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科普力量

2019年12月30日,“不明原因肺炎”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2019年12月31日,廣西科協首篇科學防控科普文章上線;

2020年1月,廣西科協成立疫情防控應急科普“指揮部”,統籌指導全區科協系統開展應急科普工作……

在這50多天裡,廣西的科普工作者始終衝在第一線,緊鑼密鼓進行防控知識應急科普宣傳,累計刊播科普視頻及相關知識文章2萬多條……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科普力量。

敏銳出擊,打響應急科普“第一槍”

2019年12月30日,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而後官方確認該肺炎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不明原因?肺炎?當時,廣西科協的科普工作者敏銳意識到這是公眾關心、亟需普及的知識,於是主動出擊,2019年12月31日即率先打響了新冠肺炎的應急科普仗,至2020年1月20日已編髮多篇相關科學防控知識,其中《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幾個防護重點必須知道》是當時網絡上少有的權威科普文章。

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此後,廣西科協的應急科普宣傳以天為單位,以小時為單位,一步緊跟一步,有條不紊開展。

1月21日,廣西科協就緊急啟動應急宣傳機制,緊急部署,制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科普宣傳方案》,同步部署各市科協共同開展相關工作,並就開展應急科普宣傳工作向自治區人民政府做專項報告,得到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

1月22日,廣西科協副主席何求帶領科普部、廣西科普傳播中心的人員到南寧金橋客運站開展病毒防護科普宣傳工作,在科協系統率先推開面向大眾的科普宣傳。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科普力量

1月22日,廣西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何求率科協隊伍到客運站進行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普宣傳

1月23日,向全區各市科協、各有關單位印發《自治區科協關於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科普工作的通知》,就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普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隨後,全區各級科協、學會迅速行動,打響了應急科普宣傳的一場場戰役……

調動資源,誓與疫情發展“搶時間”

疫情蔓延正值春節假期,在自治區聯防聯控的統一部署下,廣西科協積極發揮“科普大本營”的作用,調動旗下科普平臺和科普媒體資源,統籌官網、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號、大眾科普APP等平臺和各類新媒體,持續普及疫情防控知識、開展科學闢謠、宣傳先進事蹟,截止2月24日,共通過融媒體平臺刊發疫情防控科普視頻及相關知識2萬多條,閱讀量累計超過2800萬次。《小博士報》向廣大少年兒童發出“徵集令”,分別以“並肩戰疫、共克時艱”“我家的抗疫生活”等不同主題,向不同年齡階段的少年兒童徵集繪畫、書法、作文、童謠、漫畫、視頻等防疫科普作品,該活動得到了人民網、東方網等媒體的報道。

廣西科技館為滿足閉館期間觀眾接受科普的需求,打造主題為“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的在線科普小課堂15期,瀏覽量目前超127萬次;推出科學玩家趣味課堂8次,總計閱讀量為57萬+。廣西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到平果縣開展防疫科普活動,給駐村第一書記送防疫物資,向全區基層農技協傳送最新的權威科普宣傳信息。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科普力量

廣西科技館新冠肺炎線上科普宣傳海報

“科學技術協會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在這次疫情防控的應急科普工作中,各級科協組織為這句話寫下了最好的註腳。

構織方陣,發出防疫科普“最強音”

應急科普,只有整合資源才能發揮最大效果。疫情防控中,廣西科協充分利用大聯合、大協作科普平臺,積極對接各方媒體,迅速構織了一塊防疫科普方陣。

對接廣西電視臺在公共頻道、科教頻道兩個頻道,每天滾動播出疫情防控科普知識12次,實現應急科普基本覆蓋廣西全部家庭。

與自治區廣電局合作,將科普中國疫情防控內容通過廣西數字網絡圖書館平臺推送給廣大用戶,實現電視、手機、平板電腦三屏互動,目前已推送科普中國視頻30多部,覆蓋450多萬家庭用戶。

在自治區教育廳指定的空中課堂學習平臺播放疫情防控科普內容,向中小學生普及相關知識;通過騰訊視頻組織了“少年強公益科普課堂”,助力童心戰“疫”。

桂林、梧州、防城港、玉林、來賓、崇左等市及大新、容縣等多個縣區科協將中國科協製作的《科學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普專題視頻提供本地電視臺相關頻道每天多次播出;南寧市、桂林市、梧州市科協分別通過南寧日報、桂林日報、梧州日報開設科普專欄,進行疫情防控應急科普宣傳。

玉林市科協與氣象部門聯合,利用全市1200多臺氣象大喇叭每天播出3期有關防控新冠肺炎科普信息,覆蓋全市7個縣(市、區)的300多個行政村。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科普力量

玉林市科協聯繫宣傳部在玉林電視臺知識頻道、綜合頻道、公共頻道播放疫情防控科普小知識視頻

欽州市科協聯合中國知網,將“防護科普知識智能問答”“預防手冊微信閱讀”等多個版塊內容鏈接到“欽州微科普”微信公眾號,方便居家不能外出群眾瞭解防疫知識。

各方媒體方陣的聯合發力,發出了抗擊肺炎疫情科普宣傳的“最強音”,為疫情防控貢獻了龐大的媒體力量。

上下協同,吹響科普抗疫“集結號”

疫情發生後,全區科協系統迅速行動,統一步調,上下協同,吹響八桂科普抗疫的“集結號”,努力把謠言擠壓到最小的空間,各級科協組織科普抗疫的身影隨處可見。

市縣科協行動起來了:南寧地鐵全部線路66座地鐵站點5104個屏幕上滾動播出《預防冠狀病毒》科普知識視頻;北海市舉辦“防控疫情,科普同行”防控新冠肺炎科普知識網絡競答,10萬人次答題;大家常見的科普大篷車、LED屏、氣象大喇叭、科普e站、公眾號、宣傳展板及宣傳海報等平臺,持續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科普宣傳;一些地方縣科協用私家車、摩托車組成了流動宣傳隊、流動小喇叭上街進村,掛橫幅、裝喇叭、貼標語、發資料,開展疫情防控科普宣傳;在憑祥市,越南語版新冠肺炎防控短視頻及時上線,向越南籍遊客及務工人員進行傳播……

各級學會行動起來了:廣西亞健康科學技術研究會學會組成“疫情防控在線諮詢自願服務隊”,開展在線諮詢健康科普服務;廣西防癆協會、廣西民族醫藥協會集結人員奔赴湖北疫情防控一線,廣西中醫藥學會等近10家學會發出倡議號召廣大會員全力打贏疫情防控戰;南寧、柳州、貴港市心理衛生協會開通心理援助熱線,為市民及一線醫護人員開展心理疏導……

農技協和企業科協行動起來了:廣西農技協在“南方農事”“南方科技報”微信公眾號上開展線上培訓,確保今年生產豐收。廣西企業科協組織科技工作者投身抗疫一線,廣西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成立攻堅突擊隊參加廣西版“小湯山”——邕武醫院施工設計任務……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科普力量

博世科次氯酸鈉製備設備應用於廣西版“小湯山”項目

正是一環扣一環的科普舉措,擠壓謠言生存的空間,給疫情防控奠定了基礎。

疫情不消除,科普不掉線。當前廣西的科普工作者,正如醫護人員在戰疫一線緊張奮戰一樣,盡職盡責站在科普戰疫一線,用科普來守護大眾的健康,守護美好的明天。(鍾漢成 古蓉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