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的社會變革


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的社會變革

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的社會變革,核心只是一個: 工商業開始取代傳統農業

14世紀前後,意大利的很多城市商業發達,手工工場也發展起來,開始產生新興的資產階級。他們不滿教會對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他們打著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人們把這場運動稱為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18世紀時始於法國,代表人物是伏爾泰、盧梭和孟德斯鳩。

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猛烈抨擊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傳了“自由”“平等”的思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為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作了思想準備。

文藝復興開始十三、十四世紀,近代東方或者西方,以農耕文明為基礎的封建社會走到了愚昧落後、黑暗專制的極限。農耕文化、農耕生產力,已養不了眾多人口,歐洲出現了黑死病,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且,極低的生產剩餘,都被君主貴族和教士搶來滿足私慾。封建朝廷和教會專制的社會構架, 只是為了實現皇權和教會對人心和財富的控制, 獨享生產果實。在這種金字塔式的社會結構中,朝廷和教會在金字塔的頂端,牢牢控制著社會。終於,一批不相信君權神授、天人合一、超越性的神在主宰人類命運的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商人,運用科學和理性,衝破了中世紀的黑暗。在極端黑暗的金字塔中,興起了文藝復興的曙光。市場化和工商業的發展,是西方文藝復興和近代思想革命的基礎。正是工商業者的自由創新力量和平等協商的習慣,支撐了社會的思想開放和自由創新。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的社會變革,核心只是一個: 工商業開始取代傳統農業,逐漸成為社會的主導力量。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方歷史, 就是工商業興起並取勝的歷史。

其實,西方近代社會轉型的歷史,就是一批覺得自己不應該當奴隸而應該憑智慧和力量與貴族平起平坐的新生代的思想家、科學家、企業家們創造了變革。他們呼喊,工商業中才有滾滾的財富,工商業中才有強大的軍備,憑我手裡的科技,憑我的管理,憑我對生產和財富發展的貢獻,憑我對稅收、就業和軍備的貢獻,我們應該崛起。代表人類生產力發展的科學家、工商業者、企業家、政治家相結合了, 點燃了一個新的歷史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