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渭博“微課堂”第二講——陶鷹鼎

渭博“微課堂”開課了!

邀您走近歷史

品鑑文物,傳承文化今日課堂內容是

陶鷹鼎


準備好了嗎?


渭博“微課堂”第二講——陶鷹鼎


一起開始學習吧!

第二講:陶鷹鼎

主講人:楊京華


渭博“微課堂”第二講——陶鷹鼎


陶鷹鼎來自渭南市博物館00:0006:36

大家好,歡迎來到渭博“微課堂”,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件出土於渭南的大名鼎鼎的文物,它是什麼呢?
它就是央視《如果國寶會說話》隆重介紹過,被列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在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陶器中,鳥類造型的陶器當前僅見此一件的——陶鷹鼎!


渭博“微課堂”第二講——陶鷹鼎


陶鷹鼎高35.8釐米、口徑23.3釐米、最大腹徑32釐米,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後期仰韶文化,1957年出土於陝西省渭南市華縣(今華州區)太平莊一座成年女性墓葬。


渭博“微課堂”第二講——陶鷹鼎

渭博“微課堂”第二講——陶鷹鼎

渭博“微課堂”第二講——陶鷹鼎

渭博“微課堂”第二講——陶鷹鼎


陶鷹鼎採用佇足站立的雄鷹造型。鷹體健碩,雙腿粗壯,兩翼貼於身體兩側,尾部下垂至地,與兩隻鷹腿構成三個穩定的支點,形成一種前撲的動勢。鷹眼圓睜,喙部呈鉤狀,呈現出威風凜凜,桀驁雄猛的氣勢。網上也有許多網友說它是“肌肉萌”。
據專家介紹,陶鷹鼎應該是泥條盤築而成,成型後,對錶面進行了打磨,體現了古人高超的造型工藝。專家說鷹的造型在仰韶文化時期並不常見。在仰韶文化早中期的核心區域,如晉南、河南中西部、陝西關中等地區,出現了一些帶有鷹元素的器物。如罐或者甕類的器物,外壁靠肩部的位置會有一週鳥喙形的裝飾,看起來也像鷹嘴。但是像陶鷹鼎這樣造型完整的鷹,在仰韶文化中是唯一的。


渭博“微課堂”第二講——陶鷹鼎

我們可以看到,陶鷹鼎是空腹、空足,說明它可能是個實用器物。並且從口部來看,也許還有蓋子,但目前還沒有發現蓋的蹤跡。
陶鷹鼎不僅器型獨特,它的故事也特別有趣,出土後不僅做過雞食盆,還當過我們國家的申奧大使。


陶鷹鼎●出土故事


1957年的一天,陝西省渭南市華縣(今華州區)太平莊農民殷思義在村東犁地,猛然一震,犁鏵碰上硬物,他以為是地裡的石頭,就準備將石頭挖出來,誰知挖開犁松的虛土,卻是一件鳥一樣形狀的陶器,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陶鷹鼎。但他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挖到一件國寶,隨手帶回家,做了雞食盆。


渭博“微課堂”第二講——陶鷹鼎

1958年秋,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組成的考古隊在華縣發現了著名的泉護村仰韶文化遺址。考古隊在泉護村遺址進行發掘的同時,還在附近作調查工作。太平莊是泉護村的西鄰,兩個村莊村連村,地連畔,殷思義見到考古隊熱火朝天的工作,就主動向來村裡調查宣傳的考古隊員講了自己曾挖出一件陶器,並將陶鷹鼎送交給考古隊,這才使這件珍貴文物見於世人。
在1993年5月12日,中國第一次申辦奧運會,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親自挑選了一件文物赴瑞士展出,就是陶鷹鼎。這是陶鷹鼎最後一次出國展出。2002年,陶鷹鼎入選國家文物局公佈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