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秦皇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之播种希望

2月20日,记者在瑞格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仓库里堆满了成袋的种子、化肥;车间里,技师们围着几台硕大的农机进行最后的维护保养,就等着启动春播了。

合作社负责人陶向琳介绍说,此次疫情对公司购进种子化肥的运输造成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年前已准备了大部分,只是化肥有点儿缺口。疫情造成物流运输不畅,厂家无法发货。为了补齐缺口,只能通过经销商转运化肥,成本提高了一些。“今年准备了1900亩春小麦种子和67吨化肥,加上墒情很好,我们准备提前开工。”

一年之计在于春。

2月24日上午,记者如约再次来到昌黎县龙家店镇杨封台村。广袤的土地上,3台大型拖拉机拖着旋耕机和种子正迎着强劲的大风进行旋耕播种作业,另一台正在抛洒化肥。合作社早在去年玉米秋收后就旋耕了一遍土地,玉米结被粉碎在松软的土壤里充当有机肥,这就是现代农业的优势。

陶向琳说,3台机子同时在不同的区域作业,一天下来可作业100多亩地,估计再有十来天就能完成1900亩春小麦的播种。

连日来,昌黎县新集镇裴各庄二村,志愿互助组成员帮助马铃薯种植户下种。时下,正是大棚马铃薯种植的季节,该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7支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志愿互助组,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抢农时忙春耕,既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又减少了大量人员流动给疫情防控带来的风险。

2月21日,在卢龙县福临瑞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人忙着育西红柿秧。

2月21日,卢龙县木井镇大道上村秦皇岛农信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大棚里,工人忙着连接甘薯育苗床地暖主管道。该合作社今年采用地暖育秧,秧苗受热均匀,出苗率高,品相齐整,抗病率还高。

2月20日,宁海大道非机动车道上停靠着一辆厢式货车,箱门大开,简易轻便的小型电瓶提升机放置着电子秤,正在快捷的助力装车,七八台满载韭菜的电动三轮车围在它的车身后面等待。

经纪人付和民说车是雇来的,韭菜要发往内蒙古。由于疫情影响,客户来不了车更进不了村。崔铁营村作为韭菜种植专业村,家家户户都有10来亩春棚、冬棚韭菜,现在已是第二茬收割。现在正是韭菜全面收割外销的季节,销路受阻即面临大面积的滞销,菜农们都着急上火。

1元至1.3元的收购价较往年略低,菜农们也顾不上了,只要不烂在地里就算万幸。付和民说一天能走4车,一车7.5吨,还算顺利。

2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崔铁营村,在村口防疫点做完体温检测和登记后,村书记樊胜民领着记者就近进入一个暖棚,棚内已是热火朝天,一片葱绿中几十位村民坐在马扎上,分工明确地收割、捆扎。这是村民樊福元家的暖棚,他说今天有30个换工干活,看着记者不甚明白就解释,就是村民之间互助帮工,你家今天下菜都去你家,明天再去他家,不付工钱。

村书记樊胜民介绍说,崔铁营村是个韭菜种植专业村,现有的600亩耕地上有180多个暖棚、150多个春棚以及裸地,全种植着韭菜,占据了村民们农事活动的全部。一亩韭菜三茬,产量每亩平均15000斤。今年的韭菜长势喜人,虽然外销受疫情影响,但是村里有3位经纪人竭尽全力里外通联,没有怎么耽误,只是价格较往年略低。这两天价格回升到了1.5元一斤。

崔铁营村的韭菜种植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生产队解散之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只有180户、500口人的崔铁营村成为名气在外的韭菜种植大村,质量上好的韭菜销往京津冀及东三省,甚至南方,而外销则由村里信得过的3位经纪人负责。

樊福元说:“我家只有两个暖棚,是村里最少的。今天能割下2000多斤,销路不发愁,有经纪人我们放心!”( 来源:秦皇岛日报 编辑:肖延昭 青媒编辑:谢静娆 责编:张永忠 监制:耿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