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珍秦镇十一村党支部事迹

珍秦镇十一村位于称多县东部,距县城33公里,属纯牧业村,平均海拔4300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全村草场总面积为40.2750万亩。村直辖7个社。共404户,1598人。其中精准扶贫户数208户,共726人,牲畜存栏8030(头、只、匹)。近年来,十一村党支部立足实际,因村施策、探索创新,主抓脱贫攻坚和发展集体经济,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推动了十一村的全面发展,自2015年开始,从最初的18万到2019年的53万元分红,村集体经济越做越大,是全镇发展最快的村,并于2018年底全村完成脱贫。先后获得玉树州民创示范村、称多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玉树州脱贫攻坚优秀村级领导、珍秦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

一、组织堡垒坚强有力

村党组织高度认识到只有加强班子建设,改善党员队伍,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掌握科技文化知识,增强实践本领,才能更好地运用现有政策,发挥本地优势,带领牧民走上致富之路。该村党组织首先把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坚持党员学习制度化。支部每年制定学习计划,订阅学习材料,坚持全村党员每月学习一次,讨论一次,通过学习,统一党员思想,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坚持按制度抓制度建设。为保证支部工作和谐高效党支部建立健全了村两委干部科学管理机制,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建立村两委干部考勤制度。要求两委干部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迟到早退,落实专人登记考勤,并与年终评优定奖挂钩。实行干部分工管理责任制。实行按岗位分工和按任务定员的办法,把全部工作分解到每位党员干部,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建立廉政勤政制度。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履行党员义务,清正廉洁,做村民公仆,不准做特殊党员,不准侵占村民利益或依仗职权为自己或为亲属谋私利。坚持民主决策制度凡是关系新农村建设和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决策,都由“两委会”提出方案,交由党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方可施行。坚持“党务、村务、财务”公开。

三是坚持党员活动经常化。支部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员活动,组织党员观看电教片,村上还建起党员活动室,购置了羽毛球、象棋、乐器等文娱器材,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村支部十分重视组织建设工作,采取党组织帮、党员带的形式,综合培养,从中选优,纳新农牧民党员17名,有效的改善了队伍结构,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中1名头脑灵活,做事干练的优秀青年已被培养为村社干部,成了社发展的领头羊。

四是坚持重大灾害中靠前指挥,发挥作用。珍秦镇年年遭受不同程度的雪灾,使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遭受了损失。面对灾情,十一村党支部积极引导牧户筹备越冬饲草料,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党员群众团结一心抗击雪灾,同舟共济,近年来因雪灾致贫的案例逐年减少直至为零。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更是迅速反应,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发挥模范作用,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凝心聚力,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集体经济落地见效

党支部坚持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精心培育村集体经济,立足当地牧区特色和优势,积极整合草场和牲畜发展村集体经济,于2015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成立珍秦镇嘉塘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收入逐年增长,也为发展其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民族服饰加工和房屋出租发展势头良好,成为了全村集体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党支部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为促进畜牧业增效、推动牧区发展、提高牧民收入作了大量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村集体经济收入自2015至2019年分别分红18万元、32万元、36万元、48万元、53万元。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村民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空前增强。

三、全力构建和谐农村

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让群众能快富,还要让群众过上更好、更健康的精神生活。一是村积极打造村文化大院,整合党员活动室、卫生室等,统一为村民提供卫生、科技、法律、信息、教育等服务,为牧民免费发布致富信息、招工信息,协调镇扶贫办组织参加实用技能培训。这些信息使一批牧民成为生产实践的行家里手和技术骨干。二是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开展 “文明家庭”、“五好家庭”、“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积极创建精神文明。三是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十一村党支部按照镇党委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村志愿者服务活动,成立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生态管护员等为辅的志愿者协会。建立志愿者档案,将志愿者统一协调开展活动。成立了受灾应急、扶贫助残、文体宣传等志愿者队伍。倡导全体党员办一事,献一计活动,即每名党员为村民办一件好事,为村级建设出一个好点子,让党员积极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四是全力推进民创事业。村党支部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列入主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创建工作,细化目标任务,形成工作有人干,有人抓的机制。制定民族团结工作职责,发现和解决在创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民族政策宣传教育计划,在村部、秀玛寺悬挂横幅、宣传栏,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法规,使村民对民族团结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

四、维护稳定取得实效

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为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加大农村合作医疗普及力度。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覆盖率达100%;二是着力打造和谐型新农村。进一步完善了《村民议事会议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规民约》,使村级管理更加、公开、透明。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干部、党员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了村级班子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和整体工作合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排查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全村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发生。创建村微信群9个,便于村支部及时公布党务、村务信息,也便于群众网上咨询政策、畜牧业养殖等知识,让群众少跑冤枉路、高心回来办事、满意而去工作。四是村支部带领班子成员把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县的指示精神上来,充分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一切预案,在三月敏感期和重大节庆日,积极组织治安联防昼夜巡逻,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五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中,村党支部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及时召开党员干部动员大会,认真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并以自我做起,要求了广大党员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切实加强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念。

如今,十一村党支部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走强村富民之路,带领牧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坚信:团结奋进、坚强有力、开拓创新的十一村党支部和勤劳、善良的向阳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创业奋斗征程中必将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