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直面“黑天鹅” 抗疫显担当

<table> 直面“黑天鹅” 抗疫显担当

刘必胜。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table><table> 直面“黑天鹅” 抗疫显担当

冯国球。 李嘉欣 摄

/<table><table> 直面“黑天鹅” 抗疫显担当

吴艳芬。 李嘉欣 摄

/<table><table> 直面“黑天鹅” 抗疫显担当

张旗康。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table>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打乱了人们生产生活的节奏。但佛山制造车间并没有因此按下“暂停键”,驰援武汉版小汤山、跨界转产防疫物资、生产抗疫神器……一批佛山制造业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战“疫”一线,展现抗疫战下的佛山担当。

围绕这个主题,我们邀请4名来自佛山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分享他们各自的战“疫”笔记。

采写:林东云 王谦 高綺桦 叶洁纯

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必胜:跨界转产 为抗疫贡献民企力量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我们全社会共同面临的危机,只要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阻击战。作为一家在佛山扎根发展16年的民营企业,为保障防护物资供应,我们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跨界生产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紧缺物资,并向一线医护人员捐赠1000多套羽绒服。

我们公司是一家集市场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丝光棉服装的企业,拥有纱线、织布、织领、绣花、染整及制衣的完整产业链。1月30日,接到赶制生产5万件防护服送往湖北的紧急任务后,我们紧急调用了部分生产能力,马上安排60多名工作人员赶回工厂加班生产。

防护服和隔离服的生产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需要独立的消毒车间及设备,这对于安东尼来说是从没遇到过的难题。经过三天的研究、无数次测试,终于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从1月31日开始,公司开启防疫物资的量产模式,如今防护服日产量为1000件,隔离服日产量为3000件,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保障,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为了和疫情争分夺秒,我们还在南庄镇新增一处面积为198平方米的生产场所,目前正进行设备和人员的搬迁。

非常感谢政府的信任和指导,让我们能够参与到防疫物资的研发和生产当中。在完成防护服的生产任务后,我们又马上投入到口罩的生产当中。在疫情防控期间,时间紧任务重,又是一个陌生领域,要筹备口罩生产线开工,需要克服不少的困难。

按照计划,我们将新增6条口罩生产线。口罩生产线原来只需要十几万元一条,但目前已经涨至过百万元。同时,我们还需要花10多万元专门打造一个无尘生产车间,以满足口罩生产的高质量要求。尽管投入压力大,但为了能提前完成政府下达的生产任务,我们还是咬咬牙坚持买下来了。

有了生产设备,如何将其顺利运回工厂,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我们通过官方的渠道订购,另一方面,通过私人关系找到一些设备生产商,但运送的过程十分曲折。目前,这批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即将拉回我们公司上机。

原料、设备等抗疫的“弹药”准备充足后,接下来就是解决工人到岗的问题了。此次疫情恰逢春节期间,我们能投入一线生产的员工并不多。为了准备复产,我四处奔走,为了不影响家人,多日来都是住在工厂里。

经过我们大半个月的努力,目前公司已有300多名员工到岗,主要来自广西、广东、福建、江西以及海南等地,但仍然还有200多人的劳动力缺口。为此,我们已经准备200多个房间,做好了招聘新员工的准备。禅城区人社局和张槎街道等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帮助我们解决招聘员工的难题,预计近日会有约200名新员工加入到我们的物资生产一线战“疫”。

在加班加点做好复工复产的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做好疫情防控,力求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目前,我们已经组织员工学习防控知识,对员工建立一人一档案,详细登记他们的身体状况、出入状况。员工上下班均需要测体温,每天一共6次。新员工进厂首先进行5天隔离,在这5天时间里,我们将对其进行入职培训,让其熟悉公司工作章程等。此外,我们还购买用于全身消毒的机器,并采取清洁消毒公司环境卫生等应急处置的措施。

从无到有,跨界生产,制造抗疫,安东尼实现了零的突破,并在疫情危机中寻找到新的机遇。目前,公司防护物资的生产已经占到一半,员工复工率已回升到约70%。我们将不负政府和社会所托,全力以赴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体现佛山民企的担当,为全民抗疫作出应有的贡献。

佛山永久纸业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国球:提前复工封闭管理 为防疫企业供应物料

这是一个过得很揪心的春节。永久纸业比较特殊,从2月5日开始就复工了。大概是大年初二的时候,客户就开始通知我们要赶紧供货,主要是医药用品生产企业。由于下游的客户是防疫物资重点生产企业,作为上游的纸箱供应商,我们也必须跟着动起来。

但是提前复工不容易,当时全省已经印发延后复工的通知。客户很急,我们也很急,疫情当前,我们想尽快复工为防疫出一份力。但是按照规定必须要2月10日才能开工,后来提出特殊行业可以申请提前复工,我们就赶紧申请。我们的客户也积极提供证明支持我们提前开工。我们连夜制定一整套防御工作预案,最终达到了政府的各项要求,被允许提前复工。

接着是通知员工返岗。所有员工都已经放假回家了,是我们通过微信、电话跟员工说明情况的时候,几乎每个员工都很愿意回来,士气很足。由于我们的员工大都是广东省的,返回比较容易。到了2月5日开工当天,公司的整体到岗率达83.6%。之后返岗率不断提升,除湖北地区的十几个人,员工团队迅速完成了集结。

正式复工后,车间防疫是不小的挑战。首先是企业防疫物资的储备,当时口罩非常紧张,我们开始储备了几千个,然后陆陆续续从其他渠道购进,保障可以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

另外,我们实行封闭管理,拒绝接待所有外来人员。员工基本在宿舍、饭堂和车间之间活动,尽量减少与外界接触,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同时,每天有三次体温检测,上下班要检测,中午吃饭的时候还要检测一次。整个园区每天都要早晚消毒。我们还专门设置隔离间备用,员工万一出现任何不适,马上要去独立的单间进行隔离。

吃饭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往饭堂是人来人往,而且吃饭是不能戴口罩的,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在饭堂的餐桌上全部贴好标签,贴了标签的地方是可以坐的座位,没有贴的空出来,座位之间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员工分成一个个班组下来吃饭,自己拿饭,默默吃完后离开。员工吃完后,工作人员马上对餐桌进行消毒。

在车间我们不允许聚集,并印发学习防疫手册给员工,要求他们认真学习。以往我们可以开大会,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学习动员。当下是特殊时期,我们将学习任务下发给各个班组,并且要求大家学习的时候要保持距离,相互之间时刻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就是在这么紧张的状态下,我们提前复工的100多名员工,加班加点完成了客户的一个个紧急订单,实现按时交货。

广东美思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艳芬:拓展线上合作 推动数字化转型

虽然美思内衣是2月10日起复工,但是目前在运转的是口罩挂耳绳的生产线,内衣生产线还没有恢复。一方面员工还没有回来;另一方面,部分供应商还没有开工,物流还没有动起来。

线下停滞,但是线上是热火朝天。我们组织全国专卖店的客户搞线上培训,积极为疫情结束后的消费复苏做准备工作。这次疫情也是对企业数字化建设的一次考验,经此一役,我更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而且必须加快了。

时间回到大年初二,当时全国疫情防控变得越来越紧张,我们也开始愈加重视,马上成立总经办指挥部。我们按照原定大年初十开工的节奏,开始囤防疫物资。发动员工去各大超市采购口罩、消毒水、手套等。再过两天,疫情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湖北武汉地区,我们开始摸查湖北地区的员工。

总的来说,防疫工作开展得比较有序,防疫物资也准备得比较充足。我们建议员工尽量在家办公。但是往往有些特殊情况需要返回公司。比如,公司财务需要发工资、报税,必须回办公室。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一个员工的亲戚是疑似病例,本人没有事,我们仍然建议他在家隔离。他拿着公司保险柜的钥匙,当时公司同事在群里商讨,谁去这名同事家里拿钥匙。我说,谁都不许去拿,找人把保险柜撬开。我高度重视员工的安全,这个红线不能碰,要对自己负责,更需要对别人负责,而且要对公司全体员工负责。

2月10日,全省复工,但是物流处于停滞状态,而且市场还没有恢复交易。产业链上游和下游都没有动起来,我们复工是很难的,所以决定将内衣的复工时间再延后,但是口罩挂耳线的生产是在24小时运转。

从1月下旬开始直到现在,口罩一直非常短缺。我们也考虑过要不要转产口罩,专门去了解口罩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后来,我们从南海口罩厂商必得福那里了解到,口罩挂耳绳处于奇缺状态。我想,我们可以做这个应急产品。

2月10日下午谈完之后,我马上就回来组织员工,抽调了几个办公室,直到凌晨5点多,终于把临时车间整理好,包括设备调试好。然后,抽掉员工组成一个临时做口罩挂耳绳的班。从11日凌晨5点多开始,这个班是几班倒,24个小时没有停过。我自己也是这个班组的一员,每天都在做剪线的工序。

这次疫情让我们意识到,“宅文化”正在改变当代人的消费习惯,我们也要适应这些改变。近来,我们在讨论尽量扩大线上的合作平台,甚至在想要不要再创建一个“淘品牌”,线上网购的年轻人和线下购物的群体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产品可以更加丰富。

疫情带来的另一个思考是,数字化办公、数字化管理真的要加快。我们要重新盘点内部信息化系统,看哪里需要升级,通过数字化办公和数字化平台让管理更畅通。过去我们也一直在这方面探索,但是进展不大,没有系统性的提升。

这是我们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遇到的难题,转型很难,要找到合适的数字化技术供应商也不容易。所以,我认为政府接下来可以考虑为企业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尤其是佛山有很多传统的中小企业亟须提升。政府可以考虑邀请专家组织专业的培训指导,甚至可以为企业建立供应商名单,让企业在其中选择合适的合作方。

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张旗康:疫情倒逼企业创新管理模式

蒙娜丽莎集团在全国有三个生产基地,其中位于南海西樵的总部生产基地大约有2600名员工。疫情发生后,我们于1月21日就迅速成立1+1+24个疫情防范三级小组,并同步开始储备复工的防疫物资。

我们一直高度关注疫情发展,1月29日,蒙娜丽莎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人民币200万元用于支援疫情防控。同天还捐赠了价值8万元的口罩、消毒液、红外式体温计等一批应急物资给到西樵镇政府。

自2月10日起,我们有序复工复产,由于有近600名员工尚未返还,人力缺口加上供应商仍未复工,使得我们无法全面复工。对于此次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我感触比较深的是企业管理上的创新,疫情是一次危机,但是危机促使企业使用新事物,创新管理模式。

从复工复产日开始,我每天几乎都要开3到5场视频会议。往年复工复产的时候,会议都是最多的,尤其是安全培训会议,现在全部都是在线上进行。我们提前想到了这种情况,早早制定远程办公制度,包括流程、标准、考勤、考核等内容。这是在疫情下碰撞出来的一种管理创新,以前我们很难设想,员工不回到公司、不在管理层眼皮底下办公也是可以的。

在这次疫情下,一些视频会议软件为线上办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和员工的负担。我近日参加了一场关于品质的在线演讲,根据平台通报,最后有超过50万人观看。一个视频可以让50万人共享知识,这样的演讲以线下的方式进行只能是一两千人参与。

得益于线上工具的辅助,这次延后复工时间对部分岗位的工作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比如,我们现在做的房地产精装修项目,在全国各地与很多房地产商都有合作。往年春节过后,我们要派人去现场验收、对账、催收账款。现在特殊时期,大家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直接在线上解决问题。对方通过视频完成验收程序,然后通过系统对账,账款直接线上支付。所以,疫情对销售业务的货款方面没有带来太大影响,甚至效率更高了。

我认为“危”中是有机遇的,这种线上业务沟通很可能会触动陶瓷行业的提升。以往相对快消品行业,陶瓷行业的业务沟通模式比较落伍,这一轮疫情,大家不能够面对面,倒逼你利用线上工具,调整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

我们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疫情可能不会那么快好转。所以,我们做了相对长期的计划,完善线上预案,过去全年的培训课程是分片区进行,根据培训师的人数来决定场次。现在,我们可能利用半年时间就把过去全年的培训计划完成。线上培训可以普及更多的人,而且通过线上工具可以留下员工培训记录、布置作业,员工可以发表感想。我们各个部门及子公司在线上培训碰撞出很多火花,很多好想法还能变成方案和制度,可复制、可推广。

我认为,疫情过后,这种线上工作的方式是可以保留下来,而且可以做得越来越好。比如新产品发布,以前往往是请人到活动现场,现在可以做成线上的,图文并茂,结合视频、语音,网友可以跟发布者进行线上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