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闫明:管理的‘严’或‘松’都不是问题,结果却不可思议


闫明:管理的‘严’或‘松’都不是问题,结果却不可思议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闫明:TMCC国际认证高级管理教练导师、清华、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授、新加坡博维管理咨询首席管理导师

管理是一把双刃剑,管理的成败除了要考虑管理‘严’‘松’强度的问题,更要善于对管理时机与管理对象的驾驭与把握。接下来闫明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探讨 “管理本质”背后的真相与意义。

  • 管理的‘严’或‘松’都不是问题

对与管理来说,‘严’一点、‘松’一点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为什么管理会出问题,就是你该‘严’的时候,你‘松’了;该你‘松’的时候,你又‘严’了,这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学》里有一句话“知其先后,则近道矣。”当管理者明白做事情的先后次序时,你离成功就不远了,也就是管理者每一个管理动作要注意‘管理时机’的把握,至于应该什么时候‘抓’,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严’,什么时候‘松’是很值得我们管理者认真去研究的问题。

先‘严’后‘松’

先‘严’后‘松’,也就是先定规矩,规矩是‘严’,然后再人性化,人性化是‘松’。大家在一起共事,要先把“丑话”说到前边,这里的“丑话”就是立规矩,以免事情出来以后彼此撕破脸皮、相互难堪;管理为什么还要‘松’哪?管理者一开始就要讲明白一是一、二是二,但是管理者不要经常把规矩放在嘴边,如果管理者无论什么事情都一味的按规矩办,同事之间的关系就失去了人情味,员工就会和你离心离德、或者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严’是立威,‘松’是取信。严的目的是让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明白什么东西是不能碰的,什么事情会触及到公司制度的高压线,这样团队的纪律性就会慢慢的建立起来了;‘松’的目的是管理者取得大多数团队成员的信任和爱戴,让团队成员明白管理者心里是在乎自己的,有一话说的好:“员工其实并不在乎你讲的是否是真理,他只想知道你心里是多么的在乎他自己。”

所以管理者带团队的时候,要先定规矩,然后再根据特定的情况、特定的管理场景,去体现公司人性化管理的一面。

闫明:管理的‘严’或‘松’都不是问题,结果却不可思议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 制度的‘严’或‘松’都不是问题

制度严一点、松一点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解决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为什么企业制度只能管住好人,管不住坏人?你会发现制度制定的再缜密,‘坏人’总能找到漏洞。比如你让8:30分上班,他偏偏8:31来,你要罚款他,他会问,你的表几点了,你说8:31,他会说我的表才8:29哈哈。所以,我们说制度只能管住好人,管不住坏人,问题出在哪里?

好人、坏人判定的标准是什么?

管理者会说做出业绩的就是好员工违反制度的就是坏员工,如果你这样来判定,更尴尬的事情就又出现了,你会发现企业中往往好人与坏人是同一个人,怎么回事?这就是我们国家在国际社会经常呼吁的口号“双重判定标准”,所以,先要确定好与坏的判定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好、坏之分。

导致管理制度只管住好人,管不住坏人,好人与坏人往往是同一个人的根本原因,就是功过相抵,赏罚不分。

有句俗话叫做“一白遮百丑”,有些员工做出了一点成绩,就开始翘辫子了,反正我给企业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就是犯了点错误,领导也不会拿我怎么样,也不能拿我怎么样。如果这个时候管理者再放任自由,听之任之,局面就会慢慢失去控制,‘坏人’会越来越胆大,最后就会给企业造成灾难性的损失。

功过不相抵,赏罚必分明。

所以,功过不相抵,赏罚必分明是解决制度只管住好人、管不住坏人这一管理难题的核心关键,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一个是正面激励,一个负面激励,正面激励保证员工更有干劲,负面激励保证员工不犯错误,正、负激励相互补充,又彼此不可或缺。

所以管理制度‘严’一点或‘松’一点都不是太大的问题,问题是管理制度能不能一视同仁,我记得在2009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时,温总理说了一句话:“公平、公正比太阳还要光辉!”其实员工就是老百姓,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对是‘公平’,是合情合理的公平感。

闫明:管理的‘严’或‘松’都不是问题,结果却不可思议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 管理‘软’‘硬’都要抓

孟子.娄离上讲:“徒法不能以自行”!意思是说在组织中,如果单纯的依靠制度来约束员工,员工就会产生被压迫感,在执行上就会变得僵化(即机械化),管理者推一推,他动一动,使组织管理陷入被动的局面,同时员工更不会和管理者同心同德、荣辱与共、同进同退。

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荀子

大家看问题不要陷入两大误区,走入两个极端。如果只惩罚不说教,员工犯了错误,就直接拿制度说事,最终的结果是组织规章制度繁多,最终也压不住组织的歪风邪气(因为中国人只会犯你没有规定的那一条);反之,如果你只说教不惩罚,员工犯了错误,不及时纠正与奖惩,犯错误的员工就会更加有恃无恐,组织制度就会形同虚设,最终导致员工言行不一(即当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因此,组织经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运用文化、观念、思想、氛围、环境等要素来内化,使人产生制度意识、执行思维、结果思维与有效思维;运用制度、法规等手段来外化(落地),使人拥有制度执行的行为与执行的习惯。(本文闫明老师原创,勿侵权)

闫明:管理的‘严’或‘松’都不是问题,结果却不可思议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精选推荐:

精选推荐:

精选推荐:

精选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