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健身行業:不健康的盈利模式,導致健身行業危機四伏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19年原本就進入洗牌期的健身行業雪上加霜,加速優勝劣汰與重塑行業格局已是定局。

樂刻,一家互聯網智能健身房品牌。這家成立5年的公司,曾經多次獲得高瓴資本、IDG資本、華興資本、騰訊等知名機構的投資。截至目前,樂刻運動覆蓋8座城市,平臺教練8000餘位,門店數超500家,累積用戶數達450萬。

線下停擺,樂刻每月支出仍上千萬。創始人韓偉預計,這場疫情至少會讓樂刻損失過億,甚至數倍。

轉型線上是常見的做法,比如直播、短視頻。一方面來說,這能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流量、用戶。但另一方面,純粹的線上獲客較難直接轉化為收入,直接的結果是短期內收入微乎其微,很難有利潤。

健身行業:不健康的盈利模式,導致健身行業危機四伏

“主營收在線下的公司轉型做線上收入,並非短期能跑得起來。立馬拉客戶做留存、做轉化,實現商業價值是不可能的,線上整個的閉環是件非常麻煩的事。”

過去幾年,因為重資產和不健康的盈利模式,導致健身行業危機四伏,“跑路”“倒閉”成為行業關鍵詞。這次疫情,更是提醒健身行業的從業者們,在重視線下的同時,還要提高對互聯網線上功能的重視。雖然很多企業在短期內還是無法跑通線上營收模型,但這也是未來行業商業價值所在之一。

開線上直播課自救,教練轉型當網紅

疫情除了讓大型門店型健身房飽受打擊、讓線上模式迎來新機之外,還有中間地帶。一些門店成本相對可控,但同樣受到影響的企業正在通過直播健身、推出線上私教課等方式自救,一些教練嘗試著當起網紅。

目前Keep、超級猩猩、樂刻等互聯網健身品牌的線下門店均暫時關閉,但各家都推出了線上直播課、訓練營等線上業務。

樂刻方面表示,公司在抖音和快手上均上傳了大量視頻,截至2月11晚,樂刻做了39節直播課程,全平臺觀看量突破110萬。

“我們沒有預付費機制,而且去年已經實現了盈利,現金流也比較充足,短期來看,疫情將對我們門店的客流量、營收產生影響,但有觀點認為疫情結束後,健身場館將迎來一波健身熱潮,我們對未來健身市場持樂觀態度。”樂刻相關負責人透露。

Keep聚焦平臺方式,聯合趁早App、Shape塑健身、每日瑜伽App 、lululemon及多位健身達人推出“假期運動直播大全”。從數據來看,取得了比較大的關注度,累計參與人數超過5千萬,累計直播時常達到100小時,在線人數峰值為16萬人。

超級猩猩則推出了付費課程,“超猩家裡蹲”過年期間的直播實時在線接近30萬人,在一直播平臺上熱度排名第一;到2月10日,超級猩猩發佈了付費課程產品“超猩家裡蹲-14天‘陪’訓營”,售價399元,已全部滿員。按照每班上限30人、每人399元費用計算,約有26萬餘元收入。

目前看來,行業內風險較大的是兩類型公司。一種是規模特別大的傳統健身房,成本特別高,三個月沒有收入公司就會倒閉,另一種類型是單店,房租、人力都很重的健身房,面臨很大的問題。還有一些私教工作室,本身會員數就很低,短期內會員也不敢去健身房,再加上去年私教工作室已經開始行業洗牌,這一次對他們是雙重打擊。

但是,像超級猩猩、樂刻、光豬圈健身這一類型,總體成本並不高,人力成本基本上也是採用合夥人制,底薪壓力也不大,應對風險能力較強。

如光豬圈健身目前有直營店有14家,加盟店140多家,據他介紹,由於其單店面積較小,硬成本約幾萬元,相對可控,教練採用合夥人制,待遇根據業務浮動。最大壓力在於後臺成本,公司研發、技術等共有140多個人,加起來一個月支出有幾百萬。

線上嘗試方面,一種是做線上活動,包括公益活動、大規模品牌性活動,目的是在向用戶發聲,加深會員的品牌意識,同時配合一些拉新手段,比如推薦客戶可以贈卡;一種是教練轉型去做網紅;還有一種是針對教練的培訓。

這些線上動作最大的作用在於給客戶傳遞一個心理上的支撐,告訴客戶“我還很好,疫情結束後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回到我們的場館裡來鍛鍊 ”。

疫情後的模式進化

現金流方面,樂刻因為其特有的“輕”模式得以獲得稍微充裕的生存時間。

目前,樂刻在全國有100家合夥人門店,平臺上的教練就像司機一樣,與平臺是簽約關係,韓偉將樂刻比作“健身界的UBER”。但如果線下繼續停擺的話,面對每月上千萬的支出,對樂刻也是個巨大的危機。多數線下連鎖品牌可能只能撐2-3個月,樂刻可以更長一些,但對於健身行業、KTV、電影院等企業來說,在疫情結束後可能還有2個多月的業務滯後。

“雖然目前我們現金流沒有壓力,但坐吃山空對我們一定是沉重一擊,這場疫情至少讓我們損失過億,甚至翻倍。”樂刻創始人韓偉坦言。韓偉分析,現在的線下商業組織,其模式本質是X+X+X,即上游物業+運營組織+僱傭員工。這種模式在風險來臨時,企業將承擔三邊風險。而在未來,更先進的商業模型應該為X+1+N。上游的X儘可能變輕,比如萬達來出店面,然後西貝做運營,即使遇到疫情的話,西貝可以減少租金成本。這種模型的運營核心是1,下游做成N,即合夥人模式,如果發生疫情的話,N可以與體系更敏捷更高效的應對。X+1+N的方式,可以提升效率,讓社會效益最大化,最終達到三方共贏的結果。

健身行業:不健康的盈利模式,導致健身行業危機四伏

未來,他表示樂刻會加速向1+N的模式轉型,把公司做得更輕。

對健身行業來說,此次疫情是一個正本清源的機會。韓偉透露,原先健身房產業都主張不太注重做盈利,而是靠預收費做現金流,業內的公司幾乎全部不盈利,這也導致目前健身房中尚未出現上市公司。

在他看來,這種模式非常“重”,線下停擺後,企業立馬遇到危機,一些傳統健身房疫情前就已經數月發不起工資,員工聲討的聲浪很大。此次疫情更是會讓整個產業開始注重要回歸商業本質,要做健康現金流,形成健康的盈利模式,提高運營效率。目前,樂刻運動的線上業務還處在公益性質的第一步。韓偉表示,在第一步做穩後,樂刻將開始把線上輪子做得更齊備,打通線上整個商業模式,讓“第二個輪子”跑起來。

疫情拉低了用戶教育成本,在當前環境下,無論新老用戶,只要有健身需求,線上服務幾乎成為了唯一的選擇。“目前這些探索了線上服務方式的品牌,都有意願在疫情結束後把線上服務方式繼續下去。這其實是開闢了一個新的家庭場景為主的健身體驗。”

不過,現在大部分直播都是免費的,線上私教與線上訓練營等服務探索的收費也相對較低且以服務原有會員為主,短期來看不管何種方式做線上嘗試,這反而是一個繼續投入的過程,對正向現金流的幫助並不明顯。線上的探索帶來了老用戶互動與新用戶獲客,品牌塑造和長期價值的好機會,會清晰地反映在疫情結束後品牌表現出的“後勁”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