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一名退伍老兵的家国情怀

一名退伍老兵的家国情怀

——记淮阳区卫健委副主任科员 办公室主任张保海

临近中国传统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全国开始蔓延,全民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

1月22日淮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成立......

1月23日武汉封城......

1月25日,湖北其他地市相继封城......

1月25日周口 淮阳,清晨天还未亮,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把他惊醒,电话那头卫健委韩主任语气异常急促,有紧急情况,要他马上赶到办公室。情况让人吃了一惊,西城区一个居民小区发生了疫情,战火已烧到身边。

疫情就是命令。淮阳区立即启动公共卫生应急一级响应:封闭小区、封闭道路、设置卡点、居家隔离。。。

一名退伍老兵的家国情怀


作为卫健委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的副组长张保海同志,深感责任重大,担子很重,不但要保障政令畅通,做好上通下达、起草各种文件,还要做好各个专业组的协调、监督、综合。在整体上统筹指导、提前谋划、为领导做好参谋。面对这场战役,作为一个17岁入伍,在部队入党、立功、多次受到嘉奖的他,无疑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军中无戏言,既然战斗已打响,不管有多艰险,只能往前冲,拼尽全力,甚至生命。他暗暗下定了必胜的决心。年前他在郑集后张驻村任第一书记岗位上,工作中扭伤脚踝,脚肿得根本穿不上鞋,刚刚扔下拐杖,每天,他趿拉着鞋子,吃着止疼药,一瘸一拐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轻伤不下火线。

办公室工作琐碎繁杂,为做到细化、量化、精准、零失误。他制定工作标准和要求,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做到忙而有序,忙而不乱。每天 深夜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灯火通明,在他的带领下,办公室全体人员夜以继日、昼夜不分的整理、打印、分发各类文件。保障各项工作会议召开;一个个指令从这里发出,一件件通告在这里下达。。。。。

熟悉张保海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孝子。父亲三年前离世,老母亲体弱多病,自大年三十匆匆一别后,一直没有顾上回家,小区封闭管理后,为了给目不识丁的老母送药,抽空回去在车后备箱将治疗高压、心脏病的药分好,装在一个个药袋里。过往警车停靠下来询问情况,得知后非常感动,主动放行。他将配好的药袋放在老母亲的手中,千叮嘱万嘱咐,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打扫室内外卫生,看着老母亲憔悴的面孔、满头的白发,他眼眶湿润,给老母亲深深的磕了一个头,转身离去。忠孝不能两全啊,大疫当前,国难当头,儿子对不住母亲了。回想起30年前,母亲送子当兵,临走时跟着车一起跑的情景,他不仅潸然泪下……

办公室工作不敢怠慢,驻村工作也不放松。作为郑集乡后张行政村第一书记,他安排行政村干部对武汉返乡人员认真逐一进排查、澄清底子、实行人员“四包一”,责任到人,村干部24小时在村口卡点值守,进行体温测量、登记,安排村干部发动群众及时清运垃圾,整治人居环境。督促村民不扎堆、佩戴口罩,居家隔离。办公室忙了走不开,他就通过视频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叮嘱工作队员,关键时刻一定要在岗尽责,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织密网格、严防死守、压实责任。节前武汉返乡6人,均安全度过隔离期。全村无一人感染。为助力疫情防控,他动员村里富裕农户,捐款捐物,在他的号召下,先后有十几户响应,捐赠84消毒液、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价值4000多元。张保海担任第一书记三年来,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成绩斐然。2018年被省、市评为卫生村,基层党建示范村,全市唯一被市委、市政府、周口军分区授予的军民共建村,军民共建小学。

“作为办公室的成员,想在前、谋在前、干在前,是我们的职责和本分,为领导当好参谋与助手,是我们的义务”张保海经常这样和同志们讲。当笔者提出为他写篇报道时,他不好意思笑了笑道:“要写就写一下我们一线的同志们,我只是干了点分内事,不值得宣传。疫情还没有过去,拐点还没有出现。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话语之中,充满着责任与担当,洋溢着一个老兵的家国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