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用100-400的鏡頭拍環境人像是錯選嗎?

攝影微談


用100-400的鏡頭拍環境人像是錯選嗎?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老話說得好,“水無常形器有形,文無定式思有式”,意思是說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創作者的思維不要被格式化給拘泥住了。

這句話,放在攝影當中同樣適用——工具是死的,創作思維是活的。會幹的廚師,給什麼食材都能做出來美味佳餚,攝影創作者也是這樣。

距離遠,意味著溝通不方便

100-400這枚鏡頭,因為是長焦,所以在一般情況下,並不是大部分人像攝影愛好者的必備鏡頭。原因很簡單——鏡頭的焦段越長,攝影師和攝影主體之間的距離就越遠。拍人像和拍其他題材又不一樣,在拍攝的時候,攝影師是要和模特實時溝通的。

拍人像,攝影師需要根據拍攝主題,對模特做出引導。但是呢,如果攝影師手裡拿的是100-400這枚鏡頭……就算是搭配全畫幅機身,那也得和模特相距八九十來米……呃。離著那麼遠,溝通起來當然很費勁了。

如果攝影師是拿100-400這枚鏡頭拍人像,那麼攝影師和模特的交流就“基本只能靠吼”……這要是拍一天,攝影師可能就說不出來話了。

距離遠,意思著拍攝空間很大

長焦鏡頭都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太近的物體也拍不著。所以,想用長焦鏡頭拍攝,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就是——你得預留出來足夠空曠的施展空間。

我在拍滑雪的時候,就見過有攝影愛好者用100-400這枚鏡頭。當時的拍攝環境是滑雪道,寬度差不多有十幾米吧……畢竟是能讓國際雪聯審批之後,才能夠成為滑雪比賽專用的滑雪道,各方面指標都得符合比賽要求。

另外,我覺得有必要強調一下,在滑雪場拍攝運動員們的精彩瞬間也屬於人像攝影——人像攝影的定義非常廣博,您可千萬別拿影樓思維當成了人像攝影的唯一標準。

距離遠,意味著虛化效果會更好

用100-400這枚鏡頭拍人像,我還沒見過在室內施展的,基本都是在戶外。

原因很簡單——在一般情況下,能夠滿足用100-400這枚鏡頭拍攝的室內場地太少了,除非是體育場館。

用100-400這枚鏡頭拍人像能不能行?當然能行!我剛才不都說了,有攝影愛好者用100-400這枚鏡頭拍攝滑雪比賽當中,運動健兒們的矯健身影了嘛!當然,除了拍攝運動員,拍普通人像也是可以的!只要距離夠就行!

並且,用100-400這枚鏡頭拍人像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在同樣的光圈數值下,焦距越大,虛化效果越好!

拍人像,大虛化是最常見的拍攝方法。

同樣是F5.6,80-200和100-400相比,200端肯定沒有400端的虛化效果要好。

所以,從虛化的處理的角度來看,用100-400這枚鏡頭拍人像,效果還是蠻不錯的。

就是溝通基本靠吼,有點累人。


柳侍墨


用100-400的鏡頭拍環境人像是錯選嗎?

佳能100-400鏡頭是款相當好的鏡頭,它可以用來拍攝人像、花卉、風光,當然可以客串拍攝生態鳥類,在業界被稱之為“大白”。

題目說用這個鏡頭拍攝環境人像,不是說不能拍攝,其實這個鏡頭拍攝環境人像顯得有些長了。

最佳拍攝環境人像的應當是35-85之間的焦段,當然100左右也是完全可以拍攝的。

那麼我們先看看什麼是“環境人像”,環境人像就是人和環境相結合的畫面,簡單說就是拍攝環境中的人像,或者可以認為是以環境襯托人像。

其實我們也經常拍攝這一類的圖片,最常見的就是“到此一遊”的照片,是典型的環境人像照片。

環境人像注重特定的環境對人物的職業、性格、情緒及其關係的表現力。

它既是人像作品,又具有人文性質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可以稱為環境人像。

而100-400的焦段過於長了點,拍攝起來實在是有許多不便,並且這個鏡頭因焦段較長,所以背景虛化也是很強大的,拍攝環境人像過強烈的虛化並不是很理想的。

而100以內的焦段拍攝環境人像就有優勢了,遠近距離合適,也可以讓拍攝者和攝影師很好的交流,是比較好的選擇。

總之,佳能大白是支相當好的鏡頭,用它拍攝環境人像不是太理想。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劍舞影像


用100-400的鏡頭拍環境人像是錯選嗎?

耗子哥認為拍環境人像用100-400鏡頭確實不太適合,但也不是不能用。

環境人像,顧名思義就是“環境為襯托,人物為點綴”的拍攝套路。

理論上講,100-400mm鏡頭也是可以拍攝環境人像的,但由於它屬於中長焦段的鏡頭,視角非常窄,在拍攝人物的時候,你非常難找到合適的“機位”把人物周邊的環境因素拍進去。但如果拍攝的場景很空曠,而且攝影師可以自由掌握拍攝距離的話,100-400拍環境人像也沒啥問題。

例如下圖是105mm鏡頭拍的,便是妥妥的環境人像。


從耗子胖成豬


拍環境人像選擇什麼樣的鏡頭,我覺得跟拍攝的環境和想要達到的效果有關。100-400mm頭可以拍人像,拍環境人像也可以,只是與模特之間相對距離比較遠一點。如果拍攝背景帶天空或需要收納周邊更廣的環境,則應該選用廣角鏡頭。如果想要拍的背景比較遠,如遠山等,需要壓縮到畫面中來,可以考慮使用100-400mm頭。當然70-200或85mm定也許是更好的選擇。下圖中1、2、3片為100-400mm頭拍攝,4、5、6片為70-200mm頭拍攝,7、8、9片為16-35mm頭拍攝。











見龍在田yjl


不一定。長焦鏡頭都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太近的物體也拍不著。所以,想用長焦鏡頭拍攝,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就是——你得預留出來足夠空曠的施展空間。並且,用100-400這枚鏡頭拍人像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在同樣的光圈數值下,焦距越大,虛化效果越好!

拍人像,大虛化是最常見的拍攝方法。

同樣是F5.6,80-200和100-400相比,200端肯定沒有400端的虛化效果要好。

所以,從虛化的處理的角度來看,用100-400這枚鏡頭拍人像,效果還是蠻不錯的。


行進中2


感謝邀請:100-400拍環境人像確實有點尷尬,咱們看看為什麼不建議使用這個鏡頭拍攝你說的環境人像,到底什麼鏡頭適合拍攝這類題材。

100-400擅長野生和風光

這個鏡頭其實是一枚遠射長焦鏡頭,從焦段上可以看出主要是拍攝風光、野生、題材而設計的,鏡頭設計定位也是主打這些題材拍攝,而且光圈都是浮動的,最長焦段可以達到400mm。

100-400如果拍攝環境人像有點勉為其難,倒不是不能拍而是焦距太長,攝影師拍攝期間不但需要使用三腳架還需要那個喇叭喊才能讓被攝者聽到,焦段實在是太長了。

這麼長焦段在構圖上也有困難,拍攝距離太遠總不能那個望遠鏡指揮吧,我覺得他是幹什麼的就讓他幹什麼吧,不擅長的事情還是別做了。

什麼焦段適合環境人像?

拍攝環境人像那麼環境就是非常重要的,太廣的焦段會帶來畸變太過窄的視角又無法到達展現環境的全貌,在大部分攝影師選擇環境人像鏡頭焦段的時候都會集中在24和35焦段。


這兩個焦段拍攝環境人像非常好用,24mm是景中帶人,35mm是人中帶景,仔細琢磨去吧錯不了的。

如果想要認真拍攝這類題材,24和35是最佳的選擇,你提到的100-400不是不能拍是真的太難拍,焦段適合拍攝遠處的景色和小鳥,不適合拍攝人像。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或者還有其它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小魚大魚看世界


不大合適,雖然可以向後退拍,讓人物肢體更多進入視野,但是如果每張都必須這樣拍時,相當麻煩了,而且遠距離壓縮畫面拍攝出來的人像,構圖單一、視角單一,顯得較平庸,並且沒有f2.8這樣人像應該有的大光圈,偶爾拍個人像應付一下還可以,200mm內焦距拍環境人像較實用。



gigifan


拍人像首選24-70f2.8可以突出人物特性,一般拍人像我們都會選擇35定焦、50定焦、85定焦用大光圈突出人物臉部細節面部表情,把人物周圍的環境都虛化了,拍人物。沒有特殊情況還是不建議選擇100-400的鏡頭拍人物,但是我們要拍人物的動作呀或者錯位拍攝,很多電影裡面也會用到類似焦段來達到特殊的效果。


正在奮鬥的小鐘


肯定不是錯選。長焦不僅可以把人物拍瘦一些。可以讓背景虛化的更明顯突出主體。不僅如此再拍攝一些特定情況下的題材。比如拍明星。或者更遠距離的題材。那長焦就很有優勢了。

人像主要還是突出人物。所以這個鏡頭是不錯的選擇


旅行攝影師康宇


我是菜鳥,什麼都不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