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楷書四大家中誰的楷書最難學習?為什麼?

書法影響力


哦哦?柳公權字體在這四大字帖是比較難臨唯寫我今年63歲了1985年我上的河南函授院那個時侯學院們都不是學趙孟頫就學顏真卿或歐陽詢的或學隸書乙瑛史晨好大王碑等等唯獨學柳公權很少’那時老師講顏筋柳骨!柳體難寫就難在一個骨上還說柳體不能放大放大了字就飄了顏體寫好了小字好看;字放大了做牌匾更雄強偉岸你看大部牌子都是顏字此較多!而柳字做牌子很少很少!現在看柳字學的人也是很少!原因大概就是這兩個原因吧?!曬一下我三十多年前我寫的顏楷!






山外山8


柳體最難練,柳體也是眾楷書集大成者。



柳公權是唐楷最後一個楷書大家,他的楷書融合了前輩楷書優點與一爐,特別是歐顏楷書的特點,骨力強勁,稜角峻厲,其早期作品《玄秘塔》筆劃瘦勁,結體疏朗,晚期的作品《神策軍》帖則渾厚爽利,剛正不啊。



柳體字的難點有一下幾個方面。



柳體起筆方正,就是這個方正的起筆,難壞了天下太多太多的書法人,放眼練柳體的書法人,真真正正地把柳體的方正起筆練到家的,還真是寥若星辰啊!



柳體的結構穿插巧妙,尤其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高右低的設置,既解決了左側結構橫劃的險峻,也合理地處理了右邊結構的穿插平衡,也可能是受現代館閣體的影響,真正把柳體的這種結構處理好的人也是鳳毛麟角。



筆力強勁,力透紙背是柳體最鮮明的特點,只要你的字做不到挺拔俊秀,剛勁瀟灑,就難以讓書法人認可你是成功的練柳體者。



柳體字過於精妙,往往差之一毫就難以讓人接受是成功的柳體,這也讓柳體的愛好者大傷腦筋,倍感其難。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諸多堅持臨習柳體的書法人。而且,一些書法人還寫得堪具模樣,假以時日或將有所成就,至此,向執著於柳體的同道,致以敬意!


一笑貫長天


書體最難是楷書,楷書最難屬柳體,深究其因還是筆法的失傳,其次是社會的人文精神,再有就是書家本身的個性使然。

唐末以後魏晉古法失傳,導致宋的尚意大行其道,忽視筆法的重要性,從而出來了蘇黃米蔡代表著整個宋的行書時代,沒有楷書大家,說明當時的書家都沒有去研究楷書,米芾就是一個代表性人物,他甚至把唐朝的幾個大家都批評了個遍,把楷書打入無底深淵,為後人習楷做了一個不好的反面教材。趙孟頫代表著整個元朝的楷書地位,現流傳的《膽巴碑》說其是楷書,不如說其行楷書更為確切,整個作品的行書氣息遠比楷書明顯魏晉唐的筆法消失殆盡。到了明朝,出現了臺閣體,有董其昌,文徵明,明末有諸多的草書大家,無一例外的也沒有深究魏晉唐筆法,文徵明的小楷筆法只能是今法的象徵,沒有唐楷的博大氣息。(並不是說他的成就。)

從各個朝代的社會環境分析,大唐盛世無疑是中國歷史最好的發展時期,也是書法發展的黃金時期,從而湧現一大批書法大家名家,以至於當今書家都受其影響,李世民創辦弘藝館,推崇王羲之,把書法的好壞和官銜等級相對應,把書法的無為而為聯繫到無為而治,真乃異曲同工之妙,後來的貞觀之治出現也不足為奇了,後來的各朝皇帝雖有同樣的愛好和建樹,但高度無人能及,社會的人文精神信仰高度後人也無法超越。

就柳公權的個人性格而言,也是歷史獨一無二的,他所尊崇的(人正則筆正,筆正則心正)完美的詮釋了當時的人文修養價值觀,高風亮節,剛正不阿,仗義執言等等,讓後人永遠無法模仿,他同時又把歐陽詢和顏真卿的筆法推向歷史的巔峰,這也奠定了其在書法史至高地位。

終上所述,今人要學柳體想不妨琢磨這幾個原因,從而更好的瞭解筆法。以上屬個人理解,不到之處請見諒。





南州修江


趙孟頫的楷書我只首肯《膽巴碑》這一墨帖,其它楷帖都不足道。其實,趙孟頫的楷書修為很不怎麼樣,不值得將其楷書計入四大名楷之列。除了《膽巴碑》還可見用筆有勁道外,餘者都一臉的媚態,筆無骨感,只憑型體在賣弄討歡,學此等楷法,誤了時光,不學更好。晚年的趙孟頫可能也覺悟到自已在楷書上筆力的欠缺,在結體上的媚俗,故在書寫《膽巴碑》上極力矯正,結體大破平正,用筆有不少則鋒入紙,則鋒行筆,甚至於滲入行書筆法行書結體行書意韻,是可為孰不可為。楷字法度森嚴,它算得上是規格化了,一點一筆都有規矩,有規矩學習起來不失格式,初學者就容易掌握。而《膽巴碑》刻意打亂格式,讓初學者很難把握準頭。我臨《膽巴碑》,臨著臨著便臨寫入行書境界。故《膽巴碑》為最難學習之楷書。是不是應將《膽巴碑》劃入"行楷"?








林慶逢358


對於這個答題我們應該辨證的去看,因為四大家的楷書各有各的特點,難與易也都是相對的。

大多數的書法愛好者都認為寫柳體相對難一些,豈不知道,真要臨起來其難度基本上差不多,只不過是裡面存在著各人的偏好和審美的趨向問題罷了。

差異之處都表現在入筆,折筆和收筆上,這些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後人在教學上的誤導,以至於使得我們後學者怎麼寫都不順手,等到寫的順手了,卻又出不來了,這是學習楷書的書友最痛苦的一件事。

我曾提出過,"入帖難,出帖更難,自成一派,難上加難。"

我們先從柳體說起。

根據教科書或字帖上的柳體字的入筆,行筆,折筆,收筆的筆畫線路去練習,永遠都找不著北,誤人太深,實質上根本就沒有那麼複雜。有喜歡柳體的書友請你上抖音上去看一下,那裡有一個寫柳體的高手,看著非常簡單。

顏體的楷書應該分為兩類,(我這裡講的是相對的。)一類為刀書,《多寶塔》,露鋒入筆,露鋒出筆,有稜有角,金石氣味很濃。一類應為杵書,《勤禮碑》,藏鋒入筆,收筆基本上不露鋒,但是,這兩個名帖都有碑帖,字與字之間的邊白太少,好多書友初臨的時侯同樣的邊白留得很少,沒有空間感,使人怎麼看著都不舒服。

歐體字其形態窄長,結構法度雖然很嚴謹,但是,給人的感覺好像給擠了的一樣,令人感覺到有點喘不過氣來。歐體字在同時代沒有撥尖的,後人則多有發展,前有黃自元,現有二田。香港的書法家錢開文從歐體,其特點是橫畫與豎畫的粗細不明顯。

現在好多的書法愛好者在寫歐體時則改窄長為方形,使之看著非常舒展,這就應該稱之為是繼成和發揚了。

趙孟頫諸體皆精,其楷書的特點是楷書行寫,臨習趙體的楷書對於寫行書和草書會很容易上手。

對於這四位楷書大家的字在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是他們所寫的所有的字都是完美無缺的,我們一定要知道如何去取。碑帖可能有的是寫的好刻的不好,有的可能是寫的不是太好,因為碰到的則是懂書法的雕刻師,出現碑帖好於書帖的情況都是有可能的。既便是書帖,在他們書寫時也沒有想著會成為後人臨習的範本,出現一些不足也是正常的,我們在長期的臨習過程中辯識能力也會提髙的,這不應該是什麼難事的。

對於寫楷書,我應該是個外行頭,因為我臨楷書,卻從不寫楷書。

就算是無聊的閒侃吧。不妥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批評為好!







楊炳升66


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來體會,我認為是歐陽詢的“歐體”楷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在年輕的時候分別去臨過“歐體”、“顏體”、“柳體”等,總感覺練來練去,就是“歐體”難以把握,尤其是字體結構不好掌控力度,有點“險峻”。而且還有一點就是一旦練“歐體”上手後就難以自拔,幾乎做不到“進出自由”。後來接觸到各個層次的書法愛好者均有此意也!


葛劍輝47803506


歐體。或許寫的形像一點容易,寫的神似就難了。歐體,左形右險,就像爬山,從左邊一根登山繩,你可以垂直而上;再看歐體右邊,好像石塊幹擱的峭壁,既無繩索也無臺階,初看無法攀巖,再看從內心深處更想躍躍欲試。當你把歐體某一字寫的神型兼具時,好像美酒初品,幽蘭初現之感覺。只是這種感覺可遇不可求。手握毛筆20多年了,好像練習其他書體還沒有遇到過這種感覺。


1990621415


柳體


海默glh6699


因人而異。相對來說柳體較難入手,柳體需要筆畫很強的骨力。一般來說,寫楷書應該注重一家,兼學各家。顏體寬博厚重,字體偏大,寫多了之後容易肥腴;所以需要學習柳體,柳體骨力強勁,有助於穩定字體形態;柳體筆力強勁、字形端莊,但字的結構並不優美,歐體勝於結構,中宮緊收,字體挺拔。但歐體的問題是缺少變化,不夠妍美靈動;所以可以學習趙體楷書的風韻。融會貫通各家所長,形成自己的風格。


Mo210324244


一般認為”顏歐柳趙”為中國書法楷書四大家,還有鍾.王.虞.褚等。我沒臨過虞世南的帖,其餘都臨過。綜合起來看,四大家中柳體難度稍微大一些。全部看起來褚字難度最大,褚字的特點是筆畫較細,起筆落筆空中動作和紙上動作較多,筆畫形態變化非常豐富不易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