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長成:呼蘭區志願者成長中的選擇

長成:呼蘭區志願者成長中的選擇

(王宛秋)劉長成,看上去非常樸實厚重的小夥子,有著東北人特有的憨厚和直率。在零下二十幾度的室外,睫毛上已經染上了冰霜,但是他仍然在勸說著出門的人們,勸誡大家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要聚集。他是中華志願者協會黑龍江省代表處呼蘭服務辦的志願者,也是此次疫情出現後呼蘭區第一批走上抗“疫”第一線的青年志願者。

長成:呼蘭區志願者成長中的選擇

因為特殊經歷,所以必須要去一線宣傳

在跟他的交談中,他回憶說,他是被“嚇”出來的志願者。1月20日,在“家人”的微信群,他突然發現自己被“孤立”了,因為19號晚上跟武漢回來的同學聚了個餐。家人們得知後,紛紛告訴他,自我隔離14天,雖然親人們語氣上像是開玩笑,但是拒絕聚會這麼明顯的舉動他還是深切的感受到了。這一刻,他說他真切的體會到,每天在手機上不斷刷屏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離自己這麼近,它不是存在於電視上和他從未去過的武漢,它可能就在自己身邊,甚至下一個就是自己。突然間,有點不知所措的慌張。

“36.8度”、“36.6度”、“37度”,武漢回來的同學也知道事情遠比大家以為的嚴重,聚會後每天在同學群通報自己的體溫,當出現37度的時間,大家的心情就像水銀柱一樣飈上去了。14天過去了,他同學沒事。終於,長成的14天也過去了,他提著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這時候,各地封村、封路、封城的消息已經鋪天蓋地。他回憶說,從來沒有任何時候這麼關注過自己的身體,是否發燒、氣短、咳嗽,提心吊膽的日子終於結束了,就像跟死神賽跑了一次一樣。

當看到呼蘭團區委在志願者的群裡召集組成《呼蘭區抗擊疫情青年志願者突擊隊》的時候,他想都沒想就報名了。他說,說不害怕是假的,因為自己經歷過自我隔離的14天,看著妻子和兒子,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走上大街,自己就比別人染上病毒概率大很多倍。但是,那麼多向著病毒逆向而行的醫護人員,那麼多保證大家基本生活的警察、環衛工人,誰沒有妻兒老小,我們的平安是因為有人在一線為我們抗爭在承擔,想到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自己能做的,也僅僅是宣傳。他說他要用自己的行動積極的向大家宣傳,向身邊的人宣傳,勸阻大家少出門,只有提高認識,不斷重視,才能避免交叉傳染。每個人都做到自己不是那個傳播者,那麼就可以切斷傳染源,就可以戰勝病毒。因為這個病毒不是遠在千里之外,而是就在身邊。

長成:呼蘭區志願者成長中的選擇

再多站半小時,再多勸幾個人,他們還可以勸別人

那天是正月十五,天氣特別冷,行色匆匆的人也多了起來,長成很憂心,他也知道今天是團圓節,妻子也在一遍遍的催促自己回家吃團圓飯。但是在疫情面前,如果不重視,這個節,怕會是很多人的“最後一個節日”了。他不斷的給別人遞過傳單,但往往接收到的是別人“你有毛病吧”那種抵抗的目光,團區委書記關巍心疼的說,長成,你進屋暖和一會吧,大家輪換著來。他卻說,書記,我還行,不冷,我再宣傳一會,我每說一遍,老百姓就聽一遍,即使回家把我當個“笑話”講給家人,也能讓大家知道這個疫情的嚴重性,至少也還能知道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沒事,我不冷。

“大兄弟,這個暖寶寶你們拿著,這天太冷了,謝謝你們。”突然一個40多歲的大姐拿出一包暖寶寶遞給卡點的志願者,說完放下東西就走了。長城說,那一刻,自己一個大小夥子差點流出淚來,那種被理解的感覺讓人特別暖心,也讓他更堅定了做這一切都非常有意義。老百姓是最樸實的,也是最聽勸的,他說志願者不僅僅是宣傳和勸導,也是一面鏡子,一個信號。當老百姓看到黨和國家組織這麼大的人力物力進行宣傳和防控的時候,他們就能知道這次疫情的嚴重性了。“待在家裡就是為國家作貢獻”就不僅僅是玩笑一樣的口號了。

長成:呼蘭區志願者成長中的選擇

有大家才有小家,有家才有愛

這幾天,他跟妻子和兒子錄製了小視頻《感恩的心》。他說歌曲中那句“我要謝謝你,因為有你,溫暖了自己;謝謝你,因為有你,世界更美麗”,讓自己特別感動。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全國很多名醫務人員被感染。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心是顫的,淚花不斷翻滾。腦子裡就不斷出現這句歌詞。此時此刻,呼蘭人還能在溫暖的房間裡,刷著手機、看著電視,甚至是抱怨躺在沙發上舒服還是床上舒服的時候,是有人為大家在“前線”抗風擊雨。是有人在為大家負重前行。

劉長成不僅這次疫情衝鋒在前,以前也經常參加公益活動,呼蘭區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作為口才訓練基地的負責人,有家庭困難的同學他都會毫不猶豫的減免學費。他一直用行動踐行著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

最後,他說,他只是一個志願者,千千萬萬志願者中的一員,他的行為也只是志願者的一個縮影,和其他人相比,他做的還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