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誤以為腳上長了“雞眼”,沒想到是感染了病毒

患者劉女士因為腳上長了東西,走路有點痛前來就診,一開口就說:“醫生,我腳上長雞眼了,越長越多,用雞眼膏貼了幾次沒什麼用……”脫鞋一看,腳掌、腳後跟長了好多又硬又粗糙的“小肉刺”,其實這是一種叫“蹠疣”的皮膚病

雞眼是物理摩擦引起的常見皮膚病,常穿高跟鞋或者尖頭鞋的人,或足部畸形者易患,好發於腳掌受力部位或足小趾旁等易摩擦部位,但是這些部位或者腳的其他部位長出來的像“雞眼”的東西,不一定真的是雞眼,也有可能是蹠疣,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經常被誤以為是“雞眼”的疾病。


誤以為腳上長了“雞眼”,沒想到是感染了病毒

這是啥呀???


誤以為腳上長了“雞眼”,沒想到是感染了病毒


誤以為腳上長了“雞眼”,沒想到是感染了病毒


蹠疣,是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傳染,尤其皮膚破損或外傷後易接種病毒,繼而自體傳染,加上走路摩擦刺激,所以會越長越多,越長越大,經常一家人反覆發病,和互相傳染有關。所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皮損過多給治療增加困難。

究竟怎麼治療呢?以下羅列一些常見治療方法,僅供參考,具體治療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一、液氮冷凍或激光治療,大部分醫院都有這些物理治療,有些人效果很好,疣體一兩次就脫落了,有些人治療抵抗,治療十幾次都沒脫掉,關鍵是疼痛不適,不適所有人都能接受。

二、外用藥物治療,部分人有效,但是治療時間較長,比如氟尿嘧啶軟膏、咪喹莫特軟膏等。

三、有些醫院開展了局部藥物注射,如聚肌胞、平陽黴素等,對難治性的疣體也有療效,缺點仍然是疼痛。

四、中藥外用也頗有療效,怕痛但是又能堅持治療的人可以選擇。

五、手術治療,但也並非根治,對數量較少的皮損可以進行手術,但複發率依然很高。

綜上,蹠疣治療方法較多,但特異性不強,也就是說沒有特效,往往可以中西醫結合治療,或物理治療(也就是以上所說的冷凍、激光、手術)結合外用藥物治療,可以提高療效,降低復發。但蹠疣本屬病毒感染,因此目前尚無特效藥物,但可以多嘗試積極治療

預後如何?

蹠疣復發和再感染的幾率是比較高的,也與個體的免疫功能有關,有些人可能數年只長了一個,有些人數月就長了滿腳都是。還有人本來就長了幾顆,治療的同時越長越多了,有專業人士認為這種現象是治療刺激了免疫,部分人因此皮損有可能自行消退。本病有自愈傾向,也就是說不治療也可能自己會消失。雖說有自愈可能,但越長越多的概率更大,還是建議及早就醫,及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