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先说明,这里的丢人的,是“剩女”这个词这个现象,而不是这个语境中的她们本人。

随着经济发展,几乎所有的社会,都会出现结婚率下降,离婚率升高。

很简单,因为女性参与到社会分工中去了,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与机会。

她们对婚姻的需求,不再是为了讨一口锅吃饭,而是出于对亲密关系的高质量的追求。

前面一个理由失效了,那就没有人再急吼吼地,抓破头完成这个“任务”了。

人们放慢了脚步,择偶期自然变长,也有的人干脆把这件事,直接从人生清单中去掉了。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看看日本的单身率有多高,有社会学家预计,到2035年,日本将有一半的人口是单身者。

北欧几个国家,现在非婚生子女的比例已经达到一半,这是我国人口专家梁建章的新书《人口创新力》里面提到的。

就是一个客观事实,一个发展规律,不是只有我们一家。

然鹅,只有勤劳勇敢的我国人民,发明了“剩女”做个词。

把结婚率下降,视为一种事故的责任(而非发展的必然结果),一股脑儿推到女性身上。

把独立、自由、强大的女性,只要是没结婚的,统统用这个词污名化。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这个说法,这个现象,可是只有我们一家。

现在老外也知道这个词儿了,翻译成“leftover women”。

有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朋友问起这个词,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觉得很难堪。

我不觉得自己丢人,而是我们发明了这个词汇丢人。

反而对方很大方地讲,“如果说漂亮,成熟,自信,有想法的女孩是剩菜的话,那我愿意翻遍冰箱把她们找出来。”

最近,有两位以色列女导演拍摄的纪录片《中国剩女》上线,聚焦三位典型的leftover women,经过四年的筹备与拍摄完成。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丢人丢到国外了吧。

我看到两分钟,就感觉生理性不适了。

她们不是宋茜那样的,她们就是生活中的你我她。

第一位被跟拍的女律师华梅,是全片着墨最多的一位,因为她太“典型”了。

她决定去某相亲网站找顾问,结果全程被DISS:你不算漂亮,年纪很大了,你年纪还不大吗?你还要求那么高……

而她只提出了,“受过良好教育”、“尊重女性”这么两个要求。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两人小心翼翼,又剑拔弩张地辩论了一番,最后她哭丧着脸出了门。

跟平时在客户面前的她,判若两人。

后面各种熟悉的冲击波,持续不断袭来。

华梅回到农村老家,毫无疑问地,进入被全家逼婚模式。

“不结婚就是不正常,只有不正常的人才不结婚。”

“再幸福,那都不叫幸福,没结婚就不叫幸福。”

“我们家谁都结得了婚,就你不行。”

“我们家每个人都好,就是你不好,只有你叫爸妈操心。”
“你再不结婚,我都不敢出门,邻居问起来,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管你在CBD的时候,是Judy,Jennifer还是Amenda,回到农村老家,你都是二丫,小嫚和招娣。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讽刺的是,在这个农村家庭的五个孩子中,华梅显然是最有希望的那个。

她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成为了律师,留在大城市生活,交了一大批朋友。

然而择偶依然是件难事。

残酷一点讲,她的气质外形性格,都离传统审美中“女性化”的模式相去甚远,不符合国内大部分男生的口味。

她显然不是大众爆款,也不知道自己的小众市场,应该定位在哪里。

一度她也搞不清楚,是不是需要亲密关系,为什么需要,为什么不需要。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她以一种绝望的情绪,跟全家人讲,我就打算单身了,我不觉得找对象有什么好。

可是回到城市,她依然去了相亲角,去了广场上的单身联谊活动,去了付费相亲网站。

就像她在朋友的聚餐中,不允许别人对她家人有一句否定,而她自己心里,其实明明知道家人观念不对,一样的矛盾。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说明她依然存有对亲密关系的渴望。

只是华梅的身上,集中了当代国产优秀女性择偶的所有难题。

她抓住时代机遇,靠自己奋斗出来,离开了原生环境,有了中产职业。

那么原生环境的择偶市场,她是不可能回去了,否则本末倒置。

新的环境,北京的中产阶级市场,又必然一眼看穿她的农村背景,挑剔她的外在条件。

一个是本人的向外发展意识,一个是外界的挤出效应,注定她在北京的择偶之路,只会越来越逼仄。

而这条路的逼仄化,迟早全方位地影响她的工作生活状态。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环境对她的挑剔和否定太大了。

连她去公园相亲角,报出律师这个职业,都会有老太太说,“不敢找这么个媳妇,懂法律的,我们弄不过。”

一种婉拒吧。

好不容易在相亲网站的帮助下,有了一位跟她来自同一个山东老家的男生可以见面。

当她问起山东的大男子主义严重,你对这个怎么看。

这位体面的男生说,我如果结婚了,是要做家庭的主的。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后来华梅的选择,非常明智。

她决定去法国留学,并留在国外生活。

彻底给自己换了个市场,去了一个没有“剩女”逻辑的社会。

要按我们的标准,法国满地都是抽烟喝酒的美丽剩女。

纪录片里,最后几个关于华梅的镜头,她本人的状态好了很多。

她在教室里认真学习,她穿着冲锋衣、骑着自行车,穿梭在风景如画的道路上,看起来有一种顺风飞翔的爽利。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再也不用穿着高跟鞋和裙子,弄某种迎合。

感觉她留在国内的时候,整个环境和她,形成了一种内卷化斗争。

不断把她往下拉,否定她,异化她,一直都是逆风的。

一旦这个出国读书生活的设定出来了,她在家立刻又变成了“座上宾”。

家里再次认同了她的出息,给她放了鞭炮,全家送她离开。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纪录片里的第二个女孩,出生于城市家庭。

她的困境是,男朋友是不难找,但是不管找了什么男朋友,老妈都不同意。

父母强烈执拗于他们自己的标准,她无力反抗。

跟强硬的华梅比起来,她的压抑并不少。

母亲给她买房买车,供书教学,但就是喜欢打击她。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她在心理医生面前哭了,因为想起小时候因为“不听话”,被妈妈扔在了大街上。

从此她做什么,都必须在父母的意愿之内,潜意识里,始终害怕被抛弃。

言语中,已经为了父母,放弃了好几个男朋友。

跟华梅出国,第三位女士结婚想比,她的故事没有终点。

既没有说到,有没有解决择偶问题,也没有看到,她跟母亲关系的缓解。

似乎是一个无解之题。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我们有孝顺文化,面子文化,又是独生子女。

不可能像外国人那样,跟父母相处得来的,是因为爱。相处不来的,心安理得,彼此疏远。

我们的家庭之爱,总是显得很复杂。

付出很多,但常常伤人——因为没有人可以对付出不求回报,哪怕是至亲之间。

有时候我被逼急了会想,我不是独生子女就好了,可以活得更肆意一点吧。

要不然,你知道他们深爱你,你也知道自己深爱父母。

但我们彼此都有局限性,不可能成为对方完全理想化的父母和子女。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让我有意外之喜的是,纪录片里的女孩,自救意识很强。

这两位女生,都在感受到无助的时候,去找了专业的心理医生,把想法和疑问摊开来讨论。

跟大环境只会把脏水往她们身上泼相比,她们虽然经历了动摇和怀疑,但最后都回到自己本身,开始思考自己的需要,以及实现的路径。

这一次,“中国剩女”丢人丢到国外了

她们去过相亲角,用过付费网站,既认真找寻,但又没有盯住这一个点纠结。

都持续在经营事业,把自己照顾得挺好,并还在为生活得更好而想办法。

不用太担心她们,她们的生活不会失控。

而各自努力的她们,迟早会汇成一股力量,让以后的人,不用再面对“剩女”这个词。

到那时候,人们对单身生育,对选择独身,有基本尊重,还能够提供便利。

华梅有一个精彩的比喻,我觉得这种“逼婚”,就是现代的裹小脚,但是我的脚太大了,我肯定要跑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