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江、浙、滬、皖組成的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2016年5月國家正式批准長三角城市群規劃,一共26個城市入圍,上海、江蘇各自9市,浙江、安徽各自8市首次將安徽納入長三角城市群


根據規劃,長三角城市群定位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為副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經成長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城鎮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區。


在縣級經濟層面,撇開上海這座中國經濟發展第一直轄市不談,同為長三角成員,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中,安徽與江、浙的發展差距是較為明顯的,而江、浙又各有特色。在此文中,咱們把三省的2018年地方財政收入十強縣對照下,可以管窺三省的經濟面貌之別。


雖然,安徽整體實力不好與兩位隔壁兄弟比較,但也不乏亮點和後勁。2018年,安徽冠軍肥西縣地方財政收入80.7億元的成績,足以領先泰興而躋身江蘇第7名,足以領先溫嶺而躋身浙江第8名。


浙江省2018年財政收入十強縣


【Top 10】 瑞安市

--------------------------------

財政收入71.10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瑞安地處浙江東南沿海,是浙江省重要現代工貿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溫州大都市區南翼中心城市,也是宜居宜業的品質城市,擁有國家4A級景區寨寮溪等七大風景名勝區。


【Top 9】 桐鄉市

--------------------------------

財政收入72.40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桐鄉市位於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市境為長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地勢低平,土地肥沃,適宜種植水稻和經濟類作物。


【Top 8】 溫嶺市

--------------------------------

財政收入77.29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溫嶺是中國大陸新千年、新世紀第一縷曙光首照地,地處浙江東南沿海,三面臨海,素稱“魚米之鄉”,被譽為“蝦仁王國”。


【Top 7】 平湖市

--------------------------------

財政收入81.88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平湖位於東海之濱,地處浙江省東北部,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是文化名城,也是生態宜居的田園綠城、創業創新的濱海新城。


..


【Top6】 諸暨市

--------------------------------

財政收入87.40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諸暨位於浙江省中部偏北,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是一座人文之城,也是一座山川秀麗、民殷商富、文化繁榮、社會穩定的城市。


【Top 5】 海寧市

--------------------------------

財政收入89.00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海寧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東北部,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可以“一潮三看賞四景”的觀潮旅遊,也可以進行人文和歷史的仿古探幽。


【Top4】 樂清市

--------------------------------

財政收入94.30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樂清市地處浙江東南沿海的甌江口北岸,海岸線總長132.48公里,有20.16萬畝灘塗面積,是浙江省蟶、蚶、牡蠣三大貝類的養殖和苗種基地。


【Top 3】 義烏市

--------------------------------

財政收入95.20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義烏是一個有著諸多出眾特質的城市,全國首個縣級國家級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 、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中國縣級城市十大活力城市、中國最具潛力的會展城市...


【Top 2】 餘姚市

--------------------------------

財政收入100.63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餘姚坐落於寧紹平原,地處美麗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南翼,是長三角重要的旅遊城市,也是浙江省特色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濱海生態保護區。


【Top 1】 慈溪市

--------------------------------

財政收入180.00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慈溪地處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是長三角地區大上海經濟圈南翼重要的工商名城,也是國務院批准的沿海經濟開放區之一。


單單看財政數據,浙江的縣級市與江蘇已經有較大的差距,但地區建設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浙江各縣不一定差。

浙江的縣通常都有著自己特色的經濟,這也是和江蘇有區別的地方。浙江類似於意大利的塊狀經濟,例如,慈溪的家電,餘姚的塑料,義烏的玩具,海寧的皮革,樂清的電器,諸暨的襪子等。

但是數據上的差距還是明顯的,浙江的各個縣級市還是需要努力,財政畢竟能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各項事業井井有條的發展。有了高財政才能修馬路,裝路燈,搞綠化,興水利,建學校,更能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尊嚴。這些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不是藏富於民可以解決的,藏富於民畢竟突出的還是少部分富人群體。

浙江的縣級市,繼續加油吧!


江蘇省2018年財政收入十強縣


【Top10】 如皋市

--------------------------------

財政收入70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隸屬於南通市的如皋市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譽為“世界六大長壽之鄉之一”,境內擁有長江岸線48公里,河流縱橫全境,長達180.8公里。

如皋位列江蘇第10。2018年如皋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億元,稅佔比84.6%。


【Top9】 海門市

--------------------------------

財政收入71.01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海門素有“江海門戶”之稱,被譽為“北上海”,是中國聞名的“科技之鄉”、“紡織之鄉”、“建築之鄉”、“教育之鄉”、“長壽之鄉”,“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海門市2018年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1.01億元,總量名列南通九縣市區第二,其中地方稅收56.82億元,同比增長11.1%。工業經濟是財稅的重要來源,海門去年新開工工業超億元項目102個,一批新稅源增長點不斷湧現。


【Top 8】 啟東市

--------------------------------

財政收入72.3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啟東市是由江蘇省南通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是中國著名的“海洋經濟之鄉”。其中呂四漁場是中國四大漁場之一,呂四漁港是中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每年海產品捕撈量佔江蘇省的1/3。

啟東市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3億元,其中稅收收入完成59.6億元,佔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2.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稅收收入在南通九縣市(區)排名中,分別較上年提高了三個名次和兩個名次,在南通雙雙“奪冠”,實現財稅收入爭先進位歷史最好成績。


【Top 7】 泰興市

--------------------------------

財政收入74.51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泰興市是江蘇省泰州市的下轄市,寓意“國泰民安、興旺發達”,有教育之鄉、銀杏之鄉、建築之鄉、提琴之鄉、減速機之鄉之稱,是江蘇省直管縣三個試點之一,2015年被選入“國家衛生城市”。

泰興市2018年經濟總量首次邁上千億臺階;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4.51億元,增長17.2%,稅佔比84.1%,總量列全省縣市第7、蘇中第1,增幅列全省縣市第1。


【Top 6】 宜興市

--------------------------------

財政收入120 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宜興市位於江蘇南部,是中國著名的“陶都”,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綠洲,竹的海洋”之稱。同時也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縣級市之一,連續多年被評為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市。

宜興位列江蘇第6。宜興市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0 億元,增長8%。


【Top5 太倉市

--------------------------------

財政收入155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太倉擁有4500多年的文明歷史,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繁榮、教育發達的江南名城。有金倉湖國家級風景區、沙溪古鎮、太倉現代農業園區等旅遊景點。2014年和2015年太倉穩居全國百強縣市第四名 。

2018年太倉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5億元,同比增長10%,稅收收入139.5億元,稅收佔比90%。7個省級、30個蘇州市級重大項目全部開工,創建省級、蘇州市級示範智能車間,簽約共建嘉昆太協同創新核心圈,引進滬上項目316個、總投資超130億元,投運中德先進製造技術國際創新園一期,這些為財政收入的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Top 4】 常熟市

--------------------------------

財政收入211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常熟是一座千年名城,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也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常熟生態事業發展良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際花園城市。

據常熟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完成情況顯示,常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1億元,增長10%。


【Top 3】 張家港市

--------------------------------

財政收入233.43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張家港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與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是沿海和長江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匯處的新興港口工業城市,同時也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縣級市之一,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前列。

2018年,張家港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3.43億元,同比增長11.2%,增幅高於蘇州全市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210.00億元,同比增收30.37億元,增長16.9%;稅收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90.0%,比上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


【Top 2】 江陰市

--------------------------------

財政收入254.04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江陰因地處“大江之陰”而得名,是一座濱江港口花園城市。也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河湖海聯運換裝的天然良港。江陰市民營經濟發達,譽為“中國資本第一縣”。

根據現行財政體制測算,江陰市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4.04億元,財政收入質量進一步提升,稅佔比達到87.79%,比上年提升4.5個百分點。


【Top 1】 崑山市

--------------------------------

財政收入387.88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崑山是江蘇省3個試點省直管縣(市)之一,但行政區劃屬蘇州。崑山連續多年被評

為全國百強縣之首。2010年9月,崑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5城市獲該年度聯合國人居獎。2016年1月,崑山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2018年,崑山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7.88億元,同比增長10%,增幅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其中,體現收入質量的稅收佔比持續提升,達到了91.8%,較2017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


江蘇省通過積極推動鄉鎮企業發展,發展園區經濟,現階段縣域經濟地位在國內可謂不可動搖。


江蘇省特別是蘇南縣級城市工業基礎非常好,鄉鎮工業起步早,經過開發區和外商拉動再到後來整個經濟轉型,幾個階段都走得比較成功,這些城市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更高的要求,他們現在的目標是如何以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蘇南蘇中都有縣級城市踏入了“GDP千億俱樂部”,唯獨蘇北缺席。


縣域經濟發展的帶動還離不開龍頭企業的支持,蘇北需要更多龍頭企業的帶動。前期需要土地空間,後期則需要創新和資本。如何吸引創新和資本也是蘇北縣城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能夠藉助本土的資源和空間,從而吸引更多的資本和創新的人群再加上“互聯網+”的手段,蘇北一定會湧現出更多的GDP超千億縣城。


安徽省2018年財政收入十強縣


【TOP 10】濉溪縣

--------------------------------

財政收入38.6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濉溪縣,為安徽省淮北市唯一轄縣。濉溪歷史悠久,是秦相蹇叔和竹林七賢之首的嵇康故里,素有“酒鄉煤城”、“中原糧倉”的美譽。


【TOP 9】太和縣

--------------------------------

財政收入42.4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太和,阜陽轄縣。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著名醫藥集散中心等。其特產薄荷素有“亞洲薄荷在中國,中國薄荷在太和”的美譽。


【TOP 8】蕪湖縣

--------------------------------

財政收入42.9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蕪湖縣,別名鳩茲、新蕪,蕪湖市轄縣。是全國文明縣城、科技進步先進縣。有陶辛水韻、珩琅古塔、貓耳灘、楚王城遺址等景觀。


【TOP 7】寧國市

--------------------------------

財政收入44.8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寧國,宣城代管縣級市,享有“中國山核桃之鄉”和“中國元竹之鄉”稱號。風景名勝有山門、千秋關、青龍灣,板橋自然保護區、皖南溼地等。


【TOP 6】天長市

--------------------------------

財政收入45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天長曆史悠久,建縣於公元742年,素有“安徽東大門”之稱。物產豐饒,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首批商品糧、商品油基地縣。


【TOP 5】繁昌縣

--------------------------------

財政收入47.7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繁昌縣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繁昌人字洞”是迄今亞歐大陸發現最早的古人類活動遺址。


【TOP 4】當塗縣

--------------------------------

財政收入50.7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當塗,馬鞍山下轄縣,先後榮獲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兩基”教育先進地區等稱號。


【TOP 3】長豐縣

--------------------------------

財政收入57.5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長豐縣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北部,資源豐富、經濟繁榮,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油料生產百強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設施草莓生產第一大縣。


【TOP 2】肥東縣

--------------------------------

財政收入63.2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肥東縣為全國百強縣,是省會合肥的東大門,既有“吳楚要衝、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之美 譽。


【TOP 1】肥西縣

--------------------------------

財政收入80.7億元


安徽第1≈江蘇第7≈浙江第8!江、浙、皖十強縣PK

肥西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合肥市西南部,素有“淮軍故里、改革首縣、花木之鄉、巢湖明珠”之美譽,為全國百強縣之一,是安徽省經濟強縣之一。


橫向比,十強對陣,安徽和江浙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安徽進一步的發展繁榮,僅有政策上、規劃上、形式上的融入長三角遠遠不夠,還是需要從經濟內生動力上下苦功夫、狠功夫,在推動民間創業氛圍上用力,更要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用力。


縱向比,安徽跟自己的過去相比進步也不小了。以安徽冠軍肥西縣2018年地方財政收入80.7億元的成績,足以領先泰興而躋身江蘇第7名,足以領先溫嶺而躋身浙江第8名


安徽與滬蘇浙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通,交流合作源遠流長。1990年,安徽作出“開發皖江、呼應浦東”的決策,2005年實施“東向發展”戰略,2008年正式加入“三省一市”合作機制,所以,安徽融入長三角是必然的結果。

安徽加入長三角,最直接的利好是可以更好地承接江浙滬的產業,首先安徽有勞動力優勢,其次有地緣優勢,安徽是距離長三角最近的省份,是長三角的腹地,再加上江浙滬正在轉型升級,江浙滬一些企業進入安徽是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