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邯郸临漳李瑞静:一个电话吹响“集结号”

大年初一,对于邯郸市临漳县委编办干部李瑞静来说,是难得与家人团聚的时刻。午饭时,一个电话响起:“下午3点,请到政府办参加紧急会议。”


邯郸临漳李瑞静:一个电话吹响“集结号”

儿子不解地问:“妈妈,放假还不到一天又要上班?”她有点愧疚地解答:“是工作,是职责。”她紧急收拾行李,开车从30多公里外的老家返回单位。会上得知,因疫情突发,县防控办资料组任务重,抽调来帮忙。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这通电话就是吹响她投入战斗的“集结号”。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她当天就参加“战斗”直到凌晨1点多。

防控办不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却是全县战斗的“指挥中心”。初一上班伊始,因事发突然,上级的部署紧锣密鼓,一件紧似一件:一份份的方案、通知、通告等需要及时制定下发,各单位的工作措施成效需要通过简报向上级反馈,疫情工作的宣传需要整理编辑……各项工作都需要在这里转达、落实、反馈。于是,“这个方案已制定,请快点呈领导签批……”“这个通知已定稿,快印发去……”“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请快点……”“快点”“再快点”成为她的口头禅,在办公区域老远都能听到她急促的脚步声。她说:“我们的工作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快’。”她深知这场疫情战中,时间就是生命的重要意义,跑赢时间就会跑嬴抗疫战,资料组就是要为全县抗疫快跑助力。所以在她的影响下,资料组好像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当日事当日毕,“文件日结,事不过夜”成为他们的准则。每天的文件再多,材料再繁,最迟都要在第二天八点前完结,特殊情况还要连夜发送。


邯郸临漳李瑞静:一个电话吹响“集结号”

疫情是锻炼,是考验,是试金石。李瑞静说:“疫情面前无小事,个人面前无大事。”自大年初一开始,她就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工作繁忙时,每天白天忙到经常对不上饭点,吃不上饭,晚上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甚至通宵是常事。饿了吃泡面,困了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昼夜连续作战半个月。

正月十四晚,资料组组长张太平说:“瑞静,不能再这样运转了,我们都会吃不消的。你是女同志,孩子还小,今晚你早点回取得,我顶班,明天上午你休息一上午。”当晚十点回到家,她刚一推门,孩子激动地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太好了,妈妈!春节以来我终于在睡觉前见到你了!”第二天早上,她本想给孩子做顿饭,结果还是孩子唤醒了累过度的她:“妈妈,起来吃饭了。”看到孩子把煮的方便面放在餐桌上时,她眼睛湿润了。大过年的,半个月没有给孩子做过一顿饭,煮方便面成了孩子的家常便饭。


邯郸临漳李瑞静:一个电话吹响“集结号”

在照顾家人上,她虽然心存愧疚,但她依然把工作看的更重。疫情当前,她把资料组当战场,以一名战士的决心和信心,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中。她说:“抗击疫情,我们能发出一点光、献出一点热,也是光荣。”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能投身到这场战争中,她以“把信送到加西亚”的信念,激励自己忙碌不停、奋战不止。有认识她的人不解地问:“在临时岗位你怎么还这么拼?”她笑着说:“哪里工作需要,哪里就是岗位,恪尽职守,干就干好!”一句简单的话,彰显了她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