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健身行业:不健康的盈利模式,导致健身行业危机四伏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19年原本就进入洗牌期的健身行业雪上加霜,加速优胜劣汰与重塑行业格局已是定局。

乐刻,一家互联网智能健身房品牌。这家成立5年的公司,曾经多次获得高瓴资本、IDG资本、华兴资本、腾讯等知名机构的投资。截至目前,乐刻运动覆盖8座城市,平台教练8000余位,门店数超500家,累积用户数达450万。

线下停摆,乐刻每月支出仍上千万。创始人韩伟预计,这场疫情至少会让乐刻损失过亿,甚至数倍。

转型线上是常见的做法,比如直播、短视频。一方面来说,这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流量、用户。但另一方面,纯粹的线上获客较难直接转化为收入,直接的结果是短期内收入微乎其微,很难有利润。

健身行业:不健康的盈利模式,导致健身行业危机四伏

“主营收在线下的公司转型做线上收入,并非短期能跑得起来。立马拉客户做留存、做转化,实现商业价值是不可能的,线上整个的闭环是件非常麻烦的事。”

过去几年,因为重资产和不健康的盈利模式,导致健身行业危机四伏,“跑路”“倒闭”成为行业关键词。这次疫情,更是提醒健身行业的从业者们,在重视线下的同时,还要提高对互联网线上功能的重视。虽然很多企业在短期内还是无法跑通线上营收模型,但这也是未来行业商业价值所在之一。

开线上直播课自救,教练转型当网红

疫情除了让大型门店型健身房饱受打击、让线上模式迎来新机之外,还有中间地带。一些门店成本相对可控,但同样受到影响的企业正在通过直播健身、推出线上私教课等方式自救,一些教练尝试着当起网红。

目前Keep、超级猩猩、乐刻等互联网健身品牌的线下门店均暂时关闭,但各家都推出了线上直播课、训练营等线上业务。

乐刻方面表示,公司在抖音和快手上均上传了大量视频,截至2月11晚,乐刻做了39节直播课程,全平台观看量突破110万。

“我们没有预付费机制,而且去年已经实现了盈利,现金流也比较充足,短期来看,疫情将对我们门店的客流量、营收产生影响,但有观点认为疫情结束后,健身场馆将迎来一波健身热潮,我们对未来健身市场持乐观态度。”乐刻相关负责人透露。

Keep聚焦平台方式,联合趁早App、Shape塑健身、每日瑜伽App 、lululemon及多位健身达人推出“假期运动直播大全”。从数据来看,取得了比较大的关注度,累计参与人数超过5千万,累计直播时常达到100小时,在线人数峰值为16万人。

超级猩猩则推出了付费课程,“超猩家里蹲”过年期间的直播实时在线接近30万人,在一直播平台上热度排名第一;到2月10日,超级猩猩发布了付费课程产品“超猩家里蹲-14天‘陪’训营”,售价399元,已全部满员。按照每班上限30人、每人399元费用计算,约有26万余元收入。

目前看来,行业内风险较大的是两类型公司。一种是规模特别大的传统健身房,成本特别高,三个月没有收入公司就会倒闭,另一种类型是单店,房租、人力都很重的健身房,面临很大的问题。还有一些私教工作室,本身会员数就很低,短期内会员也不敢去健身房,再加上去年私教工作室已经开始行业洗牌,这一次对他们是双重打击。

但是,像超级猩猩、乐刻、光猪圈健身这一类型,总体成本并不高,人力成本基本上也是采用合伙人制,底薪压力也不大,应对风险能力较强。

如光猪圈健身目前有直营店有14家,加盟店140多家,据他介绍,由于其单店面积较小,硬成本约几万元,相对可控,教练采用合伙人制,待遇根据业务浮动。最大压力在于后台成本,公司研发、技术等共有140多个人,加起来一个月支出有几百万。

线上尝试方面,一种是做线上活动,包括公益活动、大规模品牌性活动,目的是在向用户发声,加深会员的品牌意识,同时配合一些拉新手段,比如推荐客户可以赠卡;一种是教练转型去做网红;还有一种是针对教练的培训。

这些线上动作最大的作用在于给客户传递一个心理上的支撑,告诉客户“我还很好,疫情结束后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回到我们的场馆里来锻炼 ”。

疫情后的模式进化

现金流方面,乐刻因为其特有的“轻”模式得以获得稍微充裕的生存时间。

目前,乐刻在全国有100家合伙人门店,平台上的教练就像司机一样,与平台是签约关系,韩伟将乐刻比作“健身界的UBER”。但如果线下继续停摆的话,面对每月上千万的支出,对乐刻也是个巨大的危机。多数线下连锁品牌可能只能撑2-3个月,乐刻可以更长一些,但对于健身行业、KTV、电影院等企业来说,在疫情结束后可能还有2个多月的业务滞后。

“虽然目前我们现金流没有压力,但坐吃山空对我们一定是沉重一击,这场疫情至少让我们损失过亿,甚至翻倍。”乐刻创始人韩伟坦言。韩伟分析,现在的线下商业组织,其模式本质是X+X+X,即上游物业+运营组织+雇佣员工。这种模式在风险来临时,企业将承担三边风险。而在未来,更先进的商业模型应该为X+1+N。上游的X尽可能变轻,比如万达来出店面,然后西贝做运营,即使遇到疫情的话,西贝可以减少租金成本。这种模型的运营核心是1,下游做成N,即合伙人模式,如果发生疫情的话,N可以与体系更敏捷更高效的应对。X+1+N的方式,可以提升效率,让社会效益最大化,最终达到三方共赢的结果。

健身行业:不健康的盈利模式,导致健身行业危机四伏

未来,他表示乐刻会加速向1+N的模式转型,把公司做得更轻。

对健身行业来说,此次疫情是一个正本清源的机会。韩伟透露,原先健身房产业都主张不太注重做盈利,而是靠预收费做现金流,业内的公司几乎全部不盈利,这也导致目前健身房中尚未出现上市公司。

在他看来,这种模式非常“重”,线下停摆后,企业立马遇到危机,一些传统健身房疫情前就已经数月发不起工资,员工声讨的声浪很大。此次疫情更是会让整个产业开始注重要回归商业本质,要做健康现金流,形成健康的盈利模式,提高运营效率。目前,乐刻运动的线上业务还处在公益性质的第一步。韩伟表示,在第一步做稳后,乐刻将开始把线上轮子做得更齐备,打通线上整个商业模式,让“第二个轮子”跑起来。

疫情拉低了用户教育成本,在当前环境下,无论新老用户,只要有健身需求,线上服务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目前这些探索了线上服务方式的品牌,都有意愿在疫情结束后把线上服务方式继续下去。这其实是开辟了一个新的家庭场景为主的健身体验。”

不过,现在大部分直播都是免费的,线上私教与线上训练营等服务探索的收费也相对较低且以服务原有会员为主,短期来看不管何种方式做线上尝试,这反而是一个继续投入的过程,对正向现金流的帮助并不明显。线上的探索带来了老用户互动与新用户获客,品牌塑造和长期价值的好机会,会清晰地反映在疫情结束后品牌表现出的“后劲”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