相望。是浠水县档案馆干部李毅帮扶的驻点村。在这场可怕的疫情的冲击下,由于春节大量的务工人员返乡,乡村也被裹挟进了这场灾难。李毅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这场没有硝烟的乡村“战疫”。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2月2日(正月初九)

今天据说是一个浪漫的日子,是情侣们打算去领证开启美好生活的日子。我接到县扶贫攻坚指挥部的紧急通知,要求到村到岗,协助巴河镇伍洲村疫情防控。巴河镇的疫情是所有乡镇最严重的,已有干部群众感染,疫情蔓延刻不容缓,我打点行装,奔赴抗疫的前线。

到村后,第一时间跟去年刚上任的村支部书记余一了解情况。伍洲村距离武汉、黄州近,返乡人员多,部分村民防护意识弱,防控形势严峻。缺口罩、缺体温计、缺消毒液的情况突出。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伍洲村自1月24日(腊月三十)起塆组路口即进行了封闭,余一书记带领村干部及村里的年轻志愿者们在主干道及各组塆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村组干部利用喇叭、铜锣到组到塆巡回宣传防控知识,村配备宣传车一台全村不间断宣传。1月31日(正月初七)封闭措施更为严格,主要路口均派人把守。现在,村民的防控意识明显增强,已没有人聚会及外出了。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全村11个村民小组划分为6个片区,明确1名小组长负责片区的宣传、消毒、信息报送、防控物资发放。目前已发放体温计29支、喇叭11只、医用口罩4000个、消毒液40斤。目前1例疑似病例谢某(女)已于1月30日送县医院隔离,对其密切接触的4位家人落实14天的居家隔离医学管理。

下午我召集3名村干部开会,分析当前疫情的严峻形势 ,梳理前期防控工作存在的短板 。督促村干部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和武汉、黄州返乡人员实行盯死看牢,坚决不准外出,逐户发放体温计,督促每天两次体温检测,逐户张贴一份温馨提示。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我对村干部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迅速组建“伍洲村新冠肺炎防控微信群” ,书记余一为群主。保证每户有1人进群。确定群规:密集发送疫情防控常识,不得散布谣言,不发广告。二是村支部、村委会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村妇联主任为信息员,负责信息的收集、报送;确定6名小组长为片区信息员,负责片区的宣传、巡查、盯牢和信息报送。三是对五保户、低保户落实村干部包保责任。四是筹措资金,迅速采购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紧缺防控物资,并做到及时发放。

至下午18时,伍洲村新冠肺炎防控群建立后,入群人数达到230人,基本做到了全村覆盖。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晚上,村妇女主任为我在村部准备了床铺被褥。她说,李同志累了一天了,去我家洗个热水澡吧,我婉拒了,说非常时期,还是不要密切走动。我开始打电话,通过各种社会资源为村里募集口罩。老百姓暂时没口罩可以不出门,但各个卡点值守的年轻的志愿者们,首先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2月5日(正月十二)

今天起村主干道封闭,设置卡点3个,分别为通芦花村路口、通新港村路口、到茅江路口。卡点组织志愿者24小时值守。11个组湾设置卡点9个。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全村通往外村的所有路口均已封闭,村主干道除垃圾车、救护车外禁止任何车辆和行人通行。卡点对进出车辆进行消毒,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对流动人员进行劝返。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2月6日(正月十三)

早起跟县领导电话汇报,说明伍洲村疫情防控和物资短缺情况,寻求支持。8点到红十字会领到口罩800个,而后到扶贫办领到口罩120个。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10点半到村,跟村干部碰头,传达镇里最新防控精神,向组长发放消毒液,对卡点值守人员和消毒人员发放口罩。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2月8日(正月十五)

由支部书记余一牵头于2月2日组建起的“伍洲村新冠肺炎防控群”,今天群员达到365人,基本做到了伍洲村全覆盖。事实上,这个群建得非常好,既减少了人员间的相互接触,又做到了宣传防控工作无遗漏。前期每天在群里发布疫情动态、村防控措施、疫情防控知识、召集志愿者等。现在,封闭、排查、隔离措施得力,宣传、消杀工作也很到位。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但是今天出现了新的问题,因为封村封路,部分村民生活已出现困难,我跟余一商量,我们与其被动向上面等、靠、要,不如开展自救。防控群开始征集各位村民的困难,我们相继建立了“药品采购群”、灌气群”、“生活物资群”,有需要的村民进群登记,村里再集中统一解决。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2月9日(正月十六)

村里有位老中医,德高望重,村子里老少都找他看过病。今天冠心病突发,不幸离世。要在平时,这样的老人上山,全村的人都要哭一场再送一程。可是在疫情阴霾之下,当天就一切从简把老人的后事处理了。唉,可恨的疫情,连让人做一个孝子的资格也被剥夺了!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2月11日(正月十八)

昨晚专门针对家有病人缺药问题,在“伍洲村新冠肺炎防控群”里发出公告,逐户登记所需药品名称、数量,列出清单,集中后通过微信发给巴河镇定点药店,药店根据清单分户将药品打包,再由村支部书记拿回,由小组长分发到户。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一方面解决了村民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减少了村民的流动,群里村民一致给予了点赞及好评。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2月12日(正月十九)

伍洲村地处长江中游冲积平原,村民日常生活燃料全靠煤气。昨晚群里就通知今天上午8点前将空煤气罐放在自家院子门口,由志愿者逐户上门收取装车,在卡口处集中消毒。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煤气灌好后分组放在中路,分时段微信、电话通知各家派人领取,费用微信转账,整个过程杜绝了人与人的接触。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2月13日(正月二十)

继前天集中为村民采购药品、昨天集中为村民灌装煤气之后,昨晚对村民急需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进行了统计,今天一大早就组织人员赴镇上采购,目前米面油等物资已采购回村,在有序发放。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同时,村里在组织捐款,用于采购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

一系列的行动让群众的焦虑情绪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年轻的村支部书记余一,1988年生,年轻有为,行动力执行力超强。我驻村的日子里,眼看着他天天忙前忙后,安排封村封路,到塆到组宣传防控知识,组织志愿者到岗、安排每天村内的消毒、为解决村民的生活困难煞费苦心。还有村妇联主任曾桂香,贤惠能干,负责信息汇总,上传下达,竭力配合书记的工作。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余一每晚都加班至深夜,结束当天的工作后,还要把明天要做的工作理出头绪,怄气、受屈、不被理解的事时有发生,的确难为他了。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2月14日(正月二十一)

按照县里“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 断一天”的全面排查要求,下午村里开始抽调骨干党员4名,分成两个组,分别支部书记余一、副书记张贻贵带队,对伍洲村所有返乡人员进行全面排查、测体温。村妇联主任曾桂香负责统计上报。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伍洲村现有430户1720人 ,其中武汉返乡192户257人 ;黄州返乡5户13人 ;其他40户107人。对所有返乡人员进一步排查,现场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这项行动得到村民的配合支持。全面排查工作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环节,是基础性工 作,排查没搞到位,其他各项工作都会十分被动。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基层干部非常辛苦。他们封村封路、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组织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隔离、全村消毒杀菌、入户排查、为群众买药、灌气、采购米面油……我都历历在目。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今天余一书记上午布置村级防控、安排值守,忙完去镇上为村民买药到下午一点半才回村,顾不上吃中饭,又带队入户排查,刚刚回村部(已是晚上8点),晚餐就吃碗方便面。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疫情下的乡村——我在湖北农村的抗疫日记


疫情防控足足二十天,一线的基层干部已到了极限。希望伍洲的村组干部、党员、志愿者挺住!继续坚持!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铆起,是挺住和坚持的意思。录下易中天的一段话:“一线的医护人员不能再加码,他们已到极限。一线的基层干部和公安干警也不能再加码,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已到极限。

实际上,现在武汉、湖北乃至全中国,首先靠一线的医护人员治病救人,其次靠基层干部和公安干警维持秩序,这是我们守护家园的两道防线。

驻村十多天,在与他们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我深深为这些基层干部所感动!为村志愿者所作的无私的奉献所感动!(2020.02.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