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稳产保供抗疫情 农业执法在行动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等农资市场启动期和假劣农资案件的多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物资运输受限,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招工难用工难,企业开工复产难,饲料、屠宰和养殖企业纷纷告急。疫情就是命令,市场就是战场。面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稳生产、保供应的严峻形势,全市农业综合执法系统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的安排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作为,尽显担当。紧紧围绕稳生产、保供应、促规范,全力为农业、畜牧业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稳产保供和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保驾护航。

一是深入畜牧企业调研指导复工复产。全市共组织1300余人次执法人员、200余台次执法车辆,先后到畜禽屠宰、畜禽养殖、饲料生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1100余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督导,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同时,针对当前畜禽行业存在的畜禽屠宰加工、饲料企业工人不足,开工复工率较低,物流运输不通畅,饲料生产企业原料、畜禽养殖企业饲料供应不足,鲜奶、鲜蛋等畜禽产品消费疲软等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及建议。一要全面做好复工准备工作。没有复工的企业,要安排专人每天对厂区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做好复工报备工作,要做到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体温探测仪、消毒液、口罩等保障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尽快复工复产,确保生产安全。二要开足马力稳生产。重点围绕畜禽养殖、种苗繁育、屠宰加工、饲料生产等的生产与流通,抓严检疫与监管,严格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肉蛋奶等畜牧产业有序、稳定发展和产品质量安全,畅通畜产品供销绿色通道,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合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畜禽产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不暴涨。三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建立健全畜产品供销台账,实现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从源头上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以优质的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潜力。截至目前,全市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畜禽屠宰等畜牧业生产企业绝大部分已回复生产。

二是积极协调解决畜禽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助饲料企业向当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处置领导小组(指挥部)申领车辆通行证,确保畜牧业生产资料运输畅通;帮助饲料企业解决玉米、豆粕等生产急需的原料供应等问题;协调解决涉农业、畜牧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包装袋不足实际困难。并深入畜禽屠宰、种禽养殖、奶牛养殖企业生产情况进行调研指导,推进各项扶持政策落地,努力维护畜牧业生产平稳有序。在打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时刻,密切跟踪农业、畜牧业生产企业抗击疫情、开工复产和稳产保供情况,积极反映企业诉求,推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三是履职尽责,及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当前恰逢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也是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等农资市场启动期和假劣农资案件的多发期。对此,市农业农村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资市场执法监管工作的通知》,各级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监管责任,统筹谋划部署、强化重点监管,引导规范经营、推介放心农资,组织专项检查、加大惩戒力度。切实把"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工作要求,落实到疫情防控期间农资市场执法监管工作中。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车辆280余台次、执法人员1800余人次检查生产企业及经营门店 160家,依法查处无证经营、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生猪等违法违规涉农案件9起,依法移交公安机关1起,查处违法违规捕鱼案件2起。扎实推进疫情防控与农资打假执法监管工作双结合、两不误,有效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