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关注】兰州红古区:疏“中梗阻”打“组合拳”助企按下复工复产“快捷键”

疫情防控,复产复工。连日来,甘肃兰州市红古区针对辖区企业多、岗位需求大、外出务工少、输入性为主的特点,以“政策引导、地企联动、优化机制、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为突破口,出实招,打好一系列“组合拳”,帮助企业按下复工复产“快捷键”。

【关注】兰州红古区:疏“中梗阻”打“组合拳”助企按下复工复产“快捷键”

下好政策宣传“先手棋”

近日,在红古区人社部门的微信平台上,新开辟的《就业政策微课堂》专栏吸引了大量的点击。原来,该区围绕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专门上传了最新的就业政策解读及重点事项,方便用工单位与求职者双向对接。该平台还专门推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转载国家和省市各类最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

同时,该区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和市区新闻媒体推送各级部门应对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信息。并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员下沉社区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抽调96名干部职工赴包抓点了解辖区就业、失业人数、就业意愿等情况,实现线下推送信息“零距离”。

为使企业劳动用工人力资源信息更畅通。还向辖区内106家企业推送了“兰州人社送政策问需求”小程序,印发《致农民工朋友的一封倡议书》,并转载《致广大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引导农民工返乡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返岗复工。

【关注】兰州红古区:疏“中梗阻”打“组合拳”助企按下复工复产“快捷键”

唱好就业服务“重头戏”

“红古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年轻人不愿出远门去打工。如何帮助辖区内不愿出远门的劳动者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红古区人社局负责人介绍,根据疫情期间商贸超市、蔬菜店、药店等民生行业不关门的特点,及时与辖区内北京华联、永兄等超市和惠仁堂等医药连锁店对接,按照用工需求帮助26人就业,辖区内鑫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腾达西铁2家民营企业疫情期间分别吸纳本地人员就业68人和247人。通过开展线上学习培训,帮助甘肃金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55名职工提升就业技能。依托“中国职业培训在线”等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积极引导全区约1360名劳动者参与线上培训。在线上推送省市125家企业招聘岗位1521个,帮助168名人员在线上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性协议。

紧盯辖区内窑街煤电公司三矿洗煤厂设备购置项目等6个新建项目和海石湾第三小学等19个续建项目,介绍从事焊接等技术工作的务工人员36人与全额缴纳社保的28家企业对接,引导符合条件企业申报稳岗补贴和稳岗返还,助力企业发展。通过“点对点”的方式,积极对接省列重点项目宝方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组织3辆大巴车送63名重庆籍务工人员赴宝方项目务工,全力保证省列重点项目实施。红古区还组织相关人员深入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普及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指导用工企业和劳动者做好消毒等防疫工作,确保企业的复工复产健康有序开展。

【关注】兰州红古区:疏“中梗阻”打“组合拳”助企按下复工复产“快捷键”

画好社保支撑“同心圆”

为有效把社保政策落到实处,红古区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实体大厅暂停开放的情况下,及时在微信平台发布公告,第一时间将疫情防控期间社会保险经办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开展“网上办、延期办、预约办”的“不见面”业务经办模式,确保了全区参保企业权益不受影响。

据了解,该区通过“陇政钉”网络平台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研究探讨疫情防控期间“不见面”办理各项社保业务的具体措施。建立业务受理(办理)登记台账制度,定期通过电话、QQ、微信等载体将受理的业务进行跟踪督促落实,确保疫情期间各项社保业务及时办结。按照“网上办、延期办、预约办”的模式,安排专人值守,及时受理参保企业和缴费群众的网上申报,疫情防控期间共受理办结单位人员增减、缴费核定、养老关系转移等业务1100余件(次)。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社保服务“不间断”,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关注】兰州红古区:疏“中梗阻”打“组合拳”助企按下复工复产“快捷键”

管好劳动关系“责任田”

在确保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还要强化劳动用工的法律保障。红古区人社部门把维护好劳资双方的权益作为稳定企业用工的重点,利用线上平台推送各类劳动法律法规13篇,加大对各类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企业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和国家省市最新政策支付劳动者工资。

据介绍,该区积极妥善处置投诉举报案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引导受疫情影响的当事人通过电话投诉、在线视频投诉等非接触即时沟通方式,异地化解纠纷,将线下维权转移到线上开展,积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疫情防控期间,先后处理涉及农民工工资及劳动纠纷的市长热线案件7起,电话投诉12人,协调解决案件3起,涉及农民工22人,协调农民工工资金额合计23.52万元。并利用网银、转账支付等模式打卡发放农民工工资,减少现场案件办理环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