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目前有一個6.5%的理財產品,推薦人說是低風險理財,虧損概率很低,你怎麼看?

琅琊榜首張大仙


目前,理財產品市場利率不斷走低,6.5%的收益率已經相當高,根據風險收益匹配的原則,我認為這款產品一定是有風險的,推薦人說低風險、虧損概率低,不靠譜,很有可能是忽悠你購買這款產品。

理財市場上,產品種類繁多,很多人對於產品不夠了解,被產品經理一忽悠,就買入了不合適的產品,要不就是收益水平不達預期,要不就是過度承擔了風險,如此理財,容易踩坑。

對於普通人來說,面對推薦人的瘋狂推銷,我們要如何理性對待,正確決策呢?

01 對各類理財產品的收益有準確的預期

有的人對於理財產品收益預期不準確,每天看到新聞,王先生炒股收入翻番、李小姐靠理財年入幾十萬之類的消息,還以為理財產品的收益普遍都有那麼高。

其實,真實理財市場的年化收益沒那麼高,尤其是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寶寶類的貨幣基金,年化收益不到3%;三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息3%出頭,民營銀行稍高些,4%左右;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利息不到4%;銀行理財的預期收益5%左右,而債券型基金的年化收益不到6%。

以上這些理財產品的風險較低,虧損的可能性很小,購買他們資金安全有保證,但是收益率水平大概就在這個範圍,一旦有人聲稱產品低風險,收益卻高出這個範圍,我們就應該警惕。

推薦人推薦的產品,收益率已經超過6%,高於低風險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大概率存在一定的風險,只是推薦人為了完成自己的銷售任務,向你隱瞞的產品風險,購買需要謹慎。

02 購買理財產品,不僅要看收益,更要看風險

在我看來,理財的第一重點是本金安全,而不是追求收益,一旦本金出現虧損,再高的收益都是枉然。

所以,買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樹立風險意識,明白風險和收益的對等原則,多高的收益就承擔著多高的風險。

郭樹清在多個場合強調,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要注意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因此,我們買理財要了解兩個信息:

  • 一個是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正規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都會有量化的風險等級劃分,從R1級到R5級,風險逐漸增加,對於普通投資人而言,儘量選購R3級以內的產品。

  • 另一個信息是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銀行都會有格式化的測試問卷,方便投資人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同的收入和不同的年齡層的風險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我們要買與自己風險承受相匹配的理財產品。

03 仔細看產品合同,看產品的投資方向,區分結構性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

銷售場合,產品經理或者推薦人總是口吐蓮花,把一款產品吹得天花亂墜,好到極致。但是對於我們來說,不管他們如何吹噓,寫在產品合同上的,才是真正有保障的。

理財產品把募集來的資金投資到什麼方向,直接影響它的風險和收益,所以我們首先要關注產品合同中的投資方向。

非結構性產品的投資方向主要是存款、國債、金融債等風險較低的資產;而結構性產品的投資方向則為黃金、股票、石油等高風險資產,後者的風險顯然更高。如果我們追求穩健收益,最好好事選擇非結構性產品。

除此之外,推薦人說的關於產品的核心信息,也需要在產品合同中有書面的體現。例如預期收益、產品期限、買入贖回規則等等,只有白紙黑字寫進了合同,我們的權益才能獲得更好的保障。

04 選擇靠譜的平臺,無憂購買理財產品

現在的理財產品銷售平臺非常多,線上線下都有。為了買到靠譜的理財產品,我們必須選擇靠譜的銷售平臺。

  • 線上我們優先挑選資金雄厚、規模較大的平臺,例如螞蟻金服、某東金融,他們依託大型互聯網企業,資質、資金都有保障,產品和銷售渠道都比較正規,選擇它們比較放心。


  • 線下我們優先選擇各大銀行,銀行是傳統的理財產品銷售平臺,它們網點多、信用好,很多人都在這裡買理財。

但是我們要注意,銀行作為一個銷售渠道,並不是所有賣的理財產品都是它們自營的,銀行也可能幫別人賣理財以賺取渠道費用,此時,銀行是不對理財產品的收益和安全負責的。所以,為了安全,我們應該選擇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哪怕收益相對低一些。

綜上,我認為6.5%的理財產品是低風險產品的概率很低,也就是說,購買它是有一定風險的,存在虧損的可能性,推薦人和你的推銷不太靠譜。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在留言區一起探討。


我是正好,專注小白理財的80後巨蟹男,請關注@正好的理財筆記,和我一起慢慢變富。碼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請您點個贊!

正好的理財筆記


6.5%,低風險?

低風險的定義是什麼呢?本金基本不可能出現損失,預期的收益基本都可以實現,這才叫低風險。目前能做到這個的市面上只有以下幾類:R1-R2級別的理財產品、貨幣基金、保本型結構性存款。至於說國債與銀行存款,這兩個算是無風險產品,分紅險保險理論上也算是低風險產品(本金無虞),不過現實中分紅型保險的的收益率往往沒有達到預期的收益率,所以我們給它剔除掉。

幾個低風險產品中,目前的收益率沒有超過6%的,甚至超過5%的都不多,市面上預期收益率達到6.5%的產品均屬於中等風險的產品(比如R4級別的理財產品),你要找到一款低風險的6.5%根本不可能,其實試想一下,真的存在這個產品,肯定會使得資金大量快速的流入,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這種情況下,發行者肯定也會下調其預期收益率。

之前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銀保監會的負責人郭樹清就說過了: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而前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2018年3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老百姓要加強風險意識,不能一看收益高就被“忽悠”進去了,他說,“保證6%以上回報率的就別買,那是騙子”。

你認為你的推薦人會比上述兩個人還牛逼嗎?大佬們的高度與角度,肯定比我們看的還廣還深,既然都認定6%以上的有問題,你還信6.5%的理財產品虧損率很低?

總結

說起來,可能很多人不信,目前低風險及以下的產品,其實收益率最高的反而是定期存款,在部分中小銀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中,存款利率有的高達5.3%以上,甚至高達5.65%,這個即使是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中也不常見,當然理財產品的期限一般為一年期的,如果是五年期的理財產品,相信也可以做到這個收益率。


不管這個推薦人是誰,在購買前自己一定要慎重,可以登錄中國理財網查詢他給你推薦的這款理財是否真的存在?若存在,在查看理財產品的發行者、風險等級、期限等等其他要求,以免遇到虛假理財或者飛單等情況,最終導致資金打水漂。


鯉行者


本人在金融行業裡從業多年,以我的經驗來看,你所說的6.5%的理財產品,虧損概率很低,是低風險理財,這個純粹是忽悠,需要特別小心。

目前6.5%以上的收益的理財產品有沒有?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能達到這個收益水平,只有信託產品,信託產品現在平均年化收益率依然可以達到7%,部分優質資源的信託收益可以達到9%,但是信託產品資金門檻是100萬以上,稀缺的信託產品需要300萬甚至500萬才能買到。

如果不是信託產品,而是可以隨意購買到的理財產品,現在是達不到6.5%以上的收益的。以目前銀行發行的主流定期理財產品來看,年化收益率只能達到4%左右的水平,保險類和券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4.5%~5%的收益率。

還有部分地區的城投債,收益率可以達到6%,但是同樣是稀缺產品,需要資金量較大才能夠買,並且債券也並不是虧損概率很低,這兩年來債券出現違約的情況開始增多,得看運氣,運氣不好的話,踩雷的概率並不低。

因此,推薦 人說6.5%的理財產品,屬於低風險理財,虧損概率很低,如果不是前面我說的這兩項的話,一般忽悠的可能性比較高,需要看這個理財產品到底是誰發行的,如果是正規大型銀行發行的,需要看清楚產品的說明書,看看風險等級是否在PR2級別以下,只有PR2級別以下的才是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如果是一些中小型所謂的金融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很有可能是高息非法理財項目,很可能掉入非法集資的陷阱。


財經宋建文


推薦給你的這一款年化收益率達6.5%的理財產品,如果像對方所說的風險等級低且沒有本金虧損的可能,那很可能是個人結構性存款,屬於保本浮動收益型的。但也不排除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理財產品。建議你謹慎選擇!


從6月14日在售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來看,預期年化收益率在7%以上的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共4款。其中,華夏銀行的“慧盈759號C款個人結構性存款”起始金額為1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為7.25%,屬於保本浮動收益型。

另外,今天在售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中,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6.5%的幾乎全部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產品。比如說,江南農村商業銀行推出的“富江南之鴻富添盈A計劃H1808期5-16或者4-06等”幾款理財產品,起始金額均為5萬元。



總之,一旦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產品,則本金安全性無法保證,意味著對方承諾的不可能虧損就是一句空話。浮動收益是相對固定收益來說的,這類型理財產品儘管給出6.5%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但這份收益同樣不能保證,最低甚至可以是0,即無收益。因此購買此類產品的風險完全由投資者承擔。


東震木


哈哈哈,這個我有經驗,10多年了,這個可以給你點參考意見。

首先,推薦人為了吸引客戶,肯定會盡量所產品的亮點和優勢,這個是肯定的;如果推薦人給你說有風險,你肯定理他了。在我們這個行業,以前還有業務人員為了成交訂單,過分誇大產品,過度宣傳也是存在的,現在好多了。

其次,理財產品是否有風險,虧損的概率大不大,只看收益率是很難判斷的。這個主要要看產品的具體內容,最主要的幾個關鍵點包括:

1、借款人:這個資金是誰在用,是誰在借款。如果是銀行的產品,銀行作為借款人,那當然風險比較低;如果是一般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就風險比較高了,企業的還款能力和實力跟產品的風險成正比;

2、是否有抵押物:如果借款人是實力較差的企業,但是提供了房產或者土地等足額的抵押物作為擔保,這個也是風險比較小的,因為有抵押物。如果借款人沒有提供實物資產,而且提供股權質押,應收賬款質押等等,風險也是比較高的。

3、看還款來源,如果是普通企業還款,還是用企業的經營收入來還,沒有比較穩定的收入作為還款來源,那風險就比較大。因為企業經營都不有不穩定性,收入可能出現波動,到期無法還本付息。

還有一些因素,會影響產品的風險。因此,不能簡單通過收益率來判斷風險,要根據理財產品對應的底層資產來判斷,這個才是根本。 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諮詢探討!


義哥財經日記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年化利率正常的是4%一5%之間,非保本浮動收益。6%年化收益率是鳳毛麟角,基本上在市場上見不到。



高收益帶來的是高風險。目前,理財市場的風險等級分為五級:R1、R2、R3、R4、R5,風險由低向高排列。R1和R2級別理財產品主要投資國債、企業債、銀行存款、信託等產品,風險較低,基本零賠本風險,預期年化收益率4%左右;R3、R4、R5可以投資黃金、股票、外匯等高波動高風險產品。R3、R4級理財產品規定投這類高風險產品不能超30%,預期年化收益率5%左右,有賠本可能;R5級理財產品對投資高風險產品沒有比例限制,因此年化收益率能達到5%一6%,高風險,賠本可能性增大。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6.5%年化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在銀行、保險、證券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中基本上是沒有的。R5級理財產品,高風險高收益,也很難有預期年化收益率6.5%的,既使有,不可能是推薦人說的低風險,而是非常高的風險,募集資金可以全部投入到股票、黃金、外匯等高風險產品,你說風險大不大?



再說,理財產品的發行方是誰?這是個問題。如果是銀行、保險、證券,資金安全性好些,其他平臺保本就更沒保障了。比如P2P理財,預期年化收益率高於8%,一不小心就爆雷、平臺跑路,雞飛蛋打,血本無歸,到那時就是欲哭無淚了。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相信高收益低風險這樣的忽悠,你想要人家的高收益,人家想要你的本金。擦亮你的眼睛,對於這樣無良的推薦人,要避而遠之,千萬不要掉進這種所謂高收益低風險的誘惑陷阱。


牛哥話養牛


6.5%的理財產品,千萬不要相信!這樣的理財產品,說是風險低,虧損概率很低,已經說到虧損概率了,說明這樣的產品根本就不能購買。下面來分析一下。

6.5%的理財產品不可信

現實生活中,超過6%的理財產品好多都是坑。一般情況下,平時能夠見到的理財產品最高年利率的也就是民營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存滿5年年利率為5.8%。這樣的存款產品屬於普通存款,也受到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可以說是比較安全的理財產品。

超過6%的理財產品,大部分風險巨大,而且有很大可能血本無歸。達到6.5%年利率的理財產品更是不可信。

6.5%的利率超過了貸款利率

現在一般在大型銀行辦理房屋抵押貸款,貸款利率一般都在5.5%左右,一般也不會超過6%。銀行貸款基準利率,5年期以上的也就是4.9%,即使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20%,貸款利率也就是5.88%,上浮30%才達到6.37%。因此,6.5%的年利率超過了大型銀行的貸款利率。

如果理財產品年利率超過了大型銀行的貸款利率,可以說這樣的理財產品風險巨大。因為如果理財項目風險小的話,就可以在銀行獲得較低利率的貸款。

6.5%理財產品可能是非法集資理財

6.5%的理財產品可能是非法集資理財。很多不正規的理財公司,都會採用提成的方式來吸引客戶勸熟人來購買理財產品。這些熟人實際上對於理財產品的風險也是一無所知,反正是理財公司銷售員怎麼跟他說,他就怎麼給你說,目的就是一個,勸你購買理財產品,然後他就可以獲得提成了。6.5%年利率的理財產品可以說大概率就是非法集資性質的理財。因此,對於熟人介紹的理財產品一定要非常謹慎。

綜上所述,6.5%的年利率的理財產品不能買。主要原因是6.5%年利率已經超過了貸款利率,也高於平時可以看到的新型存款的5.8%的年利率,這樣的熟人介紹產品可能是非法集資理財。



睿思天下


6.5%的理財產品是不符合固定收益和保本理財產品的利率要求的,一般我們看到的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利率都是很難能超過6%的,因為超過了6%以上就不是低風險了,應該叫中高風險理財產品,那就是本金可能虧損或者本金會全部損失。

第一、什麼是低風險理財?

你到銀行存款,這種存款就是低風險理財,因為你的錢是存在銀行裡的,銀行這麼大的機構財大氣粗,它是不太可能發生風險的,此時你的財產存款風險就很低了。但是銀行最多給你保本收益利率是不會超過6%的,因為超過這個數目銀行也要計算成本,是會虧錢的,他們也不幹。

存款、債券、貨幣基金都是這種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利率才會很低,一旦利率高了,不存在不會虧損的情況。

第二、6.5%中高風險理財。

6.5%是超出了低風險理財產品的利率範圍,那這款產品就不會是虧損概率很低了,應該是不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就是看似風險低虧損概率低,也可以說是可以虧損的,6.5%的利率,也可以說是隻能賺到1%都有可能,這就存在問題了。

綜上所述:

按照這種情況來看,很顯然6.5%是不存在低風險虧損概率低的,因為不符合大部分低風險理財產品的利率要求, 那這種理財產品其實就是所謂的6.5%只是最高收益,最低收益可能是1%,虧損概率低,但是也會虧損。


股海重生2015


在理財實務中,除50萬元以內的存款受存款保險保障外,所有的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依據風險高低排名,常見的國債、理財型保險、貨幣基金、債券型基金等大致都算低風險理財產品,虧損概率較低。此外,還有近兩年比較熱門的“結構性存款”,也算是一種低風險理財產品(也有很多人認為是存款)。

儘管現任銀保監會主席有告誡:超過6%的理財產品就要打問號。但是在現實中,即便以6.5%的收益率來衡量,債券型基金和結構性存款都還算低風險理財產品。2019年,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達到了5.86%,最高收益率則達到38.95%,依據歷史業績來看,債券型基金虧損的概率確實是極低。

而結構性存款由於“存款(90%)+衍生品(10%)”的結構,理論上也存在本金虧損的可能性,但現實操作中,由於銀行都是將其當做高息攬存的工具來用的,實際上設置的風險條件基本不可能觸發,因此所謂的浮動利率其實都是按照最高檔利率兌付的,變成了事實上的保本理財。而達到6.5%的結構性存款還真有,某外資行最近就發行了一款利率上限達到7.2%的。某最近捲入風波的國內知名零售銀行也發行了一款利率上限為6.2%的。雖然監管要求整改,但結構性存款中存款佔到90%且受存款保險保障,真實的風險係數也就10%左右,浮動利率又進可攻、退可守,還是很值得考慮的一款低風險理財產品(非得算理財產品的話)。

所以,不能拿銀行存款的利率來衡量理財產品,而即便銀行存款,一些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3年、5年期也一度達到6%以上的利率。也就是說,6.5%的低風險理財產品是客觀存在的。當然,具體選擇時還得看產品和條款約定。


獨孤求白先森


如果是銀行推薦的,能達到這個收益的應該是銀行代銷的信託產品。現在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在8~9%,給到銀行代銷的話,銀行會從中間收取2~3個點的中間收入。所以給到客戶的話大概在6.5%左右是很正常的。你可以從銀行購買,也可以從信託公司購買這個,看你自己的選擇。主要得看你投資的這個信託產品的項目,具體投資領域是是政信基礎建設的,房地產類的,還是工商企業類的,然後看它的風控措施,有沒有抵押,質押和擔保的風控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