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西北小城全年最熱鬧的一天,全縣的人都集中在葵花廣場


五原這個塞外小城,一年到頭沒有什麼大事情。縣城裡最大的熱鬧集中在元宵節這天,全縣8個鎮1個鄉一大早就集中到縣城內,在縣政府前的遼闊葵花廣場上巡演各自準備了一個冬天的節目。主席臺上領導在寒風中坐鎮,舞臺上鑼鼓喧天,觀眾則在社火表演隊伍左右聚集成一個逐漸收縮的圈子,摩肩接踵。但這不是重頭戲,重頭戲在晚上。

元宵節這天晚上的安排對這個無甚娛樂的小城來說簡直是說簡直要消化不良的節奏。廣場上從天麻麻黑就亮起各種燈,好不好看先不說,主要是圖個喜慶氛圍。

七點半縣元宵晚會就開始了,還是在葵花廣場,搭起高臺。人如潮水般湧來,平常問路都找不到人的地方,這天晚上找停車位得往二里開外考慮。三輪車,農用車,拖拉機,麵包車,摩托車,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全縣總共30萬人口,感覺輪能轉的車都開出來了。這時候的警察最忙,全部上崗。有時候不夠用還要從別處借調些臨時工。


穿越著車陣循著聲音和燈光走,即使從沒來過的人也能找到舞臺。我在這裡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這兩個詞的意思。人人引頸遠望,目不轉睛。那些騎在脖子上的娃不知道有幾個又尿他爹孃脖子上了。

舞臺高遠,音響嘹亮。但是唱的啥聽不清,跳的看不清,對我來說,看觀眾遠比看舞臺上的演員有意思的多。不信你看看我捉到的一張張表情,不能更有趣了。

舞臺是在頂樓嗎。

廣場上好幾個戴面具的,是暗號嗎?還挺美的。

看的什麼節目,這麼嚴肅!是懸疑片嗎?

五原中年女性的代表髮型,,鑑於我自己人到中年後的切身體驗,我開始理解了這種髮型背後的無奈與掙扎,都是髮量惹的禍。

因為我不是本地人,沒有見到熟人的顧慮,所以拍攝的時候比較生猛,很多時候廣角鏡頭幾乎要盯到人臉上了。這位姐姐用來自大西北的眼神狠狠的剜了我一眼,嚇得我趕緊逃跑。

看旁邊穿藍衣的小孩。

小朋友的歡樂永遠不在舞臺上。

終於從樓裡逃出來了。可得撒個歡兒

面具放了一年,今天終於可以露個臉了。

男孩們總能很快聚成一堆,而女生們多是三三兩兩。

零下十五、六度的寒流中凹造型的女生。

壓軸戲還沒開始,小朋友們先自己玩兒一會

有人看演出,有人爬高臺,大葵花也被燈光打亮。你要問問什麼叫葵花廣場,因為葵花是五原的主要農作物。

壓軸戲一定放在全天的最後,雖然時間短,但是極度壯觀。各式各樣個煙花在廣場遠近的各個地方依次綻放,天空被照得如同白晝,空氣中瀰漫著濃重的火藥味,所有人都舉起了手機,半個小時的煙花結束,這天晚上五原人的朋友圈被煙花刷屏。

十點鐘,在各種車聲人聲,喚小孩的聲音中,小城一年的最大狂歡落下帷幕,人們匆匆的往溫暖的家裡趕。好多從幾十裡外的村裡趕來的,到家估計要半夜了。好像沒有這樣一場歡慶就不算過了年一樣。再過半月就要開始春耕,人們總是需要如此的儀式偶爾逃脫生活的平淡。因為疫情原因,今年五原元宵慶祝活動停辦,不知道明年的會不會更隆重,人更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