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許飛:患者以性命相托,我們必與其生死與共


許飛:患者以性命相托,我們必與其生死與共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象湖院區隔離普通病房臨時黨支部書記許飛


記者提問:“臉上有溝壑,心中有河山”,是現在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最真實的寫照,今天我看到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許飛主任也在發佈會現場,之前也有采訪過您,您已經堅守在抗擊疫情臨床一線1個多月了,您在這裡有什麼想對大家說的嗎?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象湖院區隔離普通病房臨時黨支部書記許飛

謝謝各位媒體朋友對我們一線醫務人員的關心和關愛,也謝謝省指揮部的邀請,讓我有幸參加今天的發佈會。其實,我只是所有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線的醫護人員中的普通一員,我想我今天代表的不僅僅是我個人,更是代表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下面,我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心裡的幾點感受。

第一點感受是性命相托,全力以赴。

醫院第一天開始收治病人是大年29,當晚隔離病房共收治了14位病人,全是確診新冠肺炎的危重患者。那一天我感觸很深,患者臉上痛苦的表情和眼中無助的神情,讓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在他們看來,我們是救命的繩索,是重生的希望。那一刻,我對自己說,你們以性命相托,我必與你們生死與共!新冠肺炎非輕症患者的病情變化快,個體的病程也不同,這要求我們必須及時關注患者的狀態,及時更新、調整治療方案。每一天,我們都會組織開展病例討論會,及時分享心得,有效總結經驗,團隊很多醫護人員經常凌晨還在全副武裝接送病人、詢問病史,制訂治療方案,處理病情變化,開展疫情上報。隨著疫情的蔓延,收治病人越來越多,尤其是除夕前後那一週,一天接診的發熱患者數量高達700多人,每日收治入院患者最多的達20多人,有些患者對隔離病房開始出現牴觸情緒,鬧著回家,我們除了繼續治療外,還積極對患者進行了安撫和心理疏導,向患者及其家屬爭取理解、支持和配合。目前,我院收治的每一位新冠肺炎患者都是我的微信好友,我和我的團隊也在盡力用我們微小的力量,帶給他們希望的曙光,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積極配合治療。有一次,一位病人痊癒出院時,拉著我的手激動地說:“謝謝你,醫生,是你們冒著生命危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雖然你戴著口罩,我不知道你長什麼樣子,但我會永遠記著你現在的模樣”。那時,我的眼眶溼潤了,心中感概萬千,我想對大家說,那一刻,我覺得1個多月的連續奮戰和艱辛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二點感受是職責所在,責無旁貸。

我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疫情就是命令,黨員就是旗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一名有著27年工作經驗的呼吸科醫生,我親身經歷和參與了2003年非典的救治工作,從一開始,我就對自己說,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1月 22日,我院象湖院區被確定為省級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當天,我成為首批進駐人員,負責普通隔離病房醫護團隊的組建,並立刻著手開展患者的救治工作。當時正值年關,原本打算陪家人過一個團圓年,但疫情面前,我和所有團隊成員只是匆匆和家人告別後,連夜入駐隔離病房。在這裡,我很想對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母親道一聲感謝,感謝他們的理解和支持,讓我可以心無旁騖的戰鬥下去。入駐隔離病房後,我和團隊根據最初的規劃,將人員梯隊建設、專科知識技能培訓、物資籌建、院感防護等工作一一羅列,詳細記錄,並逐一落實。記得入駐隔離病房的第一天深夜,我與隊友們談心,與團隊裡年輕的90後、95後分享自己在應對非典時的感受,一面鼓勵大家克服恐懼心理,沉著應戰,一面要求所有成員把自己的生命與患者的生命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勇敢迎接挑戰。目前,我院象湖院區尚未完成建成投入使用,病房裡是沒有空調供暖的,一個多月裡,團隊成員不畏艱苦,吃住都在醫院,從入駐隔離病房第一天開始到現在,沒有一個人曾抱怨過。

第三點感受是風雨同舟,共度難關。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我們充分感受到來自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關懷,劉奇書記、易煉紅省長先後多次來到一線,看望慰問醫護人員,為我們加油鼓勁,告訴我們不僅僅是自己在戰鬥,4600萬江西老表都是我們堅強的後盾和支撐!為了打好這場疫情阻擊戰,醫院傾全院之力,組建後勤保障團隊全力應戰,在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下,僅用7天的時間,在前期200張床位的基礎上再增897張床位,讓我們應對疫情時心中更有底氣。

目前,隨著防控工作的不斷深入,我省疫情控制曙光初現,已經連續4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救治工作也在井然有序的開展,每天都不斷有患者痊癒出院,這也讓我倍感欣慰。現在通過各位媒體老師的報道,大家因我們醫護人員的堅守而感動,同樣,我們也因各行各業堅守在崗的人而感動著,我想我們只有帶著堅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確保每一位患者得到妥善救治,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對我們的重託。

以上,是我個人的想與大家分享的幾點感受,在這裡,我更想向大家講講我眼中、我身邊的醫護人員。

急診科副主任周從陽,是我院象湖院區急診科的“拓荒者”,之前已經有過駐紮象湖100天沒回家睡覺的記錄。疫情爆發後,他主動放棄春節假期,請戰上一線,他說,17年前,他在隔離病房與“非典”較量了67個日夜,他比其他同事更有實戰經驗,他去一線再合適不過。

我們醫院急診科醫生林時榮和門診部護士長李萍,夫妻二人為了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救治工作中,把兩個孩子(大的11歲,小的3歲)託付給鄉下的父親一人照顧,平時只能利用休息時間和孩子短暫視頻通話,

以護理部主任王建寧為首的護理團隊從大年三十至今一直堅守在一線工作崗位,指揮調度,經常通宵達旦。

一線工作的護士除了護理工作,還要打掃衛生、收拾垃圾。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雙層手套和護目鏡,一個班下來,身體已被汗水染溼幾次,眼鏡上全是汽水看不清,鼻子眼睛臉都腫得不行。特別提到的是,有些難打的針、難抽的血氣,咽拭子採集和呼吸機使用需要專科人員,呼吸科護士長鄒美紅哪怕半夜三更也是隨叫隨到,已有半個多月沒有回家看2個孩子。這種例子在我們醫院還有很多。

今年新入職的呼吸科醫生林楊醫生主動申請,作為第一批醫務人員,從年二十八開始進駐象湖院區籌建普通隔離病房起,就連續一個多月吃、住在醫院值班房,既做好自己分管病人的救治,又負責所有病人的傳染病報告卡上報、疾控中心的採樣對接等工作,同時作為科室秘書、信息管理員,還要負責科裡協調和排班工作。有時人員倒班週轉不過來,他總是自己第一個頂上。病人增長較快的那1個多星期,他平均一天只有3、4個小時的片段睡眠。面對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他從來沒有任何抱怨,只有一個醫者的擔當。作為家中獨子,為了抗擊疫情,他也放棄了回寧夏與父母團聚的機會。

急診科醫生劉詩文,本來大年初六是他和妻子訂婚的大喜日子,為了奔赴一線,他主動將婚期延後。

從春節到現在,我院76名機關後勤工人人員主動放棄假期,不計個人得失,報名加入志願者隊伍,輪流到象湖院區為一線人員做飯、送飯,安排輪休人員住宿、交通等,自覺自願為一線醫護團隊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這16字的崇高職業精神,是命令、是誓言、是信仰,更是我們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我只是全中國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千千萬萬醫護工作者中的一員。健康所繫、性命相托,不忘醫者初心,牢記健康使命,我和所有身著白衣、心懷感恩的醫護人員一樣,希望用自己的所學,挽救更多的生命,維護更多人的健康。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場沒有硝煙戰場上,是同胞、是親人、是戰友,同仇敵愾、風雨同舟,生死與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