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周鹏林:企业复工实现追赶,当下需做好三件事情


当前,全国的疫情防控形势不断传出好消息,除湖北外,全国20余个省市数日无新确诊病例,2月24日更是下降到个位数,各省市的卡点也陆续拆除,交通畅通了,人员流动了。与此同时,人们开始走出家门,工厂也陆续复工生产。


然而,疫情过去了吗?没有!我们可以放松警惕吗?不能!尤其对于企业来讲,在这关键时刻,一定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周鹏林:企业复工实现追赶,当下需做好三件事情


一是安全防护工作。疫情的缓解,并不等于消失,全国仍有感染者被确诊;新冠肺炎病毒被称为“流氓病毒”,传染性强,潜伏期长,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隐藏在暗处。不仅如此,韩国、日本、伊朗、美国等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最近有扩大趋势,这对外贸企业又提出了不少挑战。


由于长时间停工,企业的急切心理可以理解,但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复工可以,但一定要科学复工,做好足够的防护工作,对此,各地区都提出了一些要求,一定要严格遵守。


比如,就在前几日,北京当当网一位曾在公司办公3天的员工确诊为新冠肺炎,导致66人被隔离观察、200多人居家隔离。有分析认为,当当网的复工之战遭遇滑铁卢,不仅让其陷入巨大的公关危机,同时也给其他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凸显了企业建立内部防控机制与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所以,企业生产重要,但安全更重要!如果因防护不到位而出现问题,就真危险了,因为当你停工接受检查时,别的企业却在快马加鞭生产,差距就出现了——订单可能因此取消,市场可能就此失去,工人可能因失望而离职……


周鹏林:企业复工实现追赶,当下需做好三件事情


二是复工当下,企业当以“五稳”为主。最近,我们做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是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有哪些?数百家企业参加了这一调查,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调查显示,有50.8%的企业表示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小,有47.4%的企业表示受到影响较大,约1%的企业表示没有明显受到影响,也有约1%的企业表示企业经营面临严重困难。


数据不能反映全部,但至少能说明疫情的影响是普遍的,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影响尤大。而涉及到的具体问题,企业反映问题最多的是市场需求下降,订单减少;租金、工资、水电等方面的成本压力较大;供应链稳定性下降;运输影响等几个方面。这些大多是由疫情造成的,随着疫情的缓解,这些困难也将陆续得到解决。


但是,对企业真正的挑战在于,能否利用疫情这一空档期,顺利渡过难关,回到年前状态,甚至能做的更好,考验着企业家智慧和管理能力。


因此在当下,我们认为企业要在用好、用足国家对企业发展的各项支持措施的同时,首先要做到五稳:稳市场、稳客户、稳订单、稳供应、稳员工。这五个稳定做好了,再去寻求更大的突破,占领更广阔的市场,实现更快发展。


周鹏林:企业复工实现追赶,当下需做好三件事情


三是重建对未来的信心。疫情当下,各种声音甚嚣尘上,许多西方国家媒体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拐点,可能就此结束高速增长,GDP增速将会大幅下滑,甚至有阴谋论者认为,中国将会就此崩溃;也有不少理性的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受到疫情的影响,短时间内将会出现经济快速下滑的趋势。对此,很多企业家出现悲观情绪,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看不准,看不远,对未来的预期不明确,信心不足。


我们认为,受到疫情影响,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将会出现大幅度下滑,但全年的经济增速形势将稳定可观。影响的大小,将取决疫情结束的时间,如果疫情能在未来1个月内,即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复产复工合理加快,全年的经济增速仍能达到5.5%左右,这对拥有100万亿经济总量的中国来说,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在受到疫情巨大冲击之下取得的,将是非常靓丽的成绩。


实际上,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服务业占比达53%,受疫情冲击最大,尤其是餐饮、交通、旅游、住宿等行业,春节来几乎是零收入,即使疫情结束后,增长也将是缓慢的。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不但受冲击较小,而且还有很多创新性增长。


此外,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等虽然受停工影响,2月份损失较大,但全部复工复产后可回补,虽然一季度增速短暂回落,但全年增长受影响不大。


面对疫情冲击,很多企业加快了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管理模式创新,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了的各项稳增长措施,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疫情造成的经济增长损失。但对企业来讲,主要还是看自身对风险的适应和控制能力,只要应对得当、及时,必能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甚至能化危为机,实现更快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