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互聯網法院原來是這樣審案的

你能想象嗎?只要在家裡,打開電腦動動手指,原本複雜的辦案流程就能全部在線解決。2018年5月21日,記者以公民身份申請旁聽案件的審理,獲准後,也第一次走進了這個新潮又神秘的互聯網法院。

互聯網法院原來是這樣審案的

此次案件的原告是一名網上店鋪店主,被告是一家電子商務平臺網站。2017年,網站以朱某店鋪內的商品屬於發佈違禁信息,嚴重違規,予以處罰。朱某不服該處罰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網站撤銷對其店鋪的該處罰記錄。

很快,今天的庭審就要開始了。此刻,記者正坐在旁聽席。在審判庭坐著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必須出席的一些角色:原告、被告、原告代理律師、被告代理律師、法官等等,此時這裡坐著審判員和書記員,以及包括記者在內的部分旁聽者。

書記員正連接網頁、打開平臺的視頻,核對訴訟參加人員,這時廣播網上庭審紀律:“保持網絡暢通,除了查明確屬技術、網絡故障等原因導致庭審無法正常進行外,若庭審中原告擅自退出的,按撤訴處理;被告擅自退出的,按缺席繼續審理……”

接下來,書記員宣佈法庭紀律:“報告審判員,出庭的訴訟參加人有XX、XXX……”法庭準備工作就緒,審判員登錄網上訴訟平臺,點擊開庭,擊槌,現在開庭。儘管面對著屏幕,記者仍然感受到了和傳統法庭一樣的莊重。

“原告對已提交至本院訴訟平臺的起訴材料,有無補充或修改?”審判員在視頻中詢問當事人。

原告和被告的各自終端均顯示法官的詢問語音,並同步顯示文字記錄。隨後便是在線答辯、舉證、質證等多個過程,訴訟平臺自動提示是否需要補充證據,原告點擊補充證據,被告在原告補充證據後,也收到了提醒質證的提示。

結合雙方訴辯意見,法官歸納爭議焦點,發送給各方當事人。此後的辯論、最後陳述各個訴訟環節均自動提示。在審理過程中,所有包括答辯、質證等內容都會在網上留下痕跡,而在庭審過程中,需要任何的資料或者證據都可以隨時在線調取,非常方便。

“今天開庭到此結束。”法庭根據相關事實及法律法規定期宣判,另行通知宣判時間。僅開庭20多分鐘時間,庭審就結束了。

互聯網法院原來是這樣審案的

短短20分鐘,記者真真切切地體會了一把互聯網法院的互動、聯通與便捷。

超越時空的互聯網辦案工具,讓地域和時間都不再受到限制;其次是有效,通過網上證據的記錄,隨時可以調取,亦成為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利器。

互聯網法院辦案流程

01

訴訟智能生成

互聯網法院原來是這樣審案的

訴訟平臺應用了訴狀智能生成系統,原告只需填寫結構化信息,即可快速生成訴狀。

02

在線舉證、質證

互聯網法院原來是這樣審案的

訴狀生成後,原告通過點擊“我的訴狀”即可進入舉證階段,平臺可一鍵錄入電子證據。非電子證據可以通過掃描、拍照等方式轉換為電子證據提交。對已上傳到網上訴訟平臺的證據,當事人可以直接在線以文字方式發表質證意見。

03

在線調解

互聯網法院原來是這樣審案的

原告在訴訟平臺提交訴狀後即進入15日的調解期,原、被告雙方在調解員的主持下進行在線調解。原、被告雙方可以在結案前隨時進入調解頁面進行調解。

04

電子送達

互聯網法院原來是這樣審案的

立案後,被告可通過實名驗證方式登錄訴訟平臺,對涉及自身案件進行關聯。被告點擊“送達確認”,即視為同意法院用電子方式進行送達。若被告未主動對案件進行關聯,我院確立“將相關法律文書通過電子方式推送至當事人實名驗證的手機或其他的通訊終端即視為送達”的規則,只要電子信息到達當事人實名驗證的通訊終端即視為有效送達。

05

庭審語音自動轉換

互聯網法院原來是這樣審案的

案件庭審均通過在線方式進行,使用語音識別技術,無需書記員記錄。庭審結束後當事人只需點擊“確認”,即可完成對庭審筆錄的確認。

06

網絡庭審圍觀

互聯網法院庭審環節設置了互聯網案件庭審“圍觀”功能,網民可通過電腦或移動終端輸入庭審碼,觀摩案件庭審直播。

本文有刪減

全文請查閱《杭州》雜誌2018年2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